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句子大全 2009-10-07 02:27:48
相关推荐

□木华

有人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越过越淡,主要是由于其主题都是奔着吃了:元宵吃汤圆,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以至物质生活丰裕后,吃显得不再那么重要,节日也因此变淡。

据互联网上关于对节日喜欢程度的调查数据显示,热衷于端午节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喜欢在节日来临之际,忙着给孩子们准备七彩钱、香囊等戴在身上,喜欢包一大锅粽子,喜欢上山采艾蒿,下塘采菖蒲,河岸观赛龙舟等。 而年轻人呢,对粽子这种食品似乎有些不屑,更有人甚至不知端午节为何节,它的由来是什么更不得而知,其实这种现象标志着传统文化的缺失。须知,节日承载的文化内涵要超过节日本身。

2008年开始,国家把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进行休假规定,其用意不言而喻。这是对这些传统节日的重视与保护,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的凸显,更让人体会到传统文化回归的意蕴。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诠释最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元素。

2000多年间,端午一直是民间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节日,它更是精神层面的节日,寄寓了人们祈求平安和顺的美好心愿。端午节更重要的属性在于:弘扬爱国爱民、讴歌执著奉献。对端午节精神内涵的解读及庆典形态的解析,可以让我们明白它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而以积极、能动的态度参与和传承。

重读屈原的《离骚》,缅怀三闾大夫矢志忧国的壮怀激烈,重温节日的那些温馨的民间风俗,这才是对节日真正的捍卫,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真正发扬光大。

今天,我们当然没有必要再为屈原的投江泪沾衣襟、悲恸哀号。然而,我们还是应该沉思一下,屈原的苦难究竟从何而来?屈原的困境在今天有没有思想意义?

屈原可以不死,他可以纸醉金迷地活着。但他选择了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演绎了舍生取义的人生观,冲击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的心灵,凝结成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他选择死亡的人生态度,就是对丑恶现实的彻底否定和对理想人生的憧憬。他用死告诉人们,追求信念与自由是永恒的主题。他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世道中注入了一股热浪。屈原之死给时空注释新的含义,给生与死赋予新的内容。

如果我们淡化了,或者忽视了屈原投江之死的核心价值,端午节也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成为民众“集体娱乐”和商家谋取利益的代名词。而没有真正文化内涵的纪念活动或节日,都是缺乏长久生命力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