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十二位母亲的《野草》心得(一位父亲压轴)

句子大全 2009-09-20 21:21:12
相关推荐

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

郑歆渝妈妈

读《野草》,感受很多:晦涩、压抑、直击内心……甚至唤醒记忆、产生共鸣,比如《风筝》《立论》《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甚至还可以作为职场安身立命的教科书。

读到它,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是个实实在在的“傻子”,好打抱不平,同事们抱怨奖金分配不公,就仗义执言,为他们争取到新旧分配方案的投票机会,然而,大跌眼镜,领导的老方案当选。那时候不懂人性,只在心中怒其不争。

随着年岁增长,变成了“聪明人”,学会了倾听,甚至附和同事吐槽上司和甲方;职场权益受损,也学会了选择隐忍,养成了“奴性”,活成了那个年轻时嫌弃的模样。

所以,在我看来,现如今,“聪明人”“傻子”和“奴才”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选择,而非标签或属性。如何切换,全在于是否关乎自身利益。

“老到”的成年人,更在乎的常常是得失,而非对错。或许,文中的奴才反而认为自己是个“聪明人”,认为自己懂得权衡利弊,迅速做出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至于尊严,他早已将其货币化。这样的人,如今也何其多。

佩服鲁迅,勇于发声,棱角始终锋利。

印象深刻的有两篇文章

张博闻妈妈

《野草》很薄,算上《题辞》共24篇文章,每篇文章的篇幅也不长,可对我而言,读下来还是艰难的,速读是万万不能的,个别句子得反复读才能算是读懂,读完后心情压抑。不难看出,这本集子完全是当时鲁迅先生的心路写照,孤独、迷茫、不知前路在何方的心境与未熄灭的昂扬斗志之间矛盾不断撞击,从而披荆斩棘,艰难前行。

印象深刻的有两篇文章,一篇是《过客》,一篇是《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过客》是文集中唯一一篇类似于小剧本的散文诗,让人耳目一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从“黄昏”、“杂树”、“荒凉破败”、“枯树”等字眼充分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生活的苦难。而老人反复地念叨“太阳下去了”表达出老人已对未来失去希望,失去斗志,因而反复劝阻前行者放弃。作为前行者,他的前程也愈来愈艰难,不但新鲜血液未得到补充,甚至连水洼都看不到了,意味着志同道合的朋友愈来愈少。他有徘徊,有迟疑,可最终坚定的信念支撑他前行。鲁迅先生用了“坟地”,体现了前行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置之死地而后生”大无畏及悲壮的心情。

而《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这篇文章放眼于现在仍具现实意义。现代社会讲究情商、讲究说话的艺术。偏颇地说,说些模棱两可、没有实际意义的漂亮话附和别人,可能更受人欢迎,而提出建议并实干的人更易受到非议,真所谓“忠言逆耳”。

这本文集有意思的还有它的体裁,集杂文、诗歌、散文于一体。它的句子较短,很少有长句,但有时一个句子中有较多的形容词去修饰,就好像英语中的多个定语从句一般,读起来比较有节律,可理解得花些心思。

令人费解的是多处有一模一样的重复,毕竟是大家的作品,重复必然有他的用意,至少表示强调是肯定的,不过我等俗人是无法效仿的。

用手中的笔愤怒书写

郑佳烨家长

在我读书之年,只知道《野草》鲁迅先生所著,根本没看过这本书的真面目。

从这些散文诗,明白鲁迅先生从1924年~1926年三年内的生活情感,看到他生活的真实写照,更能体现到当时社会黑暗的一面。就如《风筝》这篇,看题目觉得是一篇很有诗情画意的散文诗,会与《社戏》联想起来,一出出美妙的画面,童年的快乐与美好的憧憬,但读完这篇文章,有很大的反差。

风筝,大部分人都喜欢,特别是阳春三月,风和日丽,老老少少在这美好时光休闲放松运动一下,是一项很好的活动,可是鲁迅先生却厌恶风筝,这与当时先生的处境与心情有关,得深刻体会才行。

另一文是《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要想不成为奴才,一定要改变思想,否则永远是奴才。奴才他没有长远的思想,没有自己的主见,只能随风飘流。这类人,我们平时生活遇到不少,在工作中唠叨说这个那个,有时帮他提高点收入,多做点事,他却嫌收入低不做,领低保,这样生活能富裕起来吗?幸福是干出来的。因此有时我们甘当傻子,去引导他们的思想转变。鲁迅先生为能唤醒民众,用手中的笔愤怒书写着。

以劳动来换取

鲍若涵妈妈

我读了三遍《野草》,每读一次都带来不一样的震撼,读完后对生活又有了新的认识。

如《求乞者》,文章很短,但却在文中看到了一个灰暗且颓败的社会,透露出冷漠无情!两个孩子向鲁迅先生求乞,却没有得到任何施舍。先生说:“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但我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这就是当时冷酷无情的社会下鲁迅先生的想法。他宁愿自己饿死也绝不向黑暗的社会低头,不向这样一个颓败的社会求乞。

四肢健全却不自己动手劳动的人,不值得同情及施舍。只有通过自己辛勤努力劳动,才能换取最终的幸福生活。以前如此,现在亦如此。

每个字我都认识,可是……

朱霄彦妈妈

初听书名《野草》,给我一种欣欣向荣的印象,代表了希望。正如儿时背诵的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冬去春来,野草会发芽生长,总有绿油油的一天。

而看过《野草》一书,给我感觉在希望中总是透出一丝丝灰、一丝丝暗,一丝丝凉、一丝丝寒,乃至绝望。如《秋夜》中瑟缩着的粉红花,夜游的恶鸟,走向黑暗的影,孤独的雪,继续向前的过客等等,正如《希望》一文中:“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过客》一文中,初看是老翁、女孩、过客三者的对话;再细想,过客继续前行的方向是坟地,是否代表着过客将去往死亡?在整本书中,几乎每篇都是这样需要深思的文章。而不同境遇的人、不同年龄的人,对文章的理解不一样,得出的思考也会不同。又或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对文章的思考也会不同。

对《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一文,我与女儿的看法就大有不同。我的角度在聪明人和傻子对待奴才诉苦这件事的态度和做法上,女儿的角度在奴才本人,因此我们俩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

作为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文章肯定不单单是字面的意思,需要细细品味。因为多思,所以累。更多的感觉是看不懂,“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每个字我都认识,可是整句话就是没懂啥意思,更别说这句话放在文中到底有啥深意了。因为不懂,所以累!

冷冷的《野草》

吴洋溢妈妈

我读《野草》起初是混沌的,摸不着头绪的。渐渐地冷起来,篇篇文章处处可见这样的凉意,冷,越来越冷。

……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依然也是空虚中的暗夜。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过客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

是该冷的,生处于那样的悲惨世界,能暖和得起来吗?大先生写《野草》时已四十多岁,古人云:四十而不惑,先生是“不惑”的,但他的生活仍旧是“一地鸡毛”。谁让他处在灰蒙蒙阴丝丝的世界里呢。他不能歇斯底里,不能撕心裂肺,幸好他还能做梦。

他梦见自己看见好的故事。

梦见自己在冰山间奔驰。

梦见自己躺在地狱的旁边。

梦见自己读墓碣上的刻辞。

梦见自己在做梦。

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

用梦点燃自己,发出微弱的光,指引着年轻们的一代向着光一点一点聚拢。

他家的后园,那墙外的两株枣树分明就是他自己,“……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老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许多蛊惑的眼睛。”倔强吧!然而大先生是不会回头的。“……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

“革命尚未成功”而他的敌人,“奇怪而高的天空”如穹庐般笼罩,它以无孔不入的方式逼迫人们妥协,所以日子不好过呀。

我们也如大先生一样人到中年,在读到《风筝》一文时也感到遗憾,后悔自己初为人母时为何在很多事情上总是那样“笃定”,使笃定过了头,然而这样的事是无法弥补,一些我们很笃定的事,其实是当时的自己见识尚浅,等到有了这一层见识,就会意识到自己闯祸了,要弥补修缮几乎不可能的。成长不可逆,过了那一段,接着就到下一程去了——所以惩罚也从未轻饶过我。

我跌入一条黑暗的隧道

王一涛妈妈

中学时代,我更喜欢丰子恺与梁实秋。中年的我,看着手中这本薄薄的《野草》,翻了几篇,惊讶地发现里面的文章和我以前看过的鲁迅大不一样。

当然,很多文章中隐藏的深邃的哲理,我必须承认没有完全读懂,没有读懂的后果——睡着了,进入了梦乡,我跌入一条黑暗的隧道,四周是冰冷的,黑漆漆的,手机没有电了,无法与外界联系,失望和愤怒包围着,我没有方向。肩上有千金的重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在原地徘徊,突然前方有个声音在低吟,听不懂是什么,但能感觉到有一股力量拉扯着我前进,告诉我不要停留在原地,要往前走,不停地走……我似乎看到了前方的光明,身上暖暖的。

梦醒来,发现让我身上暖暖的是午后的阳光,窗外是一片春色,多美好。

于是,我放下书本,走出房间,去呼吸户外新鲜的空气,路边到处可以看到绿油油的野草,在灰色的钢筋水泥缝隙中,默默地生长着,透着顽强的生命力。

离离原上草,中岁知枯荣

徐子蘅妈妈

再读鲁迅先生的《野草》,发现他写下这些短文的年纪是在42-44岁之间,恰好是自己现在的年龄。

为什么起名为《野草》,我猜测是指代他这三年间冒出的各种思想。

在绍兴鲁迅博物馆的展厅里,有许多先生经典语句的摘录,因为可与现实对照理解,因而更加确信鲁迅先生小个子里藏着的是个强大、伟大的灵魂。不过,看着《野草》的各篇,总要费劲心思去对应他当时写下每一段文字背后的故事。不然,实在难以理解,跟不上思路。难以读懂“同龄人”的文字,担心自己是否生活得太不深刻了?

年轻的时候想法多,观念杂,是“一岁一枯荣”;四十以后,渐渐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应该坚持什么,也知道哪几棵野草应该继续扎根生长,很是庆幸了。

一本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潘若茗妈妈

随手翻看一页,《我的失恋》——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

低头无法泪沾袍。

哈哈,我看得不仅笑出声来,这几句诗,我在中学时读过,当时只是觉得好玩,想不通以鲁迅这样的大师为何会写这样的打油诗、顺口溜。今天随手翻开,骤然看到,仿佛看到了三十多年未曾谋面的朋友一般,快乐之情充溢心中,以至于女儿很奇怪地看了我一眼。

只是我对《野草》的理解似乎也就仅限于此,如那句俨然已沦为段子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花了两个晚上,终于读完了这本小书,一边读一边心里嘀咕,老师说这本小书半个小时就能读完,我已经读了两个半个小时了还没读完,有些文章还读不懂,并没有因为我人到中年就能读懂大师的文章啊。

不过,有些文章,读了有点戚戚然,比如《题辞》:“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自疫情开始两个月来,我和上网课的女儿蜗居家中,终日相对也是这种感觉。面对学习面对成绩,一旦开口就是无尽的唠叨、反驳、龃龉,然后是深深的空虚,相看两厌——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好吧,我努力做到坦然、欣然。

《影的告别》《求乞者》,我觉得是作者和自己的对话,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自我的认知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同时也是非常艰难的成长。“我想着我将用什么方法求乞:发声,用怎样声调?装哑,用怎样手势?……”这句话一直在我心头萦绕,我们每个人,社会中的一员,不都应该以这个问题来问问我们自己吗?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读来不禁有泪涟涟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长河的匆匆过客,却未必有过客那样执着与勇往。

当然,仍然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譬如《复仇》《失掉的好地狱》《我的失恋》,依然还是觉得好玩儿,不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那些回赠物品到底代表什么意思?我似乎是明白了,似乎又糊涂着。

离离原上草,中岁知枯荣

陈嘉懿妈妈

鲁迅悲悯善感、幽默讽刺的文字下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或恳切,或同情,或激愤,或绝望。

鲁迅曾在写给许广平的信中说:“我常常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

《墓碣文》中所写“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可以看作是《野草》全书的大纲。《野草》既是鲁迅个人真实生命状态和心灵斗争的记录,也是其希冀用文字唤醒国人麻木灵魂的战斗檄文。

少年时读不懂《野草》,晦涩沉郁的内容让我不知作者所云何事,如今年岁渐长,重又拿起《野草》细细品读,然理解依然不能深刻。

年少时读《野草》,以为是一堆梦呓

郑悠扬妈妈

人到中年,才从中看见了一个个化身的“我”,深藏着一个人心音的死灭,零落,如野草般滋长,朽腐,这是个人思想的精要 ,秘密, 情感,乃至人生观。

丰饶的含混,从1924年9月的《秋夜》开始,贯穿至文末1926年4月的《一觉》。

他是秋夜里的那株枣树,落尽了树叶等待春天的到来,虽然春天过去还是萧瑟的秋天。

他是与黑夜勇敢奋战的影子,毋宁独自与黑暗同归于尽,也不需要精神避难,一个想象中的黄金世界。

他是曾被人屈膝跪拜,而今又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孤独和痛苦让他更为清醒,拯救世人的耶稣却无法救己于十字架。

他是冬天里的雪罗汉,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即便化成冰水,旋转升腾为雨,也是充满力量,有着生命精魂的人生。

面对弟弟周作人的决绝,他无意伤害,只将情感付诸一只无法放飞的风筝,宁可让自己摒弃温情与爱,孤独地投入到战斗中去。

他是勇敢的过路人,哪怕不知道该去往哪里,哪怕终点是一座坟茔,也要绝望地去奋斗。

他站在墓碣前肆意解剖自己的灵魂,他总是从浩歌狂热中体会到寒冷,从天上看到地狱深渊,从现实看到虚无,他不合时宜的思想将自己化身为一条毒蛇,“绕到碣后,才见孤坟”,注定自己孤寂战斗的一生。

他深知死后的世界也并非天堂,只是另一个由不得自己的冰冷世界,向死而生,重新投入战斗。

他和看不见的敌人在交战,而对手手持杀人不见血的武器,战友们纷纷倒下。敌人的手段太过高明,哪怕他偶尔获得了胜利,却只让自己又多了一条罪名,可这又如何,在绝望中继续战斗,他就是这样的战士。

他是奴才和聪明人眼中的“傻子”,他是旧疾缠身的“病叶”,离离原上草,他是那经历了几乎致命摧折的野蓟,拼了命也要开出一朵小花。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

俞乐天爸爸

《秋夜》中,鲁迅的笔就是要刺穿黑暗社会的利刃;

《影的告别》《希望》《过客》是向黑暗的宣战,因绝望而反抗,表达自己绝不放弃的决心;

《复仇》,《复仇(其二)》中鲁迅希望能借这个文章唤醒冷漠的旁观者,愚昧的大众;

《雪》《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中》《一觉》是对反抗黑暗的热血青年的褒扬和肯定,是对逝去的勇士的悼念;

《失掉的好地狱》辛辣的指出北洋军阀们为了争夺统治权而频繁发动战争,无论换了谁来统治中国都是换汤不换药,奴役人民的体制没有变,对于劳苦大众来说都是一样生活在地狱中;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揭示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奴隶文化;

《死火》告诉我们,在冻灭和烧完之间还是有选择的余地的,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