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最是动情伤离别——送别诗鉴赏

句子大全 2009-05-28 11:34:26
相关推荐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今天让我们跟随葛老师的课堂一起深入了解一些送别诗,去体会古人的离愁别绪。

何为“送别诗”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汉族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

送别诗分类

送别诗,有送诗和别诗之分;按送别对象:分为与亲人、与朋友(文人或战士)、与爱人的送别;送别的原因又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征戍,乡旅,归隐。

在唐代,诗歌不仅只限于传情言志,在入仕之途上,扩大了送别诗创作的规模。而在送别场合赋诗,往往规定字数、用韵、形式、内容,有时还特地推举“擅场”。

诗与音乐的结合也使唐代送别诗歌走向繁荣。王维的七绝《送元二使安西》原来是一首普通的送别诗,被谱成“阳关三叠”(或谓《渭城曲》、《阳关曲》),遂广泛传唱,这首歌后来几乎成为唐人的送别时的必唱之曲。诗凭乐传诵人口。

送别诗诗题特点

1、送诗:诗题往往是“送XX(多写姓名,也有官职加人名,归某地)”

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的《送友人入蜀》、《白雪歌送友人》等。

2、别诗:诗题往往是“留别XX/赠XX”

例如:李白《渡荆门送别》、《梦游天姥吟留别》、《赠汪伦》等。

送别诗常见意象

1、送别场所:南浦(渡口)、长亭,灞陵

(1)南浦

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虽然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经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例如诗句中:

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王维《送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白居易《南浦别》

(2)长亭

长亭是指古代驿道旁边的亭子,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往往在亭中设酒践行。

例如:“听得道一声去也送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王实甫《西厢记》

(3)灞陵

西安灞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灞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送别的地方,在灞陵桥折柳送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例如: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2、送别习俗:折柳、饮酒、唱歌

(1)折柳(“柳”和“留”谐音,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留君——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

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饮酒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即将要去边疆赴任,王维来送别友人。早晨的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旁的柳树也被洗刷一新。

面对朋友的离去,王维说:我们再饮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也见不到我这老朋友了。一杯酒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情感。

(3)唱歌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写诗一向恢弘大气,想象力丰富,擅于运用典故,可这首诗却十分清新。诗中直直地写汪伦来送别自己的情景。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后两句形容汪伦对自己的情谊时,运用桃潭水的深来对比汪伦情意的深厚,化有形为无形,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3、送别环境:流水、青山、秋、阳关、古道、夕阳、西风、月、芳草、浮萍、杨花、孤蓬、寒蝉、杜鹃、鸿雁……

送别诗常见情感

1、表达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与孟浩然交情匪浅,他曾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虽然孟浩然长李白十二岁,可这不并妨碍他们结为忘年之交。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李白亲来送行。

当孟浩然的小舟远去,李白望着浩渺的长江,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2、表达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别董大二首·其一》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高适送别董大时,正是冬天,大雪纷飞。寒冷的天气并没有让离别更加忧愁,高适反而安慰朋友: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认识你呢?

离别多是悲伤的,但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离别时多是悲伤的,但王勃却是豪兴的。他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只要两个朋友的心在一起,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像在你身边一样。如此,乐观豁达,真叫人欣赏。

3、表明自己的心志,心情,心态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后所作,王昌龄和朋友辛渐相聚后又再次分离。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这孤影就如同写诗人自己此时孤寂的心情。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传诵的名句,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不舍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4、表达对前途艰险的担忧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友人杜晃要离开荆地到东吴,孟浩然为友人杜晃送行而写下此首送别诗。

此诗从写景入笔,通过淼茫春江与孤舟一叶的强烈对照,发出深情一问,对朋友的关切和依恋在这一问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遥望渐行渐远的行舟,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情如春江,汹涌澎湃。

此诗最后一句前三句已将此情孕育充分,结句点破,恰如水库开闸,感情的洪流一涌而出,源源不断。若无前三句的蓄势,就达不到这样持久动人的效果。

5、盼游子早归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送别》无名氏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相送》

6、表达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诗人与友人在扬州(淮上)分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两人即将各奔西东,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一句“君向潇湘我向秦”将两个人分道扬镳、各自远去的感觉写了出来,令人感伤。

7、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暮春浐水送别》

唐·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韩琮此诗断然避开古已有之且渐成模式的豪情、悲情二途,从所有离愁别恨中提炼出送别时的共有情态。

以色彩的暗淡和数量的孤单,来映衬送别之际主客同有的惆怅之情。

名篇鉴赏

01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鉴赏:

1.题目:

典型送别诗的题目。宣州,交代送别地点,现指安徽宣城一带。李白的叔叔叫李云,校书是官职。李白和叔叔相遇后设酒践行,于是写下这首诗。

2.内涵:

这首诗运用了起伏跌宕的笔法,一开始直抒胸中忧愁,表达对现实强烈不满。既而又转向万里长空,精神一振,谈古论今,以小谢自比,表露出自己“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远大抱负。全诗大起大落,一波三折,通篇在悲愤之中又贯穿着一种慷慨豪迈的激情,显出诗人雄壮豪放的气概。

02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鉴赏: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写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END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