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成都大爷自创“当代客家版清明上河图” 他说有人出价600万 但他拒绝了

句子大全 2009-10-31 15:33:03
相关推荐

《清明上河图》作为中国10大传世名画之一,真实再现了北宋时期汴京(今河南开封)清明节这天的繁华景象,从人物、房屋,到牛、骡、驴、车、轿、船……各种景象在画家张择端笔下细细描绘,展现在世人眼前。

而这种繁华,如今再现于成都。

成都一位今年65岁的大爷,自学国画,用多年时间研究洛带当地客家文化,再用5年时间作画,累积手稿超过700张,前后修改几十次,最终呈现出一幅长20米、宽40厘米,展现成都客家文化的《洛带古韵图》。这幅画被国家一级美术师邱笑秋誉为“当代客家版的清明上河图”。这幅画的作者徐新华称,曾有商人想花600万元买走此画,但他拒绝了。徐新华说:“这是我花了10多年功夫好不容易完成的,以后就捐给国家,或留给后人,不想卖给私人。”

↑徐新华在作画。

精美!20米画卷囊括3500多人

画面情绪节奏有变化,意犹未尽

徐新华住在成都十陵镇上。当地社区书记说,他是整个社区,乃至整个龙泉驿区的名人。与大家想像中退休后的生活不同,他退休后日子过得忙碌又充实,这种充实来源于他对美术的热爱,以及对传承客家文化的信念。社区为他专门设立了“徐新华工作室”,在那间被大家笑称比社区“一把手”办公室还大的工作室中,他教授学生,作画研究。

↑“徐新华工作室”所在地。

那幅长20米的画卷藏于徐新华家中。当有客人想要一睹画卷真容,他便小心翼翼地从卧室中取出,平置于沙发上,缓缓拉动画卷一端,展现客家文化的《洛带古韵图》便慢慢呈现出来。

↑《洛带古韵图》(局部)。

画中描绘的是明末清初的洛带古镇。这座坐落于龙泉山下的客家小镇,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西部最大,也是唯一的客家古镇,镇内85%以上的人都是客家人。

画面从龙泉山中的桃花起笔,再由田间转换到古镇,古镇上赶集、嫁娶、舞龙、舞狮、唱戏、喝茶、遛鸟等一一呈现。画中对客家服饰、建筑、人文、风俗的刻画,真实展现了春节期间客家小镇的欢乐景象。

看过这幅画的业内人士说,这是一幅有情绪节奏变化的画作。整幅画囊括3500多位人物,从农民耕种最后到舞龙。画中,街道上人越来越多,然后在建筑中穿梭时又慢慢减少,再到最后舞龙时达到高潮。“然而这幅画在这时戛然而止,让人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吸引!一次采风经历

扎根洛带,研究客家文化

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幅画?对此,徐新华口中不时重复“使命感”3个字。

徐新华是重庆人,1998年搬来成都,原师从四川美术学院杜泳樵教授,后从四川教育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毕业,退休前一直在灵龙小学当美术老师。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祖上是从江西迁到重庆的客家人,1998年他从重庆来到成都,在带学生去洛带古镇采风时,偶然发现这里也是客家人的聚居区域,便倍感亲切。

看着那些客家房顶特有的“鳌尖”和“中花”,徐新华一下就来了兴趣,想用画作留住客家文化的想法也由此萌生。

在成都,客家人大量聚居在东面,包括十陵、西河、洛带、简阳等地。他们说着“土广东话”,生活习惯则随着时代发展,慢慢融入当地。

徐新华说,他最开始的创作主要针对的是客家建筑,一有空便从十陵镇跑到10多公里外的洛带写生,有时一去就是一整天。他称,那两年,他把古镇上大大小小的建筑都画了个遍。他发现,这里的客家建筑每栋都有自己的特点,“结合四川和广东地区的建筑特色,每个房子的瓦当、鳌尖和莲花图案都不一样,非常精细。”古镇上最出名的广东会馆,屋顶上是特殊的皇冠建筑,“这在很多地方是没有的。”

他说,自己最开始也没想画这样一幅长卷。2000年,洛带古镇作为世界客属第二十届恳亲大会核心分会场之一,他受到主办方邀请,把自己画的7米长的客家建筑钢笔画拿到现场展出,获得在场的马来西亚、泰国、美国等地的客家人的肯定。当时,龙泉驿区文化馆的熊杰建议他用中国画形式反映客家文化,“这样比较全面,也更有中国味。”

徐新华说,自己本就是客家人,听大家这么说,自己似乎产生了一种使命感,“想把洛带的客家风貌记录下来。”创作这样一幅画的想法产生后,洛带古镇就成了徐新华之后常驻的地方。他搜集了大量的客家文化、服饰、风俗资料进行研究,到实地采风,请教客家文化专家。遇上洛带的水龙节、火龙节、春节等大型传统节日,他就带上画板到现场写生,从2000年到2005年期间,他去洛带上千趟,画了700-800张速写,包括洛带古镇的建筑、人物、生活场景等。他说,“原本没想画20米,但收集的素材越来越多,内容也就越来越多了。”

看着徐新华兴奋地表述着,他的爱人陈万里阿姨在一旁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那几年,节假日几乎都看不到他,“他一有空就往洛带跑,去找灵感。”她说,“他就是爱画画。”

曲折!5年时间作画

完成“当代客家版清明上河图”

徐新华说,自己原本是学油画的,虽然各个派系都有相通的地方,但自己还是很难掌握国画的要领,加上目标是20米的画卷,创作难度就更大了。为了学习,他反复把画国精髓《清明上河图》看了几百遍。有了之前几百张手稿打底,他才敢起笔画白描稿,期间白描稿修改了四五十次,直至2005年,他才开始正式起稿。

徐新华把《洛带古韵图》展开给红星新闻记者看,同时介绍说“我是用一根毛(狼圭笔)一点一点勾上去的,每个人物的头发丝都能看清”。作画时,他与《清明上河图》做了不同的处理,比如加入了素描、变形等元素,“古代建筑画的是直线,我加入现代变形元素后,把原本平直的屋檐进行了变形,屋檐看来都是弯曲的,这样建筑群看起来更加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当时已经50岁的他,这样细致的作画过程对他来讲有些吃力,“特别费眼睛。”画完这幅画,他的视力从1.5下降到0.8,“看东西都有重影。”他说如果再让他画一幅是肯定不行的,“首先眼睛就不行。”

创作的过程,除了客观上的困难,他还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技术都是可以练出来的,但灵感真的不好找。”他多次找到朋友、同行请教修改,但他画到中途还是不想画了,“因为国画真的不好画。”

成都客家文化专家李森洪劝他“一定要坚持下去”,而当自己的白描稿在成都大学被美国访问学者竖起拇指称赞“No.1”时,似乎又激起了他的使命感。

2010年,徐新华终于完成了20米长的《洛带古韵图》,比《清明上河图》长近4倍。

《洛带古韵图》绘画的材质是中国传统的绢,采用中国工笔淡彩技法,与《清明上河图》一致。不同的是,《洛带古韵图》加入了多种现代绘画元素。

之后的数年,徐新华将这幅《洛带古韵图》带到多处展览,得到了诸多认可。国家一级美术师邱笑秋看到画后称这是“当代客家版的清明上河图”。

诱惑!有人出600万都不卖

打算今后捐给国家或留给后人

其实,徐新华10多年努力换来的画作,也曾有“变现”的机会。

他说,2018年时,曾有一个房地产商看到画之后想花600万元买下,被他拒绝。他说,“这是我花了10多年功夫好不容易完成的,以后就捐给国家,或是留给后人,不想卖给私人。”

现在,他的这幅画被制作成影像在洛带古镇的客家土楼里巡回播放。2018年,他在洛带古镇举办了客家文化专题展览,他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把客家文化传承下去。

↑2018年,客家风情徐新华个人展在洛带华侨城艺库举办。

谈到现在的洛带古镇,徐新华有些遗憾:“和当年完全不一样了。”那时洛带还没有修路,镇上都是原滋原味的客家生活场景,有抽烟的,推鸡公车的,玩陀螺的,编竹子的,抖空竹的……“一到赶集,街上有很多人,说的都是客家话。”现在,那种原滋原味的景象已经看不到了。他说,正因为这样,保护好自己曾经记录的洛带风貌是非常重要的事。

如今,已经65岁的他依然没有停下脚步……

原标题:成都大爷自创“当代客家版清明上河图” 他说有人出价600万,但他拒绝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