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四谈上海市整治不文明行为的启示与思考之一

句子大全 2009-11-25 14:30:10
相关推荐

前言 近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媒体聚焦上海开展整治不文明行为活动,媒体报道向广大群众充分展示了上海市文明委、文明办去年以来,针对社会关注、市民关心的社会文明风气中的突出问题,开展的一系列专项治理活动,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让百姓有丰富的获得感,文明城市创建,化作了百姓口中的实惠。

针对上海的做法,我们选取其中的典型经验,辩观其成效,推出《四谈上海市开展整治不文明行为工作的启示与思考》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点评,旨在通过权威的角度全面呈现,为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战线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启示一:广泛沟通、凝聚共识,市民充分参与是整治的不竭动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只有工作过程让群众监督,效果让群众评判,创建工作才能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群众对文明的感受和需求是具体的、多元的,往往与机关干部了解的情况有所不同,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摸不到群众的所思所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必然跟不上实践的步伐,接不上“地气”甚至会出现政策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的倾向。习近平同志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上海市在整治不文明行为的过程中,借助外力,通过问卷调查、点子征集等办法,形成社会讨论、广纳民智民意,才能准确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不文明行为,找准相应的对策措施,与群众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激发群众共同参与的热情,进而形成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实现问题一批一批化解,工作一步一步推进的良性循环。(摘自《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2015年第23期)

引导群众自治 你怎样,你脚下的城市便怎样

从事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常会提到群众是创建工作的主体,依靠群众是工作制胜的法宝。市民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再高档的大理石路面也经不住一口痰的玷污,再漂亮的街道也会因满地垃圾失了风采,借用一句网络红词“你怎样,你脚下的城市便怎样”。上海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整治工作中,牢牢抓住群众自治这个着力点,广泛发动市民参与,自下而上的提出问题,依靠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实现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整治工作受到全市人民的认可和支持。

广纳意见 说出让你不满的“十大”不文明行为

2015年1月12日,上海闸北区网站上挂出这样一条征集启事,“请从投票选项所列不文明行为中选出你认为最讨厌的十大不文明行为,也可以写下超出范围的你认为最需要整治的不文明行为。”陆续,浦东新区开展“不文明行为陋习大家找”活动、虹口区组织志愿者随手拍“寻找十大不文明行为”、嘉定区细数“十大”不文明行为,闵行区广播电台FM102.7推出《文明大家谈》。与此同时,沪上各高校学生也纷纷参与评选“校园十大不文明行为”。一时间,什么是不文明行为?我的行为文明么?看到不文明行为要提出来么?成为上海市民街谈巷议的话题。

2014年底,上海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座谈会召开,会上决定今后每年找出群众意见集中的“十大问题”,集中力量予以解决。一系列征集活动,拉开了2015年上海整治不文明行为的序幕。与以往“政府来说,群众来做”不同,这次不文明行为的征集通过精心设计,采取分批分片、层层递进的方式,大大扩大了问卷调查的样本量,真正实现了“大数据”,既形成了社会讨论,也实现了准确聚焦。最终上海在征集到的117条市民反映强烈的不文明行为中,选取十条作为整治活动的重点。

除了上面说到的十大不文明行为,上海市、区两级文明办还通过召开座谈会、与群众面对面交谈,问卷征集、舆情调查等方式,在交通行为、公共秩序、社区居住、文明旅游、网络行为和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找出一批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参与整治 从律己开始,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说不

2月8日,上海虹口区鲁迅公园一棵“文明树”,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这棵用宣传板做的树上用文字和图片贴满了一个个不文明的行为,路过的市民可以通过给文明大树“找毛病”的形式,也为自己的行为提醒。

针对车窗抛物这种不明文行为,上海黄浦区招募了一批“有车一族”青年担任了文明监督劝导员,利用车上的行车记录仪等设备,为曝光车窗乱扔垃圾、乱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提供影像支持。“随手拍到车窗扔垃圾的行为,传到文明办或者上海黄浦的微信上,我们就可以把照片在网上曝光;我们还会向高空抛物的业主邮寄《不文明行为告知函》,以后这一陋习可能被记录到居民居住信息中。”黄浦区文明办同志介绍。

“必须办理养犬登记证,并定期注射疫苗;遛狗时必须带好纸巾或袋子,自主清理狗便;遛狗时必须带好牵引绳,大型犬只则要戴上口罩;遛狗时不大声聊天。”在虹口区欧阳路街道蒋家桥小区看到,这里所有的养犬户都收到了小区“狗妈妈巡逻队”发放的文明养犬告知书。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小区只要有新增养犬户,都会收到这样一份文明养犬告知书。解决不文明养犬问题,虹口区决定不做硬性规定,而是让市民各显神通,并发动养犬户参与讨论,拿出方案。于是,许多街道先后推出了各有特色的文明养犬举措——有成立“狗妈妈巡逻队”的,有制作宠物便便屋的,有设置宠物厕所的,有摄制文明养犬微电影的…… 一时间,爱狗的人越来越多,“狗患”变身“狗趣”,邻里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和谐温馨。

随手拍、随言劝、随身做,上海各区县发动市民巡访团、市容“啄木鸟”队伍、文明劝导志愿者等,巡访、查找、劝阻不文明行为,身边人的提醒比起宣传标语更亲切、感触更深,也更能促进人们对自身行为的纠正,起到良好的整治效果。

建立组织 把好事儿办好还要依靠群众力量

上海市大城市,也是老城市,在市中心星罗棋布着石库门、老里弄,这些老弄堂保留着浓郁的老上海的市井气息,是海派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设施落后,环境杂乱的劣势越来越明显。 为了破解老城区居住环境治理难题,上海逐步推广成立“弄管会”,形成社会参与的责任区自律共管机制。2014年,长宁区实施老城区改造,新泾镇绿五居民区申报了小区“补绿”项目,补种绿化的同时要清除一批“居民菜地”,在公共绿地上开辟“自留地”本就属于不文明行为,但真要清除,“怕是要费一番工夫的”,居民区书记朱兰芳本来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在弄管会组织的护绿志愿者协助下,十几年的顽症“一夜治愈”。

“阿拉志愿服务现在又有新项目了,要劝阻人们坐地铁逃票的错误做法。”上午八点半,在地铁7号线站厅正在执勤的志愿者陈银芳,刚刚给一位被“抓了现行”的逃票者做完思想工作。从今年年初开始,静安区静安寺街道的志愿者们在全市首先推出一个全新的志愿服务项目——“导刷卡”。志愿者们每周一至周五,都会在早上八点至九点、晚上六点至七点这两个人流量最密集的时段上岗执勤,大大减少了这个站点的逃票现象。 在上海整治地铁逃票行为中,志愿者劝导相比更换新闸机、建立信用平台,更直接,也更人性化。

有组织、成规模的市民自治和志愿服务行动,补齐政府执政行为的边角,增加了整治工作的情感分量,群众更容易接受也更乐于改正。随着市民参与度的深入,上海整治工作越来越受到认可和支持,为在全市整治工作取得成效打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在这一基础上,上海不断动员各区县和有关部门结合实际,多方联动,群策群力,积极探索新办法,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则为治理工作取得成效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敬请关注《四谈上海市整治不文明行为的启示与思考之二 盯紧小事儿 文明委成员单位联动形成大格局》(王晓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