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老外有话说)“相互尊重”是中欧交往的前提

句子大全 2009-04-19 20:26:51
相关推荐

在中德两国不久前就经济问题举行的一场网络会议上,我听到了一句非常贴切,且令人愉快的话。讲这句话的是德国经济界一位颇有声望的人士。他说: 我们应该承认,中国与我们社会制度不同。尽管如此,我们都应该摒弃教训对方的想法,而把谈判的焦点集中在双方的共同利益方面。

在今天的欧洲,尤其是在德国,这句话更让人深思。 因为它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双方交往的前提,那就是 相互尊重 。

在德国,尊重这个词的含义是这样传递给青少年的: 尊重意味着敬仰、礼貌、公平、认可、权威、宽容、谨慎和威信。相反,不敬的行为可以用如下概念来描述:轻视、居高临下、侮辱、忽视、伤害或虐待。尊敬当然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一个运行良好的社会,其基础是平等和正义。 而唯有所有的人都相互尊重,这两个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显然,相互尊重也应该是人们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恪守的一项基本原则。

中国要求西方国家尊重的心态源于近代中国曾长期受到外国的侵略,掠夺和侮辱。根据一本题为《和平伦理》的政治小册子的评估,在尊重他国方面,美国表现得最为欠缺。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各种场合一再重申:美俄关系的关键障碍就是美国政界对俄罗斯缺乏尊重。

本文开头引用的那句话意味着,合作伙伴应尊重彼此已有的现状并摒弃 老师式的说教 。在目前这种政治环境下 欧洲和德国的反华势力正加大力度谩骂中国的政治制度、攻击中国的政策,而这一切还得到了一些媒体的迎合--,摒弃说教显得尤其重要。而那些已经系统化的 说教 本身就是前殖民帝国留下的遗产,拥有一个很不光彩的过去。

为了给自己的意识形态找到依据,法国的殖民宣传曾一再辩称:法国作为欧洲文化的先驱向未开化地区传播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成果。在各个殖民地,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被殖民者自认为优越的制度一一取代。在这个过程中,非洲显然是最大的受害者。每个殖民宗主国都把自己的制度强加给当地人民。在炫耀他们的 自以为是的基因 方面,德国人也不能免俗。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帝国军人们的心中低吟的是十九世纪一位德国诗人的诗句 用德国的精神为世界疗伤 。甚至近些年,人们对这个口号仍然念念不忘。

针对西方与中国的关系,汉学家罗梅君不久前为一家德国报纸撰写了一篇题为《错误的敌国 中国自信地参与国际事务令西方难以接受》的评论。罗女士认为,中国在西方心目中的消极形象即源于法国大革命。

如果说耶稣会传教士还曾把中国描绘成一个由有教养的士大夫阶层统治的、秩序井然的社会,那么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由它孕育出的平等与进步的理念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中国的认知。从此,中国的形象沦落为一个停滞、落后、半开化的国家。 相应的,对她进行贪婪掠夺也具有了一定的合法性。这类掠夺在义和团运动和日本侵华战争中达到了巅峰。

罗梅君指出,被一些居心叵测的团体塑造的中国消极形象一直延续到当代。 所有持客观立场的汉学家都被视作 中国文化癖 。早在1990年代,美国的几家智库就已经制定出新的外交战略,即启动 人权问题 杠杆遏制中国实力持续的增长。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不久前先后对意大利、荷兰、挪威、法国和德国进行了访问。显然,王毅外长此次访欧又让一些居心叵测的团体看到了对中国进行家长式训导的机会。 那些说教者让我想起了一个法语词 Claqueure ,这个词指的是那些被剧场雇来的率先鼓掌的人,在营造对 中国的恶感 这个具体实例中,我们就看到了这类 领掌员 。

他们指责中国哪些具体问题呢?首先是香港问题。仔细研读了香港新近通过的法规后,人们发现,它们显然并没有以任何形式损害香港基本法。其次是新疆问题。我们注意到 ,那些在这方面攻击中国的报道是有源头的。这些源头曾编造大量的假信息让伊拉克战争合法化。基于国际法相关原则, 王毅外长指出,上述问题纯属内政,隶属中国的主权范围之内。关于捷克参议长访问台湾地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指责中国对这次访问横加批评。而恰恰是联邦德国,在两德统一之前长期奉行哈尔斯坦主义,制裁对民主德国进行过官方访问的任何国家的官员。因为民主德国被视为 一个 分裂国家的政权。

中国外长此次访欧主要是促进因新冠疫情而陷于停顿的、面向未来的中欧合作。访问期间,王毅外长一再强调双方交往的基础是相互尊重。 比如在巴黎的一次演讲中,王毅说; 中欧双方应该共同与煽动仇恨和对抗的行为斗争 。 在柏林逗留期间 ,王毅强调, 应对新冠疫情需要各国进一步的团结一致,以重振世界经济。此外,中欧双方应该以更审慎、更成熟的方式把双方的关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双方应该共同促进多边主义,反对新的冷战。德国外长在结束了与王毅的会谈后也承认: 我必须指出,我们欧洲愿意与中国保持一种良好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 他还说,在应对气候变暖的问题上与中国的合作不可或缺 。

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富有建设性的、以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伙伴关系一直是德国外交政策的传统目标。但愿中德伙伴关系不至于受到不实之词的干扰。那些言论声称,中国正在奉行扩张主义政策。 德国前总理在纪念中德建交45周年时曾撰文驳斥了上述言论。他写道: 人们常常无端揣测,认为中国正在奉行一种富于侵略性的政策,这是不正确的。无论是观察中国以往的还是现今的外交政策,我们都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只是在捍卫她的正当国家利益。中国的外交政策是负责任的。

作者:博喜文博士(Michael Borchmann) 德国黑森州欧洲及国际事务司前司长、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荣誉顾问

翻译:眭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