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慈善学堂 第二十课:仁爱之心与慈善

句子大全 2009-11-23 23:42:26
相关推荐

儒家慈善文化以“仁”为核心,包括恻隐之心、忠孝、诚信等。

儒家慈善学说重视从内心深处对慈与善的追求,或称之为“内心求善”。孟子认为,人是先天性善的,并且提出了人性中固有的四端。四端是善端,不是恶端。这四个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分别对应着仁、义、礼、智。

“恻隐之心”即所谓“人之四端”中的一端。孟子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是发怵、担心;惕是警惕,每个人都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说,小孩子不知道危险,他走到井的旁边了,很有可能掉进去,在这个时候,有人走过来就会把孩子拦住,避免孩子掉进井里。这是因为任何人都会有怵惕恻隐之心,所以任何人都会这样做。孟子是“性善论者”,他认为人的善性表现为“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是一种道德情感,即人类天生禀赋是善的。“恻隐之心”是天生的,可以直接发展或演变、导引出人的道德行为,就是要激励人们去做善事,这是一种求善的内在心理动力。“恻隐之心”与“同情心”不是相同概念,比如有个人讲述了他的遭遇之后,人们可以表示同情或理解,也可以不表示同情或理解,因为人的视角不同,价值观和道德观也不用相同。但是无论“恻隐之心”还是同情心,都是滋生人们慈善之心的天赋秉性。

“羞恶之心”,就是人应该知耻。《论语》中讲“知耻近乎勇”。这里还有所谓恶,就是与善相反的那些东西。“辞让之心”是说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应当争抢利益,因为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生活很难完全得到满足,否则就是谁抢的资源越多,谁生活的就越好。孟子希望人们之间能够互相辞让、谦让,这是人的一个善端。另外一个善端是所谓“是非之心”。儒家认为,一个人应该有是非之心,一个社会应该有是非概念。如果没有是非观念,社会就会出现混乱,甚至崩溃。人们如果连基本的是非观念都没有,社会连基本的是非观念都没有,那么人心正义与社会正义何在?所以,儒家就提出这四个善端。因为有这四个善端,人类才成为公平正义的社会,否则就是邪恶当道,社会就会变得愈益黑暗和腐败。

“仁爱之心”既是人类天生的禀赋,也需要后天涵养和保持,并不断在后天社会环境下习得和熏染而成的。“仁爱之心”即“不忍人之心”,也就是“爱人”;而“爱人”在儒家是分层次的,因为儒家主张“爱有差等”。这是说,一个人肯定是先要爱自己的家人,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要先把爱付给自己最亲近的家人,随后是亲戚朋友,再次是熟人同事,最后是陌不相识的路人。这是有顺序、有层次、有远近的,就像一颗爱的石头子扔进河里会泛起层层涟漪,一圈一圈地向外扩散,即从内向外散发开去,这就是“仁爱之心”。

儒家文化中关于慈善的理念、范畴或命题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都得到不断阐发、不断完善。人类社会越发展,生活内容就越丰富,慈善思想和慈善事业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核或核心要点,就在于“仁”。儒家的慈善也是由“仁”而善,即由“仁”趋向于善,它的慈善理念就是这样一个发展状态。儒家慈善是以“仁爱”为中心而展开的,由此构筑了儒家丰富的慈善文化体系。

我们具体讨论“仁”这个问题。仁,是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四书”“五经”中不乏仁与善的思想资料。例如,其中的《诗》《书》两本书包含有丰富的慈善思想资料。《诗》就是《诗经》。《诗经》三百零五篇是孔子整理而成的,里面有关于“仁”的记载。这个记载给儒家学派提供了“仁”的思想资源和来源,这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尚仁爱”“重人本”的思想萌芽。《书》就是《书经》,也叫《尚书》。《尚书》是儒家的经典,是多种题材的文献汇编,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书,其中有关于仁爱的思想,也有关于“慈”“善”的思想萌芽。总之,在《诗经》和《书经》中,都有关于“仁”“义”“爱”“慈”这些概念,或涉及“仁爱”与“人本”的零星思想火花。到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之后,儒家慈善思想的初步体系才逐渐开始建立。此后,历经儒家后世学者不断丰富与发展,慈善思想体系才逐步完善。

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孔子的学生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孔子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基于他的一种道德情感。他把“仁”解释为爱人,凡是有仁者之心的人都非常“爱人”。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今天。“仁”是人的本性,具体表现为“爱人”。这是先秦儒家一种非常古朴的、人道的观念。

我的老师曾经多次讲过一个观点:儒学就是人学。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孔子讲的“仁”理解成两个问题,第一个是道德情感;另一个则是伦理规范。“仁”就是这两者相结合的概念。自古以来,公平正义的社会都是倡行惩恶扬善、乐善好施。社会各阶层要注重道德修养,要做善事,不做坏事,不做恶事,这是人们心理状态的自觉。

儒家讲“仁者爱人”,那么这个“爱”从哪里出发呢?儒家的伦理是首先从家庭开始的。有一个家庭伦理的概念叫“孝悌”,这其实是儒家道德践履的第一步。“践履”的意思是亲身进行道德实践。在我的认识上,人们做慈善工作,首先要解决好自己的生活问题,如果自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话,慈善事业也就无从做起。做慈善的人还要把自己亲人的生活问题加以很好的解决;如果亲人的基本生活都没有办法得以保障,那么这个慈善也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一个人肯定应该首先照顾好自己的父母,照顾好自己的儿女,先把生你的人和你生的人照顾好,因为你有这个责任。这既是家庭责任,也是社会责任。一位慈善家是不可能让自己的家人成为扶贫的对象。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自己有余力的情况下去照顾那些陌生人。一般人的认识应当都是这样:我要首先照顾好自己的家人,然后才有能力去照顾陌生人。假如说,每个人都把自己照顾好了,把自家人照顾好了,都不给社会增加负担,这就是一个社会的良性循环。这就是一个健康、祥和、富裕的社会了。在社会上还有那些靠自己的能力照顾不了自己和家人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就要首先担当起这个责任。在政府没有顾及的地方,慈善就要发挥救助的作用。

“孝悌”,是一个人慈与善的开端,这也是儒家观念,我认同这个观念。“孝悌”,就是一个人先要养活自己的老父老母和自己的儿女,还要尊重自己的哥哥,哥哥说的言之有理,那就要服从哥哥。这是一个社会伦理关系的开端。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慈心善行,是从他的家庭开始的,是从孝和悌开始的。儒家伦理是从一个人孝顺父母的这种人伦道德中引申出来,发展或导引出一个人对他人的“仁爱之心”,这是早期的儒家伦理观念。事实上,在人类发展进入文明阶段的几千年以来,社会伦理就是如此演进的。

在儒家文化中,还有一个概念叫“忠恕”。“忠”是什么呢?例如两个人是共事的关系,首先是一方一定要忠实于另一方,两个人共同做某件事情,彼此之间要忠诚;其次是两个人都要特别忠实于这个事情。这还不是诚信的问题,忠恕比诚信要高出一个层次。它是说,我们彼此忠诚,而且都要忠实于共同从事的这个事情,要忠心耿耿。这里“忠”字以后发展成忠君爱国的那个“忠”字。早期的“忠”字,就是“与人谋要忠”,要诚实厚道。忠不同于信。忠、诚、信是三个概念,“信”这个概念很好理解,信就是不妄言说,不打诳语,就是要恪守信誉。

什么是“诚”呢?诚就是人们要竭尽自己的能力,用心竭力做好要做的事情,这叫“诚”。另一个方面,就是人们必须真实地和最大程度地竭尽自己的感情跟别人友好相处。相处的人们之间都非常坦率,不会心存狡黠之念。这是“诚”的问题。当然,忠、诚、信这三个概念,是相关联的,或是部分重叠的、部分交叉的关系,它们之间也会有所区别。

儒家慈善文化中也讲“忠恕”的伦理。“忠”和“恕”有一定区别,忠是忠实于别人和忠实于自己要做的事情;恕是要以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对待他人。如果一个人能秉持“忠恕之道”的话,那么他就是在进行着个人的很高层次的修养,修养成一个有仁心的人。忠恕是有仁爱之心的圣人之道,这个人是在往那个高层次上修养。这几个范畴形成个人修养和处理人际关系、协调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以为,这些伦理观念就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法宝。

儒家特别强调要与人为善,强调要利人、利他、利群,这是儒家的基本伦理观念。儒家强调与人为善,就是首先不把他人当成一个假想敌对待,在与人刚刚接触的时候,就会觉得他人是一个善良的人,所以和他人接触时的出发点,就是用自己的善良和他人的善良进行对话。不首先对他人进行攻击,是儒家内敛型文化的基本特征,儒家从不主张主动对外攻击。所以有人就说,儒家文化是柔性文化。

在《论语》中,孔子还有这样的说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算作“仁”了。这是说,一个人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自己要立,就要先立人,自己要立得住,就得先让别人立得住;自己要通达,先要让别人通达。他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者不愿意得到的东西,也不会强加于人,不会把这种坏事让别人去做。

孔子认为,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应该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在社会上应该承担一定的义务,一定的责任,当然也会享有一定的权利。既然有社会责任,那就是要有助人为乐的精神。于是,助人为乐的理念就由此衍生出来。人们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而做出必要的贡献。

孔子观念中的慈善思想,在孟子那里得到进一步发扬。孟子说: “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滕文公上》)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一个人既然通达了,就要为天下苍生谋福利,那就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也就是讲儒家倡导的利他、利群的伦理原则。由此,儒家提倡助人为善这样一种理念,认为帮助人是一种善。一直到今天我们都会说那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话。那么,为什么是助人为乐,而不是助人为苦呢?为什么是见义勇为,而不是见义不为呢?就是因为人类心灵深处蕴含着的那个善,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秉性。

孟子主张涵养心性的这一派,就是所谓养浩然之气。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就是内心的修养。“吾日三省吾身”,就不断反思自己、涵养自己。

在《孟子》里面还有这样的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公孙丑》)他说,人之所以为人,都会有这样的观念,就是我赡养我的老人以及别人的老人,比如说别人没有能力来赡养他的老人,而我在赡养我的老人之外还有余力的情况下,也会去赡养别人的老人,这是一种正常的心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会抚养我自己所生的孩子,如果还有余力,我也会帮忙照顾没有能力照顾自己孩子的人。这表现出孟子所说人性的一种博大胸怀。在孟子来讲,一定要宣扬这种精神和博大的、仁爱的心胸,爱世间的一切。

一个人首先以善的姿态面对别人,就是所谓与人为善。孟子的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对于后世的读书人,对于社会其他阶层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于是有些人在善念的影响下,看到别人的孩子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他觉得看不下去了,不能再熟视无睹,就会给别人家的孩子捐钱、捐物,如果没有能力就会去找人募捐。比如现在所谓的“微慈善”,就是通过微博那种方式去做慈善,有人就会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做一点事情。2008年的汶川地震,有一些救援人员为抢救他人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对此,我自己做了这样的解释,即当人们看到自己的同类遭遇危险和苦难时,他就会生出所谓“恻隐之心”,就会用那个“恻隐之心”去做慈善的事情,甚至会为了抢救陌生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说从孔子到孟子都会有“不忍人之心”呢?什么叫做“不忍人之心”?就是假如我自己的处境比他人好一些,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每天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无立锥之地,会觉得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总是这样吃饭是没有营养的,我就会出钱出物给予帮助。这是从小的方面而言。从大的方面来讲,即是当我的同胞、民族在遭受外国侵略和凌辱时,我会更加的不忍心,我会拿起枪杆子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者。这是从小处和大处来理解“不忍人之心”之义。如果把它联系到所谓慈善的思想上来讲,即是一种“不忍人之心”的慈善,即我不忍心看到那些受苦、受困的人和残疾人在生活中是那样的艰难。

“不忍人之心”还可以用到多种人际关系之中,比如家人、邻里、同事、朋友及其他人。多少年来,中华民族因为有孔孟这种慈善思想文化,才培养出了我们慈善的民族心理,或者说慈善的民族心理品质,即我们的民族是善良的民族。这种善良的观念又衍生出我们现在的具体实践,即尊老爱幼、扶助残疾人士。例如,我们有敬老院、儿童福利院以及救助残疾人的机构等,我们能够做到邻里相助、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等。这些属于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都是由善念、善端、仁心、爱心衍生而成的,这是我们的民族素养、民族品质。这是儒家慈善文化的核心——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