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围绕“多出好书是出版永恒的主题” 上海出版人有话说

句子大全 2009-12-13 10:57:44
相关推荐

以“多出好书是出版永恒的主题”为话题,一场汇聚上海出版界方方面面人士的出版座谈会8月2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座谈会的主角是资深出版人、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的两部新版著作《出版忆往》《消费经济学批判》,而与会者讨论的远不止于这两本书和其作者,而是关于上海出版的昨天与未来,以及新的时代如何重新思考出版的本质和使命。

 

《出版忆往》初版于2013年,以一个出版人的心路成长历程为线索,或记述各种图书从策划到出版的过程,或追忆老一辈出版人对出版事业的奉献和职业精神,此次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增订出版,新收入5篇近年文章。作家、上海作协常务副主席孙甘露认为,这本文集的重心有二,一是对汪道涵、夏征农、王元化、陆谷孙、巢峰等老一辈专家学者的生平交往的追忆,同样,这些学术出版、学术研究所形成的交流和思索,无疑是构成陈昕出版生涯极其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在陈昕从事出版工作的前期,与一众年轻学者的交流促进,也是那个时代年轻一代学子对中国社会经济急剧转型时期思想领域各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敏锐思考,构架了经济学理论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的探索之道,而经济领域的大量问题,不论在学术上还是实际经济活动中都是当时社会思想领域最为急切需要回应的。这是出版人如何主动参与塑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很好的例子。

对于写作这些文章的初衷,在初版序言中,陈昕曾自我剖白:“我的写作冲动主要不是由于年龄渐老,更多的是来自对出版工作的热爱和担忧。长期以来,人类的出版史其实是一部启蒙大众、追求进步的文化传播史和精神发现史,从中出版人不断地体会到一份纯粹和温暖,体验到一种尊严和自豪。但是,最近几年当出版更多地与资本联姻后,出版的本质被扭曲了,传统出版业奉行的智性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丧失了,进步主义的传统丢失了,娱乐主义开始主宰出版,出版有变成单纯营利工具的倾向。我并不反对有的出版企业转型为上市公司,我可能还是中国出版企业上市最早的呼吁者,但是出版企业上市应该是为了通过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来达到多出好书的目的,而不是异化为金钱的奴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我觉得有责任为守护出版的神圣和纯粹呐喊,而回忆我所经历的出版往事,看看那些人、那些书是如何引领社会精神生活的走向与品质,参与社会精神生活建构的,似乎是履行这种责任的理想途径。”

 

守护出版的神圣和纯粹是陈昕一贯的关键词。对此,与会嘉宾充分认可,他们认为,“无论何时都强调内容为王,追求出版内容的精度和厚度,这与单纯从产业规模评价出版业当然有一定冲突。”“出版的本质就是为读者做选择。无论是数字书还是纸质书,都只是选择的工具。在今天新的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出版人必须重新思考、回答‘出版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忘初心,才是出版人获得尊重的底气和原因。”

 

回顾几十年的出版生涯,陈昕有过如此自述:“上海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发端地,上海出版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这要求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对历史负责,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海豚出版社原社长、资深出版人俞晓群说,回顾中国百年出版,前40年的重心在上海;后60年,社会变迁,人为北移。但上海的文化底蕴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上海出版。而在上海出版的接力传承者看来,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立出版新格局的当下,牢记“多出好书是出版永恒的主题”,代表上海出版的一种不变追求,上海出版必有所为,也将有大作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