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大公·TOP体育对话李琰韩天宇(下):冬奥会是一种引领 希望冰雪运动扎根北京

句子大全 2009-07-28 13:17:38
相关推荐

从索契冬奥会开始,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开启新纪元,以武大靖、韩天宇为首的年轻小将成为一代偶像,5名选手还被誉为“F5”——他们俊朗的外形与超强的实力为中国短道速滑队吹来一股新风。前不久在韩国首尔结束的短道世锦赛上,主教练李琰带领中国短道速滑队取得4金1银2铜的好成绩,位列金牌榜首位,其中韩天宇独得3金。

今年年初的十三冬(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海拔1500米的亚高原冰场,为何成为短道速滑选手屡破纪录的福地?2022年冬奥会上,中国又将如何为世界短道速滑发展史书写下浓重的华彩?近日,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携年轻小将韩天宇做客“大公•TOP体育”,讲述短道速滑“F5”组合的相遇之缘,畅谈未来冰雪运动扎根北京的梦想。

F5是偶像派更是实力派运动员不进则退

中国短道队本来就被公认为高颜值团体,年初的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上,身穿礼服的F5(武大靖、韩天宇、许宏志、石竟男、陈德全男子接力五人组)几乎成了吉祥物,堪称晚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对于如何发现“F5”这一组合,李琰坦言,每一批运动员都不一样,也没有特意要如何去选拔。韩天宇是2012年才留在国家队的,也就是在索契冬奥会前两年才发现他。武大靖也是在2011年调到国家队的。

“其实,在索契冬奥会之前,他们并没有完全准备好”,李琰教练回忆,以她的标准,他们当时无论从身体能力、技能,还是思想意志方面,还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或者他们的目标还不够坚定明确。“在索契冬奥会拿到很好的成绩之后,我觉得孩子们就长大了”。

对于夺金者的成功,李琰坦言,真正拿到冠军的运动员都不一般,因为其需要具备的素质很多。首先,身体条件要好,这是所有运动员运动的基础,“而且,我们的队员很聪明,聪明的运动员在掌控赛场局面上更好些”。

十年磨一剑。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成功离不开每一天的努力。李琰透露,“国家队的运动员承受的很多,通过每天高强度、反反复复的磨练,才能够逐渐能看出来他能够像一个苗子,或者一个优秀运动员的雏形,他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也会被淘汰”。

前不久在韩国首尔结束的短道世锦赛上,李琰带领中国短道速滑队更是取得了4金1银2铜的好成绩,位列金牌榜首位,其中小将韩天宇独得3金。对于本次世锦赛之后的带队,李琰认为任何事情都一样,“不进则退”。

她进一步解释道,虽然男队有几名优秀的选手,有一个基本阵容的保障,但是必须要“进”,所谓“进”就是进步的时间,必须要有其他队员进来参与竞争,才能保证在2018年冬奥会之前,在轮轮竞争之后胜出的团队阵容才是坚实的、可靠的,才能够真正完成突破。

对于短道速滑女队,结合刚刚结束的韩国世锦赛表现,李琰认为,女队阵容还不够整齐,还没有很强的竞争能力,“我们在整个赛季3000米接力上没有赢过,一直韩国拿第一”。

“国家队的队员就是周洋、范可新,只要她们竞技能力逐步提升,都进入主力阵容是没有问题的。与男队的要求一样,女队也要经受残酷竞争的阶段,才能把自己练的强壮起来”,李琰对冬奥会女队挑起大梁信心满满,“范可新拿过四次世锦赛500米冠军,这个实力还是在的,女队有这样一个榜样,我觉得女孩子不会差的,关键是我们还有时间”。

2022年冬奥会花落北京带动冰雪运动发展引领百姓生活

作为体育人,特别是冬季项目人,李琰特别高兴冬奥会能够花落北京。她回忆,去年7月31日,当巴赫主席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成为2022冬奥会举办城市的时候,“当时我们全队都沸腾了,我们挨个击掌,因为我们是一个传承,是中间的一棒,所以我要把这棒做好”。

李琰认为,2022年冬奥会不仅仅是一次争金夺银的顶级赛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冬奥会将带动中国冰上运动的发展,能让中国老百姓真正加入到冰雪运动中去,能够改变他们的生活。同时,也能够改变中国人对冰雪的感受。此外,冬奥会能让更多的世界人民看到中国在发展,在进步,中国也在普及冰雪运动。

“中国办赛事是最棒的,水准是很高的,因为我们的组织能力是最强的,我们投入的精力也是更多的,这个国外是没法比的”,李琰骄傲的说,“特别有2008年很好的经验和基础,我相信中国在办赛事方面一点问题都没有”。

自从中国申冬奥成功以来,李琰也切实感受到了北京乃至国家关于发展冰雪项目政策方面的变化,同时参与冬季运动的省份也在扩大。

“短短的半年时间,有很多省市就已经开展了冬季项目,他们能够参加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冰壶、冰球,这个变化真的很大,我觉得动力也是很大的”,说起今年年初的十三冬,李琰深有感触。

十三冬上,韩天宇一人收获1000米与1500米两枚金牌,彰显“F5”领军者的实力。他表示,感觉了解冰雪的人更多了。“观众和志愿者多了,热情也不一样了,以前看的时候观众在那一坐,现在会有一些呐喊和互动”。

李琰在专访中还提出,奥运会是一种引领,可以让很多人喜爱上这个项目,借助这一契机,如何让冰雪运动更好的发展下去更值得我们思考。例如场地如何运用、从业人员出路何在、配套设施如何做好等等这些问题都应该考虑。

短道教母梦想当2022火炬手冀冰雪运动真正扎根北京

短道速滑是人与人之间速度的竞争,有很强的魅力,欠缺的地方就是潜质,市场亦如此。“2022年在北京,如果有短道速滑的顶级赛事是最好的”,李琰对短道速滑在北京的推广发展寄予厚望。

“因为这几年我们ISU的常规赛在上海举办已经第七年了,但是在北京毕竟还是空白”。李琰希望在北京能有这样一个赛事,能够到2022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规划,能让冰雪运动真正在北京发展起来,在北京扎根。

访谈中,李琰还透露自己2022年一定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成为冬奥会的火炬手。“参与了这么多年,我没有举过那个火炬,我希望在北京实现这个梦想,在马路上走一段都是一种荣誉。”

李琰不仅是带队征战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功勋教练,她还希望能够走进社区,走进学校推广冰雪运动。“在我们训练之余,我们肯定愿意为这个事业的发展做一点事情,贡献一点力量”。她说,手把手地教年轻的孩子,国家队队员都喜欢做这样的事情。

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结束后,李琰拒绝了美国的续约要求,回国担任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在她看来,不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取得好成绩的动力更多是来自于对这项运动的喜欢和热爱,想用它来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对于是否会再带领中国队在自己家门口承担一届奥运会,李琰表示,“现在真的没有想那么多,就是顺其自然,到那个时候看自己的能力”。(文/刘冬花)

【更多阅读】

关注大公网微信

关注大公TOP体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