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吉安市人民政府

句子大全 2009-05-28 00:49:49
相关推荐

井开区管委会,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吉水县、泰和县人民政府,庐陵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为确保《2014年吉泰走廊加快改革开放推进发展工作意见》(吉府办发〔2014〕8号)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加快推进吉泰走廊建设,打造重要增长带,市政府决定印发《2014年吉泰走廊建设工作任务书》(以下简称《工作任务书》)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分工。走廊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要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工作任务书》提出的目标要求,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进一步明确责任,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再细化,分解落实到县(区)有关责任单位和市直单位相关责任科室,加大工作力度,抓好调度推进落实。

二、协同推进、全面完成任务。对需要县区和其他市直单位配合推进的工作任务,各牵头单位要创新工作方法,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三、加强调度、强化考核评价。工作任务书将作为走廊县区和市直单位2014年吉泰走廊建设考核评价的具体内容,市吉泰办将对各项工作任务实行每季调度、重点抽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并建立情况通报制度。

附件:1.三县四区2014年工作任务书

2.市直有关单位2014年工作任务书

2014年5月29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三县四区2014年工作任务书

井开区

1.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实现财政总收入13.5亿元,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832亿元,增长15%;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95.9%,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2.壮大园区工业规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61.1亿元,增长24%;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83亿元,增长16%;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80亿元,增长20%,力争500亿元;规模工业利税39亿元,增长20%,力争41亿元。

3.推进工业发展升级。突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引进亿元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8个以上,新增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5家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2亿元,增长22%;重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45亿元,增长20%,占园区总量的72%。

4.推动服务业发展升级。推进井开区电子专业市场建设,打造以综合物流中心为龙头的服务业聚集区,完成规模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16亿元,服务业税收1.7亿元,增长20%。

5.加快企业上市步伐。加快上市融资,力争雅绅公司年内上市;抓住中小企业股转系统(新三板)试点扩大至全国机遇,组织企业与劵商对接,力争钜维科技等中小科技型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择机发行井开区金庐陵公司企业债券。

6.加快园区发展升级。大力实施“开发建设东区,完善提升西区”战略,完成基础设施投入5亿元;完成标准厂房14万平方米;推进井冈山出口加工区升级综合保税区;加快创新创业园投入使用;天际光电、丰年精密、威力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见效;扩大出口加工区作业量,完成加工贸易总额3000万美元,引进2-3家科技型企业;电子专业市场、陆地港年底前投入使用。推进井开区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工作。

7.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增长36.75%。其中,现汇进资6400万美元,现汇比40%;引进市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84.4亿元,增长25%;外贸出口5.9亿美元,增长18%;引进亿元项目16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个。

8.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启动吉安大道对接区建设,完成庐陵大道、三角塘郊野公园建设,启动城市综合体建设,主动融入庐陵新区和吉安县城北新区,精心打造开发区“北大门”亮点工程;配合市里要求启动神岗山大桥建设,融入庐陵新区赣西堤开发建设;新增城镇建设区面积0.9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0.3万人,城镇化率达49%,提高6个百分点,新增城市公园绿地面积10万㎡。

9.完善公用服务设施。完成建筑面积4000㎡的环保监测中心工程、占地15亩的中石油燃气门站建设、建筑面积100㎡的垃圾处理中转站和3座占地300㎡公厕建设;完善外商俱乐部、社区医院、同心学校、井开区实验小学等配套设施建设;井开区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完成西区路网雨污管网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梨山公园二期和西区公租房四期(1200套)工程,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安置户数730户,建筑面积87600㎡。

10.不断强化要素保障。强化融资支持,新增融资5亿元;积极争取项目用地,完成新增建设用地3000亩,收储低效用地1000亩;完成新报批林地2000亩;保障企业用工,帮助企业引进专业人才300人以上,完成招工6000人以上。

11.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参照市委、市政府“1+12”文件改革精神,出台“1+7”改革文件,围绕深化机构改革、改革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产业培植和招商引资机制改革、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扩大公共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等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12.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关于2014年全市重点项目推进分工安排的通知》(吉字〔2014〕19号)文件中涉及井开区的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调度,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吉州区

一、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1)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8亿元,增长23%。

(2)努力实现财政收入进位赶超,完成财政总收入12.5亿元,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63亿元,增长12%。

3.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0亿元,增长15%。

4.突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引进亿元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5个以上,新增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5家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增长22.7%。

5.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45亿美元,增长10%;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资金28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5250万美元,增长10%。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争取年内引进1个30亿元以上项目。

6.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完成服务业增加值62亿元,增长12%。

7.城镇化率提高0.67个百分点以上,达到78.59%。

8.大力发展富民特色产业,新增井冈蜜柚0.25万亩,新增绿色蔬菜0.09万亩,新增高产油茶0.05万亩,新增花卉苗木0.05万亩。

9.安排市区重点项目97个,总投资3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6亿元。

10.年内建成1个郊野公园。加强生态建养、绿色发展,新增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成面积1万亩;注重保护湿地;注重产业集中布局规划,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严控“两高”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城乡垃圾、污水以及废弃物集中治理处理工程。

二、加大平台建设

11.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吉州工业园区以电子信息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逐步确立生态示范园、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产业转移承接园等功能定位。积极申报国家、省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新建高标准厂房8万平米。

12.推进樟山新区建设。配合市规建局完成《金滩樟山新区组团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加快编制发展创意文化和现代城郊农业等产业专项规划,做活商贸服务业。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樟山新区,开发“滨江三湾、望山三岭、临水三湖”,逐步建设水上乐园、大型文化旅游休闲等项目,迅速扩大新区建设规模。

13.构建现代农业示范园。以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园区试点项目为契机,拓展规模、提升功能,加大科技支撑平台、农民创业平台、产品加工平台、市场流通平台、休闲旅游平台五大平台建设,形成与井冈山农业科技园联动发展、补链提质的新格局。

14.推进城南生产资料市场、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市场建设。落实河西综合物流园公路货运枢纽项目资金。加快形成“中国第五代市场、赣中第一流商城”。

三、深化改革创新

15.聚焦问题先行先试。启动樟山、长塘扩权强镇改革试点,争取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放活农业经营体制、实现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等方面率先破题。

16.紧扣关键重点突破。深入实施“1+6”改革(“1”是推进改革的总方案;“6”是即时要展开的6项重点改革,包括樟山新区先行先试创新发展、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现代农业示范园开放搞活、深化“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创新社会治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青原区

1.进一步加快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增长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5亿元,增长24%。

2.努力实现财政收入进位赶超,完成财政总收入8.25亿元,增长19.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亿元,增长18%;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80%,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3.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47.6亿元,增长13%。

4.突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引进亿元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4 个以上,新增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 2 家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增长24%。

5.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2亿美元,增长11%;引进省外资金26.9亿元,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4800万美元,增长30.5%。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争取年内引进一个20亿元以上项目。

6.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2亿元,增长13%。

7.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0.75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达到42.62%。

8.大力发展富民特色产业,新增井冈蜜柚0.56万亩,新增绿色蔬菜0.1万亩,新增高产油茶0.3万亩,新增花卉苗木0.1万亩。

9.推动园区发展升级。年内完成园区规划道路建设目标任务,新建8万平米高标准厂房。全面完成园区保障性住房建设。进一步落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实施意见,推动河东开发区机制体制创新,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对接支持,确保河东开发区扩区调区年内获批。推进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

10.按照“五美”和“八不八多”总体要求,完成美丽乡村建设点39个, 规划建设好青东公路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争取成为全市亮点;加强建房管控,严格执行走廊城镇农民建房“八个禁止”,严禁零星布局、沿道路沿线和“开天窗”建房。

11.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对72个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调度,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12.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供水、供气、排水、公交等设施一体化;完成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被征地农民参加新农保和城居保达下达任务数;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

13.制定开展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方案和行动计划,力争年内有实质性成果;积极对接落实国家、省支持吉泰走廊建设的各项扶持政策。积极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户籍管理、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行政管理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争取支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

14.加强生态建养、绿色发展,新增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成面积1.2万亩;年内建成1个郊野公园;加强走廊105国道等主要通道沿线生态保护,满足生态发展空间,保护湿地;注重产业集中布局规划,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严控“两高”企业,加强环境保护;实施城乡垃圾、污水以及废弃物集中治理处理工程。

吉安县

1.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4%,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增长23.8%;引进省外资金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1%,出口总额增长1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城镇化率提高2-3个百分点。

2.完成吉安县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修编,城区控规覆盖率达到100%,完善城南片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实施《凤凰永和敦厚金三角组团规划》的编制和报批,构建凤凰永和敦厚金三角组团。

3.推动工业发展升级。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主导产业、食品加工优势产业、陶瓷文化本土产业三大百亿产业集群,今年分别达到150亿、50亿和10亿规模。力争年内引进并开工建设亿元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4个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00亿元,增长25%;利税36亿元,增长20%;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户以上,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加快产学研一体化,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重大专利产业化,建设工程研究、企业技术中心5个。

4.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新增井冈蜜柚2万亩以上、高产油茶3000亩、绿色蔬菜2000亩、花卉苗木2000亩和楠木3000亩;高标准建设一个规模2000亩以上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0个以上。

5.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加快赣大物流园建设,力争引进2个亿元以上的物流企业入园,新增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3户以上,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4亿元。吉州窑景区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

6.促进园区发展升级。完成吉安高新区扩区调区工作,推进吉安高新区申报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和升格国家高新区。全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76亿元,增长14%。

7.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全县58个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63.3亿元。

8.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年内引进一个20亿元以上项目;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20个以上,引进省外资金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以上,出口总额增长11%。

9.推进城乡一体化。继续深化“九个一”工程建设为重点,统筹规划建设凤凰永和敦厚金三角组团,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开通所有乡镇至县城、工业园区公交,开工建设吉安县万福110KV输变电扩建工程,建设一批城乡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巩固提升敦永线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打造112个美丽乡村建设点、2个镇村联动和3个村落连片示范点。

10.推进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加快“一城连四镇”一体化建设,完善提升敦永线“三位一体”百里示范带。以敦厚镇为核心区,实现凤凰永和敦厚金三角组团发展,推进敦厚镇设街道办事处;推进扩权强镇改革,确定永和镇、凤凰镇进行改革试点,赋予试点乡镇收支权、行政管理权和计划单列权,理顺“七站八所”管理体制,下达专项用地指标,提高乡镇产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土地利用管理改革,进一步规范征地程序,落实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支持华忆教育集团发展职业教育,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由华忆教育集团托管,允许公办教师到华忆教育集团任教,参照公办教师享受社保,实行民办公助,确保华忆教育集团每年在吉安高新区企业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80%以上。

吉水县

1.加快做大做强经济总量,确保实现生产总值116亿元,增长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9亿元,增长23%;规模工业增加值14亿元,增长14%;实现财政总收入12.82亿元,增长20%。

2.全面做好规划编制工作,协助市直有关部门编制好《金滩樟山新区组团规划》;结合全县“三规合一”,加快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城区控规覆盖率达到100%。

3.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电子信息)示范基地,年内争取引进并开工建设亿元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4个以上,实现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主营业务收入15.6亿元,增长23.1%。

4.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全市“三山一江”战略,加大景区景点开发与提升力度,推动燕坊古村争创国家4A级景区、低坪村建设省级4A级乡村旅游点;策应全市“一中心、一平台、多园区”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吉水县城南货运物流园建设;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6亿元,增长13%。

5.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力度推进美丽乡村、“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快富民特色产业发展,年内新增井冈蜜柚1.4万亩、绿色蔬菜0.3万亩、高产油茶0.4万亩、花卉苗木0.4万亩,新增“老乡工程”农户6000户以上。高标准建设一个产业发达、功能完善、设施配套且规模2000亩以上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工业园区或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开辟一个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以上,新增农民合作社70家、家庭农场150户、农村耕地流转面积3万亩。

6.加快工业园区发展,加强与省、市直有关部门对接支持,确保园区扩区调区年内获批;年内园区内新建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加快实现电镀集控区与其他吉泰走廊县区乃至更大范围共用共享;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增长30%。

7.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争取年内引进一个20亿元以上项目;力争引进省外资金30.6亿元,增长21%,实际利用外资5700万美元,增长9.8%,实现外贸出口3.3亿美元,增长3%。

8.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金樟组团开发建设;加快“一堤二桥”(三大涉江项目)建设,年内实现县城区面积拓展1.34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1.34万人,城镇化率达44.94%,提高1.4个百分点;年内打造5个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示范点和1条以上精品示范线。

9.加快推进公共交通一体化,实现中心城区至吉水县城,吉水工业园(金滩)至樟山至中心城区的每15分钟公交车的双向对开。

10.提高能源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电网构架,开工建设醪桥110KV输变电站建设,推进燕坊1100KV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争取至年底拥有1座以上220KV、3座以上110KV变电站。

11.加快完善公用服务设施,争取年内天然气管网与中心城区并网供气;加快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年内完成走廊各乡镇、村垃圾收集点、转运站规划,建设一批城乡生活垃圾转运压缩中转站,配合全市走廊公共垃圾发电项目建设开展前期工作。

12.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力争每个乡镇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80%以上村小和教学点达到基本办学标准。

13.加快推进生态建养工程,年内建成1个郊野公园和一条城市绿道,走廊重点镇沿线规划建设一批生态示范区;加强生态治理,确保年底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14. 积极稳妥制定出台符合吉水县实际的系列改革文件。加快改革进程步伐,进一步简政放权,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围绕吉泰走廊、库区移民、“金樟组团”等重点区域,以及市场机制体制、政府职能转变、城乡统筹发展、文化科教等领域突破常规,先行先试,争取改革的新优势,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活力。

15.借“金樟组团”发力,推进“跨江发展、沿江开发、双向对接、加速融城”步伐。以三大涉江工程、金樟大道、城区路网等基础设施项目为框架,拉动我县城西、城南、城北和老城区四大板块建设,加速融城步伐。积极推进管道天然气、自来水等向城郊延伸。放活城镇经营管理机制,推进金滩、八都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集中力量,统筹规划,示范引领,块状带动,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由点到线、由村到镇、由村庄整治到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的全面提升。

16.对《关于2014年全市重点项目推进分工安排的通知》(吉字〔2014〕19号)文件中涉及吉水县的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调度,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泰和县

1.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3%,达132亿元;财政总收入增长19.2%,达1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达107亿元。

2.大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4%,达56亿元;年内引进并开工建设亿元以上电子信息产业项目4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3.8%,达39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达32亿元;新增井冈蜜柚1.4万亩,绿色蔬菜0.3万亩,高产油茶0.6万亩,花卉苗木0.3万亩。

3.引进省外资金增长21%,达4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3.2%,达7600万美元;出口总额增长1%,达3.85亿元;新增城镇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新增城镇人口1.4万人,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突破53%。 

4.完成《澄江沿溪南溪组团规划》的编制和报批,统筹规划建设澄江沿溪南溪组团;完成泰和县总规修编,城区控规覆盖率达到100%。年内实现城区面积拓展1平方公里、人口增加1万人以上。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转移,强化小城镇建设集聚效应,重点抓好“一个省级示范镇(螺溪)、两个吉泰走廊优先发展重点镇(螺溪、万合)、六个吉泰走廊卫星镇(澄江、沿溪、塘洲、马市、石山、南溪)建设”。螺溪镇着力培育发展服务业;万合镇建设成特色农业、商贸流通、生态旅游等交通商贸型重点镇;沿溪镇、塘洲镇、马市镇突出建设工贸型特色集镇,南溪乡、石山乡突出交通商贸型特色集镇建设。

5.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年内完成县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撤县设市和撤乡设镇工作,争取澄江镇改为街道办事处,南溪、石山撤乡设镇,稳妥推进螺溪、万合扩权强镇试点,赋予计划单列权、经济社会发展权、财政收支权、行政管理权和必要的执法权,理顺“七站八所”管理体制,增强乡镇在土地指标、项目专项资金安排上的自主权,切实提高乡镇产业发展与公共服务能力。

6.优化产业布局。按照“建设五个产业园,立起三大支柱,实现三年翻番目标”要求,全力以赴推进温岭(机电)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电子科技产业园、化工产业园和食品工业园等五个产业园建设。立起电子信息、冶金机械、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冶金机械、电子信息两个主导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新增2家以上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

7.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泰和乌鸡、肉牛、生猪等传统产业和井冈蜜柚、绿色蔬菜、烟叶、桑果等特色富民产业,打造一批精品示范点,推进马市佳和、灌溪养宝2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形成规模,高标准建设一个规模2000亩以上的农业科技示范园。

8.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泰鑫台湾文化公园、泰和时代广场商业综合体、国兴农机农资汽车产业城一期、广东综合贸易中心一期尽快成型。加快县城农贸市场建设,逐步改造低端落后的饮食城、商业街,引导乡镇规划建设一批较高水平超市、农贸市场,推进商贸网店向农村和社区延伸。加快交通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扶持赣中南冷链物流中心和南溪物流园发展壮大,加快推进泰和南方现代物流园建设,构建高效通畅、协调配套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做强旅游产业。着力抓好蜀口洲创建国家4A级景区及蜀口人家、金滩古林、苏溪(塘登)森林湿地公园创建省4A级乡村旅游点工作。适时举办第二届泰和乌鸡节。大力引进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或参与组建民营银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企业,扶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营销。充分利用国家工商总局对口支援泰和县的大好机遇,充分发挥总局行政审批职能,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前提下,允许泰和县先行先试,鼓励县内企业深入挖潜、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扩大规模、提升效益,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原产地地域标志和省著名商标。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繁荣发展个私经济。

9.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基础设施方面,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县城供水管网向周边乡镇延伸,加快燃气设施向周边乡镇拓展,进一步完善区域内公共交通。完成泰和县污水处理厂扩建。政策资金扶持方面,做到安排项目时优先向走廊镇建设倾斜,积极将小城镇建设重点项目纳入省、市计划“笼子”。以投资、贴息等方式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倾斜力度,给予小城镇在土地、配套费、税收、资金等方面更多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国家土地增减挂政策,鼓励乡村减少村庄建设用地,着力整治空心村拆除危旧房和平整闲置的农业生产用地等手段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指标。

10.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一是在沿溪镇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房屋等的确权、登记和发证试点工作。开展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和抵押、担保、转让试点。二是建立全县统一的三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制定农村产权流转管理办法和交易流程,完善产权流权政策体系,推动农村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三是开展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森林分类经营改革,进一步放活商品林经营,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积极性。四是在塘洲镇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试点,启动研究建立流转机制和交易平台。启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改革试点,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将各类资源性和经营性集体资产作股量化到村(社区)集体组织成员。

11.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及金融中介机构发展壮大,鼓励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村镇银行。进一步完善银企对接机制,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品种创新,支持重点项目和企业发展。以县城投公司、财政担保为融资平台,依托吉安县、安福县、吉水县、泰和县四县现有资源,发行城投集优集合债券。以工业园区为融资平台,设立泰和县电子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扶持初创型、成长型电子信息企业。全力支持合力泰公司与山东联合化工资产重组,融入资本市场,力争在2014年成功上市,大力支持新界机电生产线升级和龙展鞋机在新三板挂牌,半边天药业与香港恒达公司资产重组并在香港上市。

12.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大力实施人口倍增计划,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户籍待遇差距,切实保障新落户农民与原有居民在就业、选举、社会保险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探索实施居住证“两栖制”与常住户口衔接制度,完善非户籍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变的通道。

13.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关于2014年全市重点项目推进分工安排的通知》(吉字〔2014〕19号)文件中涉及泰和的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调度,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庐陵新区

1.实现财政总收入翻一番,突破1亿元,增长67.9%;新增城镇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0.5万人;城镇化率增长速度翻一番,提高9%以上,达58.5%;组织推进重大项目50个以上,年内完成项目投资40亿元以上。

2.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为载体,加快城南总部楼宇经济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体,扎实推进市重点工程。

3. 加快建设天虹商场、华润万象广场、铜锣湾商业慢行系统等“十大城市综合体”,力争年内天虹商场等4个项目开业;加紧培育金鑫未来港、五洲医药港等“十大专业市场”。

4.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争取年内引进一个20亿元以上项目。

5.全力配合公安部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转变,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和福利上跟城市接轨,让新区人民真正享受“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成果

6. 注重新区税源涵养,强化征收管理,不断做大新区财政,稳步增加民生投入,在有条件的村(社区)开展颐养之家、社区居家养老等各种养老模式探索。

附件2

市直有关单位2014年工作任务书

市委农工部

1.全面完成走廊内今年414个美丽乡村建设点的工作任务。走廊内所有美丽乡村建设村点要实施好“六改四普及”、“三绿一处理”工程,整治村庄环境,实现村内主干道、巷道及入户道硬化通达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达95%,水冲厕入户率达90%,林木覆盖率达30%,垃圾无害化处理达70%,普遍拥有便利的商贸、信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新农村社区设施和服务。

2.全面完成走廊内镇村联动美丽乡村建设。对走廊内已经实施的镇村联动点,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还没有实施镇村联动的乡镇,今年年底要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3.全面完成走廊内县道以上主要干道沿线美丽乡村建设。走廊内干道沿线已建设的村庄要进一步提升和拓展,走廊范围内高速、国道、省道和主要县道沿线还未建设的村庄今年要全面推进,力争使吉泰走廊高速、国道、省道和主要县道沿线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大幅提升。走廊内每个县(市、区)要打造1条以上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示范线。

4.全面实施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走廊内所有建设村点凡是有条件的村庄都要实施井冈蜜柚“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同时确保成活率在95%以上;其他村点也要挖宝扬优,确定并发展各具特色的富民工程。

5.走廊内每个县(市、区)结合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精心打造5个精品示范点。重点选取部分有基础、有特色、有条件的村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管理,集中资金,集中精力,精心设计,善于创意,打造一批真正经得起群众和时间检验的精品美丽乡村建设村点。走廊内每个县(市、区)要以县城为中心,在半小时车程内,选择有条件的村点,结合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精心打造5个彰显特色的精品示范点。

6.进一步完善走廊农业产业化专项规划。

7.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以上。

市发改委、市吉泰办

1.落实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工作。制定出台《吉泰走廊重大规划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两次吉泰走廊重大规划联席会议;编制印发“园区产业指导目录和园区项目准入清单”,进一步明确走廊园区共同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错位发展1-2个其他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食品加工业;制定出台《吉泰走廊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共建共享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吉泰走廊主体功能分区;做好与“1+12”文件的衔接,会同市直相关单位起草《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实施意见》呈报市政府印发,并加强牵头协调重大事项。

2.推动服务业发展。力促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6亿元。制定出台《吉泰走廊服务业发展规划》;完成《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吉安市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办法》的起草工作;制定出台《吉安市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和《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认定第二批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业龙头企业。对吉泰走廊服务业发展进行专项督查;召集市直有关部门和吉泰走廊三县四区召开服务业增加值调度会,对相关基础性指标进行调度。

3.加强重大平台建设。年内新组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5家以上。指导杰克机床等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企业编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材料,并加强汇报和对接,一旦省启动申报工作,及时向省申报。

4.积极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做好循国家环经济示范城市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委托清华大学编制《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争取省发改委上报国家发改委,并做好评审相关准备工作。

5.指导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工作。推进井开区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工作。指导井开区做好《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积极推进相关工作。支持吉安高新区、吉州工业园区申报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指导做好《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加强汇报和对接,争取创建成功。

6.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加快完成井冈山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的军方协议、规划选址和可研批复工作。完成设计招标,同步完成站坪及临时航站楼施工图设计及报批。争取站坪工程、助航灯光工程、临时航站楼工程等下半年陆续开工。积极争取衡茶吉铁路东延至武夷山铁路、吉安至永安至泉州铁路列入国家铁路网中长期规划。对《关于2014年全市重点项目推进分工安排的通知》(吉字〔2014〕19号)文件中涉及市发改委的其他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调度,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7.推进青原区、井开区、吉水县等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调度,帮助解决青原区、井开区、吉水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存在的项目用地、管网收集资金缺口等问题和困难,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投运。

8.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和区域限批制,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以上。制定《吉安市“十二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考核方案》、《吉安市“十二五”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指标计分标准和部门责任分工》,加强对全市节能工作的调度,确保完成全市节能目标。

9.大力推进企业节能,促进能源资源循环利用、高效利用和清洁利用,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以上。认真抓好我市万家重点能耗企业的节能工作,继续实施节能改造,重点支持我市20家万家企业申报中央财政奖励节能技改项目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节能技改项目,积极推进“绿色照明产业基地”、“节能建筑示范工程”、“城市道路节能示范改造工程”等试点示范的申报建设工作。

10.加快金融改革创新。6月底前择机发行井开区金庐陵公司8亿元企业债券。力争年内成功发行吉安、安福、泰和、吉水四县县域城市建设集合债,确保年内发行市城投公司第三期城投债。力争年内发行吉泰走廊企业集优票据,年内成功发行25亿元中期票据。加快亚行前期工作程序,年底前完成国内前期工作程序并完成项目谈判。年内完成资产证券化融资相关调研并力争启动相关工作。

11.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对接支持,确保吉安、吉水、泰和、河东等园区扩区调区申请年内获批。

12.争取国家发改委批复《吉泰走廊四化协调发展示范区规划》;进一步完善走廊城镇服务业专项规划。

13.推动产业发展升级。以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为载体,推进总部经济、电子商务、健康养老、信息消费、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快城南总部经济建设,抓紧规划布局一批电子商务集聚区。

14.每季度牵头组织召开一次吉泰走廊建设调度推进会,研究解决重大事项,安排部署工作。

15.建立吉泰走廊走廊长效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经济运行分析。

16.完善吉泰走廊建设考核评价方案,优化考评办法,充分发挥市直单位和走廊县区推进吉泰走廊建设主动性。

市民政局

1.推进社会救助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一是在吉泰走廊内实行农村低保评议听证制度,使吉泰走廊区域内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对象审批都实现评议听证化;二是推进吉泰走廊县(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并使核对工作覆盖城乡;三是推进吉泰走廊县(区)城乡医疗救助与城镇医保、新农合联网“同步结算”。在城市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医保联网“同步结算”的基础上,选择青原区作为吉泰走廊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联网“同步结算”试点,实现在定点医院住院的农村医疗救助对象出院便可结算医疗救助资金,方便困难群众就医。做到城乡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网上“同步结算”。

2.推进区域内社会救助制度统一。一是缩小吉泰走廊区域内城市低保标准差距。2013年,吉州区、青原区与走廊内各县城市低保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420元和400元,差距为每人每月20元。2014年将差距缩小每人每月10元,2015年达到标准一致。二是推进吉泰走廊县(区)城乡低保资金统筹使用。

3.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市城市社区中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的工作意见》(吉办发[2013]14号)和《关于印发 吉安市创建“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实施方案 的通知》(吉办字[2013]141号),按照“六化”标准,通过积极向上争取社区服务基础设施项目等方式,加大社区建设资金投入,改善社区服务基础设施条件,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力争年内有三分之一城市社区达到“人文社区、温馨家园”标准,并进行验收授牌。大力开展居家养老、社区照料、社区慈善、帮扶救助等社区服务,加快构筑县区、街道和社区三级“一网式”的信息化社区服务网络。

4.按照《吉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吉安市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三年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吉府办字〔2014〕56号)精神,以吉泰走廊为重点,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联动,到2014年底,实现吉泰走廊区域内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社区和农村村委会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城乡居家老人提供文体娱乐、配餐送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养老服务。

5.对走廊区域内各类优抚对象进行重新调查认定,统一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建立与优抚对象城乡身份变化相适应的优待抚恤制度。

6.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加快走廊区域养老事业发展。一是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走廊内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在上半年要出台加快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二是加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申报力度。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和汇报,争取更多的省厅和民政部资助项目和资金落在吉泰走廊内。三是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力争走廊内启动建设1-2所“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民办养老机构。四是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推进走廊内农村老年人颐养之家和幸福院项目建设。首先,要继续指导和监督2013年度民政部和省民政厅资助的幸福院和颐养之家的项目建设。争取所有项目早日建成完工并投入使用。其次,做好2014年幸福院和颐养之家项目的申报工作。

7.明确具体完成时间节点,积极推进实施泰和县撤县设市工作;推进禾埠乡、文峰镇、敦厚镇、澄江镇撤镇(乡)设街道办事处工作;完成南溪乡、石山乡撤乡设镇工作;推进走廊县(区)村改居工作。

市财政局

1.抓好吉泰走廊区域财政收入征收管理的组织指导。围绕“财政总收入增长20%”目标,强化对吉泰走廊区域财政收入征收管理的组织指导,帮助理顺征管体制,支持规范征管措施,督促收入入库进度。

2.加大财政项目资金倾斜支持力度。从2014年起,市财政局会同各相关主管部门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倾斜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专项扶持发展政策、项目、资金,其中70%切块专项用于走廊三县四区;向上级争取的政策、项目、资金,至少60%要向走廊区域倾斜。

3.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探索公共服务市场化、多元化和社会化供给机制。

4.积极争取省统一部署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改革试点在走廊县区先行先试。

市人保局

1.加快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吉泰走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一体化。吉安县争取列入国家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2014年计划,吉泰走廊所有乡镇至年底都要完成人社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启动村级人社工作站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

2.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形成统一开发的吉泰走廊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市本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积极作用的意见》,指导吉泰走廊各县(区)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标准化。全力打造县(区)共享的“吉泰走廊人力资源网”,进一步完善了“看地图找企业、看地图找工作、看地图找服务”、视频招聘等特色功能,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库和人才信息库。

3.加快“一中心三基地”建设,增强吉泰走廊工业园区用工服务能力。推进吉泰走廊各县(区)工业园区人社综合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和职业见习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吉泰走廊青年创业孵化示范园。推动职业学校与园区产业和企业对接,提高办学实效。

4.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千人创业万人就业工程”。吉泰走廊实现返乡创业370人、返乡就业7960人、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1900人。

5.加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国家人社部、财政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工作机制。

6.推进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制定出台《吉泰走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试行办法》。

7.加快推进城镇医疗保险“一卡通”,实现参保人员持本人医保卡在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药店就医购药,直接刷卡结算医疗费用。

市工信委

1.进一步完善走廊工业产业专项规划。

2.捏紧拳头、坚定不移主攻电子信息产业,推动产品终端化、品牌化、集成化,亿元项目引进个数达到26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2亿元,增长23%,占全省份额进一步提高。

3.大力培育壮大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255亿元、175亿元、163亿元、100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341.9亿元,增长15%;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68.6%;引入民间资本参股建设标准厂房,年内走廊每个园区都要新建标准厂房8万平方米,其中井开区14万平方米。

4.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采取产业链延伸、产业间融合、产业外拓展等形式加强企业之间相互配套合作,着力引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配套企业,加快构建和完善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相互配套协作的供应链体系。

5.进一步扩大园区财政权,放活人事权,下放审批权,把园区打造成自主经营、权责统一的经济实体,推动工业园体制机制创新。

6.加快园区公交、医院、学校、公租房、宾馆酒店、商贸金融、融资担保、货运物流、城市配送、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提升园区综合配套功能。

7.年内成功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电子信息)示范基地。

8.加快实现吉水电镀集控区、井开区电子专业市场、江西省进出口机械电子产品安全检测中心等平台共享共用。

9.加快推进吉泰走廊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建设。

10.力争年内“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在走廊区域实现全覆盖。

11.强化上市公司培育机制,加强上市培育梯队建设,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挂牌上市和“新三板”挂牌融资,确保合力泰年内成功上市,争取龙展机械、景福彩印等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12.加快走廊区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13.对《关于2014年全市重点项目推进分工安排的通知》(吉字〔2014〕19号)文件中涉及市工信委的其他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调度,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市交通运输局

1.年内完成新井冈山大桥桥梁下部结构、主塔中塔柱以及道路垫层。

2.12月开工建设广吉高速公路(含吉安绕城高速)。

3.大力提升农村道路等级水平和通畅能力,年度目标完成吉泰走廊内县乡道升级改造、农村客运网络化连通工程和25户以上人口自然村通水泥路等农村公路300公里,年内实现县道55%以上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乡道85%以上达到四级及以上标准、25户以上人口自然村75%以上通水泥路。

4.年内出台《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加快公交网络建设及延伸,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公交优惠、公交优质“三优”工程,推进低碳公交、惠民公交,实现公交由国道向省县道延伸拓展。加快构建中心城区、乡镇和行政村互相连接的三级公交网络,增加公交线路和班次,延长园区公交时间,年内开通走廊重点镇、卫星镇至县城(工业园区)或中心城区公交。

5.加快“一中心、一平台、多园区”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市综合物流中心信息平台,年内开工建设吉州区河西综合物流园区,做好青原区鑫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开工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加快吉水县城南货运物流园、吉安县赣大物流园、泰和县物流园建设。

6.争取国家、省里支持,加快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推进落实。

7.进一步完善走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市公路局

1.确保105国道改道中心城区外环线暨永和连心大桥2014年5月之前建成通车。

2.确保金樟大道2014年12月建成通车,确保吉兴大道2014年9月建成通车;加快推进吉州大道南延、上吉线、锦源大道建设,确保完成进度要求。

吉安供电公司

1.开工建设吉水醪桥、吉安青原、吉安兴桥、泰和沙村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泰和上田110千伏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吉安县万福110千伏变电站#2主变扩建工程。

2.开展吉水燕坊、泰和禾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

3.年底完成井开区东区110千伏(深园变)、220千伏(锦源变)变电站部分工程建设;实现华能井冈山电厂-葛山变220千伏线路改造工程竣工投产;完成吉安澄江和吉安瓜畲22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樟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吉安余家河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核准。

4.推进市中心城区汽车充电站工程建设,年底完成主体建筑施工;推进城南高压线迁移,完成城南变电站二条110千伏输电进线迁移改造;城南、滨江电力设施建设工程,完成配电网工程投资80%,完成110千伏城南世纪变电站建设工程并投入运行,6月完成110千伏滨江变电站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年底完成土建施工;9月完成神岗山变电站前期工作,10月开工。

市农业局

1.加快富民特色产业发展,年内新增井冈蜜柚5.01万亩,新增“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农户2.5万户以上,新增绿色蔬菜基地1万亩。

2.推进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功能提升、滚动发展,全面启动“一心四区”建设,组建农林投资公司,建立井冈蜜柚研究基地;加速县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加快提质扩园,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引领示范。年内吉州区、青原区、吉水县、吉安县、泰和县要高标准建设一个产业发达、功能完善、设施配套且规模2000亩以上的农业科技示范园。

3.放活经营机制,大力开展农业招商,重点发展设施农业、效益农业、精致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今年走廊每个县区都要在工业园区或现代农业示范园内开辟一个农副产品加工业园,引导食品加工业集中发展,推进一产“接二连三”。 

4.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新增农民合作社195家、家庭农场610家、农村耕地流转面积16.5万亩。

5.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小区和健康水产养殖工程,全面取缔水库施肥养鱼,改善和净化江河水库水质。

6.积极争取省统一部署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和发证”改革试点在走廊县区先行先试。启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改革试点,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将各类资源性和经营性集体资产作股量化到村(社区)集体组织成员。

7.重点调度科技园区绿色农产品加工园项目,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市林业局

1.加快富民特色产业发展,加快珍贵楠木、高产油茶、竹木花卉等产业和示范基地建设,年内新增珍贵楠木3万亩、高产油茶4万亩、竹木花卉5万亩以上。

2.积极推进吉泰走廊“森林城乡、绿色通道”示范带建设,加大城区、园区、通道、乡村等板块绿化,率先在吉泰走廊区域实现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乡村林果化、园区生态化。

3.建设森林防火责任体系、森林火灾预防体系、森林火灾扑救体系,明确森林火灾控制指标。

4.做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5.开展商品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加快推进森林分类经营改革,进一步放活商品林经营,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积极性。

6.认真贯彻落实《吉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吉泰走廊生态保护的决议》,编制《吉泰走廊生态保护规划》,制定贯彻落实实施细则。

7.实现螺湖湾湿地公园项目全面竣工;完成肉联厂和罐头厂棚户区改造、林业公司地块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安置房开工建设。

市水利局

1.按照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要求,做好吉泰走廊区域内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的监督管理工作。具体落实辖区内水功能区的分级管理责任,加强水功能区的巡查和监测。

2.加大水环境水资源保护监控力度,做好吉泰走廊区域内河流湖泊和重点饮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和吉安市中心城区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旬报工作并定期在市水利局网站和吉安市人民政府网信息平台上向社会公布,保障吉泰走廊经济社会的用水安全。完成年度《吉安市水资源公报》编制。

3.重点做好吉泰走廊内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的保护工作,定期巡查水源地取水口,在水源地保护范围内禁止一切污染水源地水质的违法活动,确保吉泰走廊内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4.做好吉泰走廊内入河排污口的普查登记工作,建立档案,对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进行取缔。按照《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和流程,依法许可。

5.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做好吉泰走廊辖区内水库水质综合治理的联络、协调、督查、通报工作,督促辖区内小(二)型以上水库取缔肥水养鱼,实行人放天养,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域功能Ⅲ类水以上标准,全面改善水库水环境。

6.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破坏生态环境,污染水环境的违法行为。制定吉泰走廊河道采砂规划及实施方案,划定禁采区、可采区、可采期和禁采期。采砂管理要按“一船一证”实施审批和发证。建立执法巡查制度,打击无证采砂和在禁采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采砂等违法行为。

7.抓紧做好螺滩水库等吉泰走廊内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的规划、上报、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推进辖区内应急备用水源地建设。

8.协助制定完成《吉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吉泰走廊生态保护的实施细则》。协助城乡规划建设等部门,提出吉泰走廊范围内的河湖水系保护范围,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实行严格保护。

9.推进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完成东谷水库灌区工程项目建议书。

市人口计生委

1.吉州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80‰、8.30‰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81%以上,多孩率控制在4%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6以下,完成打击“两非”的指导性任务;青原区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90‰、7.90‰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77%以上,多孩率控制在5%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8以下,完成打击“两非”的指导性任务;吉安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3.90‰、7.90‰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78%以上,多孩率控制在5%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8以下,完成打击“两非”的指导性任务;吉水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4.00‰、7.97‰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75%以上,多孩率控制在6%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8以下,完成打击“两非”的指导性任务;泰和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4.10‰、8.05‰以内,出生政策符合率达到76%以上,多孩率控制在6%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18以下,完成打击“两非”的指导性任务。

2.确保单独两孩政策顺利实施。

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覆盖率达到85%,实行均等化服务。

4.计划生育财政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投入增长幅度。

5.已婚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服务面达95%,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达100%。

6.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率达100%,县、乡两级人口文化园建立率达100%。

7.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合格村(居)率达90%,示范村(居)率达30%。

8.加快区域计生服务建设,实现计生服务一体化。

市扶贫和移民办

1.减少贫困方面。三县两区今年确保减少贫困2.08万人,到2014年底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6.7%下降到5.4%,低于全市贫困发生率3.1个百分点。其中:吉水县减少0.35万人,吉州区减少0.09万人,青原区减少0.19万人,吉安县减少1.03万人,泰和县减少0.42万人。

2.搬迁扶贫方面。2014年吉泰走廊三县两区共搬迁1732人,其中:吉水县搬迁154人,吉州区搬迁575人,青原区搬迁354人,吉安县搬迁345人,泰和县搬迁313人。

3.基础设施扶贫方面。加大吉泰走廊三县两区218个贫困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力度,2014年在重点扶持贫困村中128个自然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其中:吉水县在贫困村中安排美丽乡村建设点20个,吉州区在贫困村中安排美丽乡村建设点12个,青原区在贫困村中安排美丽乡村建设点16个,吉安县在贫困村中安排美丽乡村建设点51个,泰和县在贫困村中安排美丽乡村建设点29个。

4.产业扶贫方面。2014年吉泰走廊三县两区每个县(区)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000万元,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5000万元,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年增收500元。

5.精准扶贫方面。2014年吉泰走廊三县两区确保投入精准扶贫资金不少于2400万元,确保受扶贫困户每户扶持资金不少于5千元,当年户均增收2千元。其中:吉水县不少于500万元,吉州区不少于400万元,青原区不少于400万元,吉安县不少于600万元,泰和县不少于500万元。

6.劳务扶贫方面。2014年吉泰走廊三县两区确保转移贫困劳动力250人,其中:吉水县转移400人,吉州区转移300人,青原区转移400人,吉安县转移1000人,泰和县转移400人。

7.峡江移民方面。2014年重点根据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移民新村的自然禀赋、生态条件、产业基础和种养习惯,制定好新村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好后期产业扶持,做到每个移民新村都有1-2个特色富民产业项目,确保移民“移得出、稳得住、不反复”。 

市国土资源局

1.安排吉泰走廊三县四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6893亩,占全市总量的60.73%。

2.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扩权强镇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意见》(吉发[2013]13号)精神,由市、县计划指标中各一半安排扩权强镇试点镇用地指标30亩/个,优先发展重点镇50亩/个。4月份完成。

3.已下发通知要求各县(市)国土资源局将下列行政审批权和管控权下放给扩权强镇试点镇。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改、调整。各县(市、区)局要帮助、指导试点镇政府做好规划修改(调整)方案的编制,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2)农民建房的审批。除农民建房中的农用地转用仍由市政府代省政府审批(省政府授权)外,农民建房具体用地授权试点镇政府审批,各地要将农民建房审批权下放给试点镇政府,并帮助国土资源分局组织农转用审批材料。

(3)农民违法违规建房的查处。将农民建房违法违规用地的行政执法权委托给试点镇国土资源分局,但你们要对行政处罚决定事实、程序等严格把关,并在行政处罚相关法律文书上加盖县(市、区)局公章。

4.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的工作部署,年底前完成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确保权属确认到位,2015年底前全面完成两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5.经国家批准后,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基础上,按要求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试点工作。

6.争取项目方面

(1)低丘缓坡试点项目。全市争取2013年项目9个,总用地规模9831.24亩,其中,吉泰走廊5个,用地规模6277.52亩,占63.85%。2014年将继续支持吉泰走廊三县四区申报试点项目。

(2)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全市争取2013年项目17个,总规模18633.44亩,周转指标8989.95亩,其中,吉泰走廊5个,用地规模6005.4亩,周转指标2920.24亩。2014年将加大支持力度,争取吉泰走廊三县四区更多项目立项。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014年全市已向省国土资源厅申报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116个,建设规模1014404.07亩,总投资267953.637万元,前期各项工作已完成,待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其中吉泰走廊区域建设总规模307495.25亩,预算总投资72535.7万元,预计新增耕地20708.803亩。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全市2013年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项目8个,建设规模33046.2亩,总投资6397.81万元。其中吉泰走廊的吉水县、吉安县和青原区建设总规模11642.4亩,争取省级资金2192.88万元,预计新增耕地233.37亩。

7.争取政策方面

(1)争取继续开展低丘缓坡试点。国土资源部明确不再进行低丘缓坡试点,争取省国土资源厅支持我市继续按低丘缓坡专项规划确定的规模实施试点项目。省国土资源厅已明确支持,并确定给吉安县2000亩规模。

(2)争取井开区调增规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井开区目前剩余用地规模难以保障今、明两年用地需求,争取省国土资源厅协调,请求国土资源部同意从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调用规划用地规模3000亩给井开区。

8.进一步完善走廊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9.加快市国土地质灾害防治中心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市规划建设局

1.科学引领吉泰走廊城镇发展

(1)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吉泰走廊规划的编制工作。在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吉泰走廊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等上位规划的指导下,加快编制吉泰走廊区域功能布局、城镇体系、基础设施、空间利用等专项规划,着眼大局,服从整体,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

(2)2014年完成《吉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吉泰城镇群规划》并报省政府批复实施;指导有关单位完成《金滩樟山新区组团规划》、《凤凰永和敦厚金三角组团规划》并组织专家审查,报市政府批复实施;督促完成吉水县、泰和县及吉安县总规修编。

(3)完成中心城区河东、河西片区上城区、后河中下游、新井冈山大桥两侧地段控规,确保中心城区近期建设地段控规覆盖率100%;完成中心城区电力、学前教育网点、道路交通及停车场、排水(雨水)防涝、河东片区污水等专项规划;配合有关单位完成地下空间利用、环卫设施等专项规划。

2.加快吉泰走廊城镇群建设

(1)推进“一核两翼三带”城镇群体系建设。中心城区按照两江三岸格局和“南延北展、东拓西扩、组团式发展”的思路,以功能体系为牵引,以项目为抓手,推进五大组团、八大片区建设,提升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同时推动吉安县城与庐陵新区、吉州区南北对接,加快构建核心区步伐;推进以吉水、泰和为两翼的副中心建设,吉水县城实施跨江向西向南发展,加速与中心城区对接步伐,泰和县城加快实施新区开发和老城区提升改造。

(2)推进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老城区突出抓好道路、管网、街景、棚户区、小街小巷和老住宅小区“五位一体”改造,提升老城区品质和功能。今年完成市中心城区道路完善工程、市中心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城区实施一批城市道路、市政设施、绿化亮化等工程。实施吉安市广场西路、正丙角路、东塘边路新建工程、中心城区城市主干道增绿补绿工程等项目,预计年底完工。对《关于2014年全市重点项目推进分工安排的通知》(吉字〔2014〕19号)文件中涉及市规建局的其他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调度,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3.加快推进公用事业一体化

按照统一规划、分区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加快供水、供气和排水一体化进程。

(1)加快供水一体化进程。加大中心城区供水项目建设力度,构建一城三区联网的供水格局。推进金山水厂配套管网建设,实现金山水厂全面通水。启动城北水厂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完成选址、规划设计、征地等建设前期工作;有效促进企业并购的工作进程,力争完成与吉安县自来水公司并购合同的签订工作,力争与吉水县自来水公司签订合作意向书,并开展企业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推进与泰和县供水公司合作洽谈的深入进行,力争完成框架合作内容的协商,为合作经营创造条件。

(2)实现吉泰走廊供气一体化。以中心城区为平台,加快供气设施向周边县乡延伸,年内实现井开区、吉安县城和凤凰镇全面通气,天然气接入吉水、泰和县城和天玉镇。2014年5月实现吉水县城南片区通气,7月实现泰和县工业园区通气点火,10月实现吉水县城全面通气,11月实现泰和县城全面通气。

(3)加大排水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启动吉安市螺子山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9月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力争12月底前开工;开工建设中心城区污泥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力争年内完工;督促吉安县、吉水县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2014年市中心城区计划建设污水管网项目94个,管网建设长度138公里,预计总投资额2.96亿元。

4.加快推进美丽村镇建设

(1)加快小城镇规划编制。吉泰走廊范围内29个乡镇总体规划2011年以前编制目前尚未完成修编的,必须完成规划修编;控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面完成列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及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古村保护规划的编制;20户以上自然村村庄规划全覆盖。深入推进镇村联动和“九个一”工程建设,整体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

(2)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吉泰走廊10个优先发展重点镇在完善“九个一”的同时,重点打造1条靓丽进出镇主通道、1个较大规模的商业街、1个人口比较聚集的商住小区、1条贯通集镇的雨污分流排水管网和1套污水处理系统。同时将周边10个左右村镇纳入镇村联动规划和建设。

(3)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根据各小城镇不同的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引导促进产业、资本、人口等要素集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培育,努力将万合镇打造成综合型小城镇,将凤凰、富滩等乡镇打造成工贸型小城镇,将螺溪、兴桥、值夏等乡镇打造成农贸型小城镇,将永和等乡镇打造成旅游型小城镇,形成一批各具特色、有较强产业支撑的小城镇。

5.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力度

(1)完成第一批市立公园申报。以建立市立公园制度为核心,在城镇区域加快形成“精品公园+生态绿廊+郊野公园”三级生态梯度格局。制定市立公园管理办法,明确申报、审核、勘定、命名等程序和要求。4月底前,完成全市公园调查摸底,5月命名第一批市立公园,统一树立标牌予以最严格的保护。

(2)严格管控生态红线。划定吉泰走廊三县四区生态红线,按照实施细则,全面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吉泰走廊生态保护的决议》。对红线保护区以外的区域,实行主体功能定位、土地用途管制、开发强度管制等刚性约束,实施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

(3)加快百里生态廊道建设。督促中心城区有关单位新建10个街头小游园、5个郊野公园,完成50公里的绿道建设。其中:中心城区河西片区,以庐陵文化生态园为出发点,向东建设滨江公园、沿江路、后河一期绿道与古后河绿廊绿道相衔接;向西建设螺湖湾湿地公园、真君山公园、天华山公园、吉州大道绿道与古后河绿廊西段绿道相衔接,形成河西片区环形的城市绿道。同时建立慢行自行车系统,沿绿道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点。

市房管局

1.加快推进吉泰走廊保障性住房建设。2014年三县四区累计将新开工廉租住房3180套,公共租赁住房5643套;基本建成廉租住房752套,公共租赁住房1843套;三县累计租赁补贴任务为7739户。

其中,根据市政府下达的任务,市本级2014年新建1000套廉租房、1607套公租房,完成4903户租赁补贴;吉州区为新建700套公租房,基本建成387套公租房;青原区2014年新建236套公租房,基本建成416套公租房;井开区2014年新建1200套公租房,基本建成600套。泰和县2014年任务为新建600套廉租房、400套公租房,基本建成120套廉租房、80套公租房,200户租赁补贴;吉安县2014年任务为新建700套廉租房、600套公租房,基本建成280套廉租房、240套公租房,748户租赁补贴;吉水县2014年任务为新建880套廉租房、900套公租房,基本建成352套廉租房、120套公租房,1887户租赁补贴。

2.继续深化吉泰走廊棚户区改造工作。市房地产管理局新开工城市棚户区1581户、基本建成551套;市城投公司新开工城市棚户区84户、基本建成20套;市林业局新开工各类棚户区改造872户,基本建成194套,其中城市棚户区848户、基本建成170套,国有林场棚户区24户、基本建成24套;市规划建设局新开工城市棚户区456户、基本建成90套;吉州区新开工城市棚户区500户、基本建成100套;青原区新开工各类棚户区改造1090户,基本建成305套,其中城市棚户区1020户、基本建成200套,垦区棚户区70户、基本建成105套;井开区新开工城市棚户区747户、基本建成150套;庐陵新区新开工城市棚户区3281户、基本建成660套;泰和县新开工各类棚户区改造1067户,基本建成1061套,其中城市棚户区183户、基本建成80套,国有工矿棚户区380户、基本建成380套,国有林场棚户区104户、基本建成370套,垦区棚户区400户、基本建成231套;吉安县新开工城市棚户区153户、基本建成24套;吉水县新开工各类棚户区改造797户,基本建成1359套,其中城市棚户区497户、基本建成92套,国有林场棚户区300户、基本建成1209套,垦区棚户区基本建成58套。

3.对《关于2014年全市重点项目推进分工安排的通知》(吉字〔2014〕19号)文件中涉及房管局的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调度,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4.按照省里统一部署安排,积极稳妥开展农民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和发证试点工作。

市环保局

1.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达到省政府下达的减排目标。

2.完成吉安市中心城区赣江饮用水源保护区吉州自动监测站房建设并投入使用;开展净空、净水、净土行动。严把项目环保准入关,制定项目引进“负面清单”,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加强项目环境评价跟踪管理,严格落实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率先开展重点企业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加强对排污项目在线监测,完成吉安市中心城区PM2.5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建设,建立环境质量监测站联网系统;确保走廊区域各县区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

3.建立走廊区域统一的环境执法机构和环境监测评价体系。争取省厅支持,开展环境污染强制保险试点。

4.市环境监控中心主体完工,逐步实施建立区域统一的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和环境监控平台建设工作。

5.大力实施水生态保护工程,开展赣江及其支流、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和水库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市城管局

1.统筹推进走廊区域内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抓紧编制走廊区域环境同管同治规划,实现区域内环卫统一布局、统一管理;年内完成走廊各县区、乡镇、村垃圾收集点、转运站规划,建设一批城乡生活垃圾转运压缩中转站,启动走廊公共垃圾发电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2.加快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为主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建立农村垃圾环卫长效机制。

3.新建中心城区公厕、垃圾中转站10座,改建14座;完成市樟山生活垃圾填理场渗滤液处理站升级项目升级改造;全面完成2014年中心城区街道提升养护项目。

市城投公司

1.加快市城投公司第三期城投债发行步伐,力争今年成功发行。

2.加快推进利用亚行1.2亿美元贷款吉安城市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完成项目谈判并开工建设。

3.对《关于2014年全市重点项目推进分工安排的通知》(吉字〔2014〕19号)文件中涉及城投公司的重点项目实施重点调度,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市工商局

1.推进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自2014年3月1日起,公司设立时不再提交验资报告,实行认缴制,由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 

2.降低创业准入门槛。取消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

3.推进企业年检制度改革。由年检制改为年报制,企业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申报上一年度企业经营状况等信息,供社会各界查询、监督。

4.放宽公司股东(发起人)资格限制。允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商会组织作为投资主体,设立公司制企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除外)。

5.外商投资企业办照实行远程登记。凡来我市投资的外商,可在所属县(市、区)行政中心工商窗口办理注册登记手续,不需要到市办证中心办理。

6.实行容缺预审制。凡外商投资企业在办理变更登记时,登记材料一时难以提交齐全的,除变更登记申请书、批准证书、批复必须当场提交原件外,其他材料可先提交复印件,给予核准登记,3个月内补交原件。

7.支持家庭农场发展壮大。允许家庭农场经营者自主选择登记的市场主体类型。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全力助推品牌农业发展。

8.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支持3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拓展其服务领域。并试行委托基层工商分局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方便办照。

9.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分类监管体系,建立向社会公开的企业信用公示和查询平台。强化“黑名单”数据和执法办案数据的管理与应用。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等创建活动,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

10.积极引导个体户转型升级。允许个体工商户用原经营场所、原名称、原有效证件转型变更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11.积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引导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江西省著名商标。到2017年,力争全市注册商标数量达到10000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6件,总数达到14件;新增江西省著名商标110件,总数达到300件。大力支持“井冈蜜柚”争创著名、驰名商标。力争把“井冈山”商标在2014年争创为江西省著名商标,3-5年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12.运用个私协会职能全力服务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配合就业部门和金融部门拓宽信贷渠道,推荐诚信、优质会员,为个私企业融资发展提供助力。配合工业园区管委会,组建招工站和聘用招工员,着力缓解园区企业招工难问题。

市金融办

1.加大机构引进力度。积极会同银监、保协等部门,年内引进各类金融机构6家以上,其中,银行金融机构2家,非银行金融机构4家。启动支持民间资本依法设立或参与组建民营银行工作。

2.积极推动直接融资。配合有关部门,争取年内发行吉泰走廊企业集优集合票据和新庐陵公司25亿元中期票据。

3.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强化企业上市培育推进机制,确保合力泰公司年内成功借壳上市,争取龙展机械、景福彩印等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融资。

4.加快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力争年内完成小额贷款公司加密工作,推进走廊区域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增资扩股,做大做强。

5.引导走廊县区年内率先开展“金融改革创新”改革试点。开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搭建民间资金与实体经济的对接平台;组建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探索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

市人行

1.积极争取省统一部署的“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农村宅基地、林权担保融资”改革试点在走廊县区先行先试。

2.积极对接央行争取设立吉泰走廊金融综合改革创新实验区。抓紧制定金融综合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方案,加大工作对接力度,积极争取央行、省人行的支持。

3.创新融资工具,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在吉安县创新扶贫开发信贷产品(5月底之前完成);在新干县发挥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功能创新信贷产品(6月底之前完成)。

4.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力争年内‘财园信贷通’融资模式在走廊区域实现全覆盖”工作、加快推进吉泰走廊中小企业信用示范区建设工作和鼓励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合作。

市银监分局

1.注重监管引领,切实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全市银行业机构增强支持吉泰走廊发展的主动感和能动性,紧密结合吉泰走廊发展规划,按照“对吉泰走廊发展的信贷投放增速不低于全市信贷平均增速”的目标要求,着力加大对吉泰走廊区域重大项目、支柱产业、基础设施、工业园区、新型城镇、“三农”发展、小微企业、民生事业和现代物流等领域的有效信贷投放,为吉泰走廊区域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2.加大推动力度,不断丰富银行机构体系。积极发挥监管引领作用,加大协调推介和组织推动力度,着力加快吉泰走廊银行机构体系建设步伐。鼓励支持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吉泰走廊区域设立新型银行业机构;鼓励支持泰和县、吉安县、吉水县等吉泰走廊区域内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支持九江银行、赣州银行、南昌银行、吉安稠州村镇银行、吉州珠江村镇银行等新进机构在吉泰走廊区域延伸拓展分支机构,实现吉泰走廊新型机构的全覆盖。

3.切实简政放权,努力提高监管工作质效。认真落实中央简政放权的精神要求,在监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根据监管实际,将银行业机构所属乡镇网点(二类支行)主任、行长任职资格核准中考试、谈话,以及银行业机构设立、变更、终止行政审批中安全消防的实地勘察等事项授权县监管办事处办理。

市商务局

1.做大外资、外贸出口总量。

(1)吉泰走廊2014年外贸出口总额超2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量的65%以上,比上年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

(2)吉泰走廊2014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超4.7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60%以上,比上年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

2.扩大出口加工区作业量,陆地港年底前投入使用。

(1)创造条件开通吉安至上海的五定班列,推动吉安至深圳的五定班列与南昌至深圳的五定班列并轨,保障吉安至厦门的五定班列正常运营。

(2)尽快搭建吉安与上海自贸区的物流桥梁,争取开通吉安至上海的国际货物转关业务,缩短通关时间。

(3)加快建设口岸作业区,大力引进和培育具备运输、仓储、报关报检、船代等一条龙服务的专业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建设吉安南物流园区。

3.推进井冈山出口加工区升级综合保税区。

加快井冈山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和发展,完善加工区功能,积极探索将井冈山出口加工区整合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4.大力引进和培育生产型出口企业,进一步优化走廊区域出口结构,扩大外贸出口优势。

(1)加大对出口型生产企业的帮扶、培育和引进力度,力争吉泰走廊三县三区每个县区引进生产型出口企业3-4家(其中井开区6-8家),打造自有出口品牌,提高生产型企业出口占比10个百分点以上。

(2)大力推进科技兴贸工作,促进以电子信息产品为龙头,衣着服装、医药化工、机械制造为重点,力争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0%以上。

5.继续推进中心城区十大专业市场体系建设。

(1)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十大专业市场体系建设,确保2015年全部竣工并投入营运。

(2)大力发展高端百货零售业,规划建设大型超市,加快发展连锁经营、品牌专营;推动连锁经营纵深向社区、乡镇、农村延伸,大力发展社区超市、便利店,力争社区覆盖率达100%。

6.积极创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试点城市。

(1)成立创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试点城市领导小组。

(2)制定《创建全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试点城市实施方案》。

(3)做好回收利用处理中心、分拣站、回收站的规划、布点。

(4)做好申报材料的准备、整理。

(5)主动对接商务部,及时掌握信息,一旦启动该项评审,及时申报。

7.推进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1)主动争取政策,加快出台全市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通过发展一批、引导一批、培育一批、引进一批,形成电商集聚,打造5-8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2-3个电商品牌。

(2)推进井开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新干县“江西省特色产业(箱包)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做大规模,做响品牌。

(3)借鉴淘宝网中国特色江西馆的经验,启动建设吉安馆,打造由市政府主办的电商平台,推广市内名优特产。

(4)规划发展仓储配送,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完善、提升电商服务平台功能。

8.推进吉泰走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加强区域内农村商贸网点建设,加快布局乡镇大型综合超市,实现区域内商贸物流市场统一开放、要素自由流动。

市招商局

1.深入推进招大引强,加强与央企和科研院所的对接,着力吸引一批央企入驻吉安,年内井开区引进一个50亿元以上的项目,其它县区各引进一个20亿元以上项目。

2.完成《2014年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意见》下达的引进市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任务。

3.围绕招大引强,优化出口结构,制定出台走廊区域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建立区域内利益共享机制,推进走廊区域内外对接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4.创新招商模式,大力推进板块式对接、组团式招商,积极开展专业招商、补链招商,积极探索和鼓励社会招商;突出境外招商,主攻对台招商,着力打造台商集聚洼地。

5.力争引进省外资金250.7亿元,增长22%,实际利用外资4.74亿美元,增长26.1%,实现外贸出口21.9亿美元,增长9%。

市旅游局

1.2014年吉泰走廊区域旅游接待总人次突破1300万,旅游总收入突破110亿元。

2.打造旅游投融资发展平台,由市政府牵头,组建吉安市“大井冈”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争取5月份挂牌。

3.启动《江西省吉安市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争取省政府早日批复,并将规划上报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办案。选择青原富田、泰和蜀口等开展旅游扶贫试点,加快构建旅游扶贫村镇、景区、产业体系。

4.推动钓源古村、青原山景区、富田景区、吉州窑、燕坊古村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

5.推进中心城区旅游景区联票制实施,充分发挥游客服务中心在旅游咨询、购票、投诉、宣传展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旅游人气。

6.开展新媒体营销,利用互联网、智能终端、旅游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吉泰走廊重点景区景点。

7.深入实施“三山一江”战略,推进红色旅游一体化,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

8.整合区域旅游资源,串联赣江游、后河游、庐陵湖游等景点,推进旅游景区(点)联票制,打造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品牌共建、市场齐管,加快旅游一体化发展。

9.开展市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吉安海关

1.扎实开展跟踪服务。针对已入区的北极光(江西)科技照明有限公司、江西富临实业有限公司、吉安市井开区德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个性化、跟踪式服务,通过政策宣讲、上门帮扶、重点联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2.推进“区港联动”项目的实施。于今年上半年推动“区港联动”项目的具体实行,将港口(包括空港)区位优势和出口加工区政策优势进行有机叠加,在出口加工区和港区之间开辟直通道,将物流仓储的服务环节,移到口岸环节,拓展港区和出口加工区功能,实现港区和出口加工区在区域、功能、信息和业务方面的联动,形成出口加工区与港口良性的互动发展。

3.年内实现区内企业分送集报。出口加工区货物集中申报是指经海关核准,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在井冈山出口加工区多批次进出区货物,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以报关单集中办理海关手续的特殊通关方式。

4.拓展保税物流业务。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功能,吸引辖区内企业到区内开展保税物流业务,加大出口加工区业务宣讲活动力度,配合支持地方政府对井冈山出口加工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大力拓展保税物流业发展,大力配合支持井冈山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综保区相关工作。

市公安局

1.推进区域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现户籍制度一体化。在走廊区域全面推行户籍居住证制度,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行“迁转俱进”。进一步加强与城建、人保、农业、计生等部门之间的协作,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办法,针对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明》的投资经商人员、在城镇有合法居住处所或者有亲属投靠人员、已在市中心城区和其他城镇就读的学生及其陪读人员、退役的农村籍义务兵和士官、有固定的住所的务工人员、自愿来我市工作的具有中专学历以上的毕业生等根据意愿可以在城镇落户,放宽居住证办理条件,拓宽居住证办理范围,实行居住证“两栖”制。

2.推进市公安局业务技术综合大楼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市科技局

1.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每年新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8个左右,并争取1个以上进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或企业技术中心。推荐符合条件的升级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

2.推进市科技馆陈展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3.加快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实现区域内技术、信息市场统一开放、要素自由流动。

4.推进吉安高新产业园区升格国家高新区。

市教育局

1.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1)大力推进农村学校的建设,特别是村小和教学点建设,到2015年,吉泰走廊区域要恢复和新建村小教学点72个,基本满足学生就近入学的需求,力争80%以上村小和教学点达到基本办学标准。对村小和教学点校舍、教学仪器设备、数字教育资源、图书资料、生活服务设施等建设标准作统一的规定及补充,使之具备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同时,通过教师走教、结对帮扶、三定向生等措施,积极探索和解决村小和教学点的师资问题。

(2)大力推进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截止3月份,吉泰走廊区域内已完成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2所,其中敦厚中心幼儿园去年秋季招生289人,永和中心幼儿院招生125名。泰和螺溪中心幼儿园已基本完工,计划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吉水县黄桥中心幼儿园、金滩中心幼儿园和泰和县沿溪中心幼儿园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征地和规划设计,计划年内完成建设。天玉中心幼儿园和河东街道中心幼儿园计划今年动工,富滩中心幼儿园完成了选址工作。下一步,我们将跟踪推进今年已开工建设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按期完工,督促其它乡镇中心幼儿园尽快开工。

(3)推进新建小区建设配套幼儿园。出台《吉安市中心城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管理办法》,从今年起,所有新建小区都要建设配套幼儿园,并将按公办园方式进行管理。预计到2015年,走廊区域内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0%以上。

2.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1)代市政府拟定《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师资扶持、校建支持、招生支持、经费支持和保障权益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扶持措施。

(2)制定考评方案。拟定《吉安市县级人民政府职业教育工作考核评估方案》,将重点加强对县级政府改善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等四个方面的考核评估,推动县级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3)启动吉泰走廊南区职教园区建设。召开协调会,计划以井开区职教园区为依托,组建以华忆中等职业学校为骨干的吉泰走廊南区职教园,实行民办公助的办学模式,靠大做强。

3.强化用工支持

华忆中等职业学校为龙头的吉泰走廊首个职业教育集团,重点推动成立集团董事会机构、签订集团章程协议、确定集团行事日程等方面的工作;支持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筹备办做好专业建设申报、2014秋季开学招生等工作;推动我市每所工科类职业学校至少应与市内3家骨干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4.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加快白鹭洲中学新校区工程、吉安一中新校区建设,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市文广新局

1.推进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发展。3月份完成吉安市印刷包装产业基地挂牌工作;加快基地厂房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印刷包装企业进驻基地。发展城镇数字影院,力争文化艺术中心高端数字影院尽早开张营业。

2.加快区域文化事业建设,实现公共文化一体化。坚持统筹布局、城乡一体、资源共享,推动文化等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建立政府采购文化机制,制定《吉安市政府采购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办法》。率先推进走廊区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制定《吉安市文广新局关于吉泰走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加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的实施意见》。积极创建国家级庐陵文化生态保护区。完成编制《庐陵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

3.配合有关单位进一步完善走廊社会事业专项规划。

4.全面完成市博物馆建设陈列布展,按期对外开放,加快白鹭洲书院公园整体维修改造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建设进度要求。

市卫生局

1.推进城南医院和儿童医院建设,城南医院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市儿童医院年内动工兴建,完成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主体工程建设。

2.推进泰和县中医院、吉州区妇幼保健院业务用房建设,申报吉安县中医院综合楼、吉水县中医院综合楼扩建项目,提升县区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3.坚持新增医疗资源重点向农村和社区倾斜。建立乡镇卫生院驻村巡诊制,3月底前完成“空白村”卫生室规划布局,9月底前完成“空白村”卫生室主体建设,年底全面消灭吉泰走廊41个村卫生室“空白村”。

4.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为单位,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城市街道的比例达90%以上,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

5.6月底前制定《吉泰走廊医疗卫生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推进落实。积极争取省统一部署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改革试点在走廊县区先行先试。

6.推进“家庭医生进社区”服务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到2014年底,开展全科医生签约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50%。

市体育局

1.重点扶持区域内县区完成全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建设数量的50%。

2.支持吉安县、青原区、吉水县3个县区申报全省基层群众体育健身场所项目。

3.完成吉安全民健身体育中心的体育场、体校、综合训练馆项目,综合训练场基础完工,开工建设游泳馆、网球馆和全民健身中心。计划完成投资3亿元。

4.配合有关单位进一步完善走廊社会事业专项规划。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