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中山文明城市创建迈向纵深推进全域文明

句子大全 2009-10-28 06:25:09
相关推荐

三乡镇大布村村容村貌整洁,地上几乎不见纸屑。 李玮玮 摄

东区竹苑市场焕然一新,变身成一个充满民俗文化味的新型“街市”。 文波 摄

2018年12月29日,益动西区·关爱环卫工人行动在西区全民公益园举行。 文波 摄

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资料图片)

中山市(2018)慈善万人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方阵。 文波 摄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永恒的主题。

2018年是全国文明城市新一轮创建周期的第一年,我市在过去一年来,不断创新创建思维,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坚持全域化、网格化、常态化,将文明创建工作贯穿在日常工作中,延伸到镇村一级,延伸到每一个细小网格里。通过一年的创建工作,我市的城乡环境更美了、公共设施更便利了、民风民俗更好了、身边好人更多了、全民共建氛围更浓了,为争取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9年,我市将继续按照《中山市公民文明素质和文明城市创建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的27项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文明创建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创建、创新方式方法,打造文明创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文明创建有抓手

推进全域化、网格化、常态化创建

中山从2002年荣获全国首批文明城市起,已获“五连冠”殊荣。以往,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范围是中心六区+港口、沙溪两镇,对其他乡镇测评的范围基本在镇政府方圆1公里之内,进入第六个文明城市创建周期起,测评范围已经真正扩大到全市24个镇区,这就要求做到全域化创建,真正延伸到每一个村镇、每一条背街小巷,实现文明创建城乡一体化,让更多的中山人感受到文明创建的成果。

在2018年,我市文明创建在全域化创建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创新。

首先是继续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机制,努力形成“天天都是创文日,时时都在抓创文”的良好局面。制度具有规范性、强制性,是管长远的。我市依照《2018年镇区文明指数测评工作方案》,每月开展镇区文明指数测评,涵盖11类考察点1000多个重要部位。利用第三方测评、市民巡防等措施保证公平、公正、公开。测评还有力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如2018年创造性地将镇区重点工作宣传工作、志愿服务工作纳入测评,大力推动了镇区重点报道、志愿服务的发展。

今年1月3日下午,市文明办工作人员开始了例行月度暗访测评工作,当天先后走访了南区、板芙、坦洲、三乡等镇区,专挑背街小巷、菜市场等环境黑点,巡查主要看牛皮癣张贴、垃圾堆放、交通秩序、文明礼让等现象。多方测评形成月度报告后,由文明委对连续3个月全市排名后三名的镇区主要领导进行约谈,还将文明指数测评情况作为年终镇区绩效考核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全市努力形成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要将工作落实到村镇每一个角落,还要靠“网格化”这个抓手。从2017年底开始,我市探索文明创建网格化工作,2018年8月15日召开全市创文网格化工作现场交流会,目前全市各镇区划分了260多个片区、1270个网格,组建了片区工作组和网格服务队,大批问题在基层一线得到及时解决。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向信息化、资源整合式、精细化、日常化管理。

在制度化上,2018年,我市认真落实《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2018年重点工作安排》,研究制定《中山市公民文明素质和文明城市创建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文明村镇达标创建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乡风文明程度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我市通过建章立制,全域化、网格化、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镇村人居环境大变样

文明城市创建延伸至镇村每个角落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让美丽乡村成为美丽中国底色的扎实一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广大农民幸福感,促进农村社会文明和谐的重要保障。

1月3日下午4点,记者走进了三乡镇大布村。村容村貌整洁,地上几乎不见纸屑,村里36个垃圾池和垃圾房不复存在,家家户户门口挂着一个蓝色“门前三包”牌。从2018年12月1日起,大布村全面实施“门前三包”、垃圾上门回收,率先在三乡镇创建环境卫生现代化管理示范村,仅仅三天时间,大布村焕然一新。

2300多户村民以及辖区内的商铺、厂企等改变了几十年的丢垃圾的习惯,不再丢到露天垃圾池或垃圾房,16名卫生网格员每天上门收集垃圾两次以上。同时,每家每户扫好“门前雪”,自觉参与美丽乡村的共建。今年80岁的徐康容拍手叫好,他家对面原来有个垃圾屋,以前总是蚊蝇乱飞、污水横流,“如今垃圾房成了宣传墙,环境变好了,我们也要搞好家门口的卫生,人人有责。”

据三乡镇大布村党委副书记何嘉祥介绍,村镇两级投入七八十万元采购自动化保洁车辆及垃圾桶,聘请30人左右的保洁队伍,包括16名卫生网格员,比原来保洁队伍减少一半人力,效率更高了,环境更好了。

大布村是我市推进镇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范例,我市各镇区2018年以来大力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如民众镇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村(社区居)委会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从卫生整治、环境绿化、清拆违建等方面整治村容村貌。

港口镇组织党员志愿者挨家挨户派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倡议书:“我们坚信,有了您的积极参与,我镇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水乡景色一定能重现。”倡议书一发,很快居民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清理门前堆放的杂物树枝。

黄圃镇结合河长制工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对8个村开展了14宗河涌清淤工程,进一步优化水生态环境。同时还查处一起货车偷倒固体废物案件。

2018年,我市文明创建坚持城乡一体化推进,打破原来创建工作城乡不平衡、不协调、不全面的问题,通过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的改善,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更美丽、更宜居。

拓展群众性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融入文明创建“靠大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指出,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讲,全民参与是全域创建的前提。

从2011年中山率先启动全民修身行动以来,就将其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系统工程持之以恒地深入开展。2018年以来,中山发动越来越多的市民通过志愿服务、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等各种形式参与到创文工作中来。

2018年下半年的一个周六,横栏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主题党日活动。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共计1500多名志愿者参加了活动,在西江边、社区、学校等地方进行清理垃圾杂物和宣传人居环境整治活动。2018年,横栏镇志愿工作呈现“井喷式”发展,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利用“志愿中山”等平台,引导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城镇创建。目前,全镇注册志愿人数已达到24000多人,组织数达400多个,平均每月活动数达1000个以上。在2018年7-11月全市镇区志愿服务工作评价中均排名第一名,还通过表彰一批好人和道德模范、五星志愿者等,弘扬文明城镇全民共建、文明成果人人共享、文明路上你我志愿同行的理念。

2018年以来,我市启动了志愿服务阵地“十百千”计划,营造了“人人都是志愿者”的良好氛围,中山现志愿者总数超过49万人,已超过中央文明办对志愿者人数占常住人口数13%的要求。文明创建由“靠政府”变为“靠大家”,群众行动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文明创建氛围。

大力弘扬时代新风

小榄率先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要大力弘扬时代新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在2018年8月21日至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18年12月29日,小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仪式在小榄镇全民公益园举行。小榄镇作为全省1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以全域为目标,将建设中心、所、站三级阵地,通过联动党政、社区、社会三股力量,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服务和体育服务五大平台,深化“创益菊城”全民公益志愿行动,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探索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018年以来,我市各镇区创新方式方法,促进镇村文明风尚的形成。2018年11月23日,西区全民公益园启动西区公益时数银行项目,志愿者可以凭借公益时数兑换实物。中山市志愿者联合会秘书长简伟波表示,该项目是完善全市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一个探索试点,推动实现全民公益的文明新风。

文明新风尚也在社区里进行推广。南区城南社区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最终全票通过居民公约,从社区秩序、社会组织管理、社区风尚、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方面推动居民自觉遵守公约,争做文明居民,共建幸福和谐社区。

石岐区民生社区通过与专业社工机构开展服务,孵化各类草根团体,开展430课堂活动、“最美家庭”评选、爱心服务集市等,营造了友爱互助的社区氛围,获得了2018年全国优秀社区工作法的表彰。

2018年以来,我市还持续深化“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网络文明、文明公厕”五大文明引导行为。文明交通方面,自2014年开展“行车礼让行人”活动,先后奖励了上千名文明司机,目前在中山礼让行人已经成为了常态;文明旅游方面,2018年举办了中山市促进文明旅游系列活动,通过慢跑、慢走、签名、晒朋友圈、微信点赞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向市民发出“文明旅游倡议”,同时普及“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等;文明厕所方面,市卫计部门实施中山市医疗机构“厕所革命”,要求各医疗机构合理规划男女厕所比例、无障碍厕所数量,科学配备足够数量的保洁人员,确保医疗机构厕所及时清扫和消毒等。

据不完全统计,在加强核心价值观、推动文明风尚形成、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方面,我市2018年各单位、各镇区共布置相关宣传标语超过2万处,设置广告牌、张贴宣传画9.6万处,大力加强诚信制度化建设,125家企业获评“中山市诚信经营示范单位”,105家获评“连续三年诚信经营示范单位”,59家获评“连续五年诚信经营示范单位”。

以道德模范引领

形成全社会尊重好人学习好人的氛围

在2018年我市第三季度的身边好人名单中,大涌镇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吴登水登上了“好人榜”。2018年12月27日下午,吴登水在大涌镇举行的专场分享会上,讲述自己工作的28年中,仅回了老家4次,说起对家里人的亏欠,他一度言语哽咽。为了维护整条街的整洁,水哥自己出钱买泡沫箱,送给店家存放垃圾,让街道更洁净。

在2018年8月22日晚,2018年上半年中山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会上,35岁的“白衣天使”韩萍对自己在公交车上出手救人的做法,谈道:“用急救知识助人是每一个医者都会做的。”63岁的“万卷楼”主人孙永锋和妻子办公益图书馆吸引4000多人次前来阅读;一名普通女性26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丈夫家有精神疾病的二哥……这样的故事,在我市不断涌现。

从2010年开始,我市持续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推荐评议活动,2018年以来我市有3人被评为“广东好人”,46人被评为“中山好人”,2个家庭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目前,全市共有“中国好人”39人、“广东好人”38人、“中山好人”410人。通过举办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身边好员工分享交流等活动,形成学好人、做好人的浓厚氛围。

在开展文明创建工作过程中,也离不开创文工作人员的努力。我市文明办一名工作人员在受邀分享中山创文经验时总结了“三个理念”,即“爱上它”、“参与它”、“享受它”,这个理念也可应用到每一个创文参与者中。在他看来,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惠民利民的工作,广大的创文参与者要“爱上它”,才能做到创建有方;“参与它”,这项工作包罗万象,要从单打独斗到全能冠军,引导广大市民参与文明创建;“享受它”,通过一项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城市变得更宜居、更美丽,周围的市民更友善、更文明,每一位创建者、参与者也会感到幸福。

近期,我市以良好状态接受了省文明办组织的年度文明城市测评。2019年,我市将坚持城乡一体、全域推进工作思路,深入实施文明城市提升工程,持续推动文明创建向基层深化、向镇村延伸,让城市更和谐、更有序、更有人情味,让农村更美丽、更宜居、更留得住乡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