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让孩子们说出自己想说的 真实的话 记全国优秀教师马骥

句子大全 2010-01-15 05:48:44
相关推荐

世间有两种职业,越老越是经验丰富,老师就是其中之一。而高安路第一小学语文老师马骥,却不按套路出牌——80后的他已经多次在市、区里上公开课,在全国比赛上拿了奖,是学校学习素养项目的先行者,今年还被评为了全国优秀教师,拿“年轻有为”来形容正是恰如其分。

“抢”着写的小组日记

找到马骥老师办公室时,恰好他因事务不在座位,短短的下课时间,记者就“接待”了两个要“找马老师”的学生。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那么难吗?下课了还有学生一直来问问题。”面对记者的疑问,归来的马骥老师看了看时间,笑着说:“他们是来找我要日记本的,平时我早该发了,今天这不才耽误了一会,他们就等不及了。”

马骥随手取过了一叠日记本给记者翻看:“第一,马老师和爸爸身材相同,他们都不高,但很壮;第二他们都戴着眼镜,看起来都很有才华,而且的确如此”“今天在小区里面我和奶奶看到一只猫,它的眼睛有两个颜色,我和奶奶以为它生病了。妈妈回来听说了哈哈大笑,告诉我们原来这叫波斯猫,还说我们太没有文化了”“我今天去马老师办公室拿作文本,马老师突然很小声地和我打招呼,我也小声地回答他,马老师又问我为什么要那么小声,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很好玩”“周末我和邻居一起在玩,他告诉我班上有人觉得我是傻子,难道成绩不好就要被说是傻子吗,他也不是每次都一百分呀,而且我觉得在背后议论别人是不对的”……日记本里稚嫩的笔记和言语令人忍俊不禁,每篇日记末尾形形色色的评论框和各种“手动点赞”更是让记者“叹为观止”。

原来,小组日记正是马骥语文教学的独家秘笈。在最初的教学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孩子不愿意把作文给家长看,收上来的作业也有很多是孩子们“背”出来的作文,“如果他们觉得写作文只是为了给老师打一个分数,那么他们写作的目的性不强,兴趣也不强。”马骥尝试着把学生们进行分组,每一组每天交一篇日记,不限字数不限内容,只要告诉他每天生活中有什么不一样。

每天马骥点评完后日记本会统一放在固定位置,每个学生都可以翻看别组的日记并进行点评,不仅同学可以看,家长也可以看,老师也可以看,“这样,作文的读者就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读者意识也在孩子们的心里慢慢形成,知道自己不能说假话,写一些没发生过的事情,这样别人一看就会看出来了。”

果然,几乎每一篇日记下方的评论区都有孩子们评论的痕迹,有的写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加油点赞,小小的评论区成为了孩子们又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而在自己专属的“评论区”里,马骥的评语也五花八门:“我觉得留给我的评论区下一次可以大一点”“不高,但很壮,麻烦下次描写外貌的时候委婉一点”“我很想看到你说的豆芽是怎么生长的,能具体一些吗”每次马骥都会给小组日记打分,也会用评语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们下一次的日记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孩子们的世界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发生,可能他们注意到了,我们却没有,所以并不用担心日记有没有内容,而是要调动他们分享的欲望。”在马骥看来,作文的教学是让孩子们知道写作首先是讲自己想讲的事,通过它与别人进行真实、有效的交流。

“拥抱大树”里的甲乙丙丁

“语文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马骥在十余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这样追问自己。

复述是四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结合一些课文中的关键字词,把课文内容有条理地叙述出来。在四年级语文《拥抱大树》一课中,马骥将课文主人公“拥抱大树”的情境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拥抱”经历联系起来,让学生扮演“记者”“路人”,站在不同角度阅读课文,使学生自然对“为什么要拥抱大树”产生了疑问,驱动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和主动性。

而这一堂公开课也让高安路一小校长滕平的印象尤为深刻,整整87分钟,学生们的思想都高度集中,也非常活跃,这在平时的课堂上是很难想象的,“平时的公开课,专家们都是坐在教室最后,观察的主体是老师。这是第一次市教研组的专家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生课堂的表现和收获,主体也从老师变为了学生。”课后,专家组对于课堂上学生主动探究和分析的能力表示肯定,更是为每一个孩子都敢说话竖起了大拇指。

“复述和概括是两个含义,我希望我所教授的语文是一种能力,能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可以用上。”马骥分析到,概括并没有指定对象,而复述需要区分复述的对象的区别,“对象不同,复述的重点也不同。”

“比如说游戏规则,如果复述的对象是父母,那他们想要知道的可能只是这个游戏好不好玩,你玩的开不开心;而如果复述的对象是没有玩过的小伙伴,那么他可能想要知道的是游戏的规则,需要多少人一起才能玩。”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项能力,马骥在备课时尽量将自己授课的课时进行压缩,留出时间来让学生们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复述。

而孩子们也总是非常期待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在马骥的课上总是特别活跃,他们总是大胆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专注度很高。“有时候马老师也有可能会犯一点点错误,但是这些错误绝对不会怪到我们头上”“我最喜欢马老师给我们上作文课”“平时既幽默又严肃,还有点邋遢”从学生们的反应来看,大家不仅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还把他看作是一位有趣的朋友。而做一名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满意、让学生喜爱的教师正是马骥老师的目标,他一直为之努力着,奋斗着。

这个男老师课上得还不错

在马骥的家庭里,每一代都有一位老师,“我的太爷爷是个私塾先生,我爷爷是在外国人的学校做老师,在我爸爸这一代也有一个叔叔是老师。”2004年,马骥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选择了留在徐汇,谈及这些年的成长,他感慨道,“这些年,滕平校长和朱海燕书记对教育的热忱一直感染着我,她们对孩子真真切切的关爱也值得我们所有老师学习。”学校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学术节交流平台,送他参加了市新秀工程、市双名攻关基地、高永娟名师工作室等学习更让马骥深感进入高一的幸运和幸福。

马骥老师自己对于教学的钻研也总是精益求精,每次上课前他总是会非常认真的备课,他的教案总是改了又改。在他看来没有一堂课是完美的,只有不断地研课、磨课,才能让这堂课无限接近于完美,让孩子有更大的收获。事实上,他也切切实实地做到了。

一次为了区里的展示课,前期的试教自不必说,为了让区里的老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教研组在整个单元设计上所做的改进和努力,在展示课前一晚,教研组在马骥老师的带领下,反复修改早已完成的ppt和演讲稿,哪怕是一张表格、一处动画乃至一个标点都进行了调整。当所有资料都准备到尽善尽美,已是深夜十点,马骥老师紧皱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第二天的展示活动自然也是非常成功。

“从第一堂学校大组公开课《离奇钻石案》到现在,真的都不记得自己上了多少公开课了。特别是这两年,三个学期开了近10节全国、市、区层面的公开课。真的非常累,但是觉得很值得。这值得或许不是别的,就是别人口中,那个男老师课上得还不错。”马骥如是说。

记者:姚丽敏、顾振华

原标题:《让孩子们说出自己想说的、真实的话 记全国优秀教师马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