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百年瓷都世界掌声——唐山陶瓷历史以及成就回望_综合新闻_唐山环渤海新闻网

句子大全 2009-04-17 22:45:37
相关推荐

百年瓷都世界掌声 唐山陶瓷历史以及成就回望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本报记者 李响)唐山陶瓷,魅力独具。

不久前,在刚刚落幕的杭州G20峰会上,唐山 红玫瑰 作为主会场国宴用瓷,以其精美的造型和晶莹的质感受到了与会领导嘉宾的一致称赞。 北方瓷都 又一次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掌声。

唐山陶瓷享誉世界,如此成就非一朝一夕可成。

从最初原始的小作坊加工到现代化工业生产,从诞生中国第一件卫生瓷到成为我国北方重要陶瓷生产出口基地,唐山陶瓷发展历经百年,曾创下无数的辉煌与荣耀,也写下了 北方瓷都 之美名。

回望历史,是陶瓷成就了唐山,更是唐山成就了陶瓷。

传承 百年历史

说起唐山陶瓷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其始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据清代撰写的《滦州志》风俗篇中记载:明朝永乐年间 惟唐山多缸窑能制陶器罂瓮盆盎之属 。当时,陶瓷生产多是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产品主要为大缸、瓷盆等粗瓷。清光绪年间,本地陶瓷生产工艺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开始生产细瓷和白瓷。

历史的车轮不停转动。进入20世纪,唐山近代工业发展十分迅猛,一些厂矿企业纷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唐山启新瓷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厂从德国引进了球磨机、泥浆泵、滤泥机等专业陶瓷机械,生产出了我国第一件具有工业化意义的卫生陶瓷,开创了我国卫生陶瓷工业化生产的先河。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唐山陶瓷产业发展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建立国有陶瓷厂、公私合营等方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同时,通过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产品开发的经验,开发了陶瓷新品种,研发了新的装饰技术,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唐山日用陶瓷生产规模与景德镇、醴陵齐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唐山陶瓷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当时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1961年10月,市政府在首都举办唐山陶瓷展览会,朱德委员长亲临展会并题词: 充分发挥你们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有利条件,生产更好更多的生活和工业用瓷,满足内销和出口的需要,成为第二个景德镇。

然而,唐山的陶瓷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1976年的大地震中,唐山的陶瓷企业厂房全部倒塌,大量陶瓷科研工作者和生产工人殉难,这给了正处于快速上升期的唐山陶瓷产业一记重创。

灾难压不倒英雄的唐山人民。地震过后,唐山陶瓷产业的广大干部职工迅速投入到抗震复产之中。震后一个月,唐山陶瓷厂烧出了第一批被誉为 抗震胜利牌 卫生洁具,在全市复产企业中名列榜首。到1978年,唐山陶瓷工业的生产能力基本达到了震前水平。

开启 新的纪元

抚平伤痛,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唐山陶瓷发展开启了 新的纪元 。

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是唐山陶瓷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段,陶瓷产品质量、生产技术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陶瓷出口贸易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成为唐山经济的支柱产业,唐山在全国陶瓷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1982年,唐山陶瓷公司对外发布了白玉瓷、骨灰(质)瓷、玉兰瓷和白兰瓷 四朵金花 ,其中骨质瓷以其轻巧的质地、光润的色泽和典雅的造型,受到国内外一致赞誉,成为国际高端瓷器的代表。

北京 东方明珠 是改革开放后首都第一家港资中餐厅。在这家著名餐厅的餐桌上,让客人们惊讶的不是饭菜的口味,而是那些精美绝伦的骨质瓷餐具。这些餐具,正是产自唐山。据当时餐厅总经理童自华回忆,他屡屡向国外客人们介绍唐山骨质瓷,每当听到客人的赞许,他都会为祖国的陶瓷产业取得的成就而骄傲。

唐山骨质瓷的 走红 并不是个例。那一时期, Tangshan Bone China (唐山骨质瓷英译)进入了中国各大都市的涉外五星饭店。1982年开业的北京建国饭店是中国第一家合资酒店,其总经理曾亲自带队来唐,提出饭店全部要用唐山的骨质瓷。1984年4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要下榻北京长城饭店,总经理风风火火找到唐山,提出必须要用唐山红玫瑰骨质瓷来接待。

骨质瓷的辉煌并不能代表当时唐山陶瓷产业发展的全部。当时,以唐山陶瓷工业公司、唐山胜利陶瓷(集团)公司、唐山陶瓷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国有企业带动了全市陶瓷产业整体提升,在生产规模扩张、技术创新、提质增量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就,唐山陶瓷产业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有数据记载,1986年唐山日用瓷年产量是地震前9倍,卫生陶瓷产量是地震前2.5倍,建筑陶瓷产量是地震前4.5倍。那时,唐山市获得的10块国家质量奖中有6块是陶瓷产品摘得。其中唐陶牌卫生陶瓷获国家金牌,铁锚牌化学瓷蒸发皿、三环牌釉面砖、胜利牌20英寸洗面具、红玫瑰牌骨瓷餐具、白玉牌餐具获国家银奖。

擦亮 金字招牌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唐山国有陶瓷生产企业在体制、机制、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开始出现下滑之势。而同期的民营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逐渐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主力军。

这其中, 惠达 无疑是佼佼者。惠达陶瓷集团始建于1982年,经历30多年的发展,该企业已从最初的 小作坊 发展成为全国卫生陶瓷生产企业的领军者。自1995年以来,惠达连续多年在全国同行业保持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出口创汇等多项指标第一,产品相继进入北京奥运工程 鸟巢 、 水立方 、国家体育馆等国家标志性建筑。

除惠达外,北方瓷都、隆达、海格雷等唐山陶瓷企业均在国内业界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优势企业共同形成了产业链完善的陶瓷产业集群区,也为 唐山陶瓷 这一区域品牌赢得了众多荣誉。2003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唐山 北方瓷都 的美誉;2004年,科技部批准在唐山建设 国家火炬计划唐山陶瓷材料产业基地 ;2011年,商务部授予唐山卫生陶瓷基地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称号;2012年, 唐山骨质瓷 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当然,唐山陶瓷产业发展也有不足,缺乏集聚的产销平台一直是唐山陶瓷发展的软肋。产销平台的缺失导致一些企业品牌建设难以为继,国内市场占有率无法实现突破,只能沦为国外知名陶瓷的加工商。

一年一度的唐山陶瓷博览会,正是为解决这个瓶颈而举办的。已成功举办18届的陶博会,通过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的方式,为企业搭建学习交流与产销交易的良好平台,已经成为集陶瓷精品展示、陶瓷文化技术交流、艺术鉴赏、陶瓷产品贸易为一体、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国际性陶瓷专业展会。

唐山陶博会的举办为我市陶瓷产业发展搭建了一个广阔舞台,进一步擦亮了 北方瓷都 这块 金字招牌 。展会期间,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优势陶瓷企业齐聚唐山,我们不仅可以充分展示唐山陶瓷的独特魅力,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更可以在交流中学习先进地区的新理念和新工艺,推动产业发展,这对促进我市陶瓷行业创新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市贸促会秘书长项阳明表示。

今年,唐山将迎来第十九届陶博会,而展会也将迁址到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中心举办。自此,唐山陶博会将结束没有永久性展馆的历史,举办永不落幕的陶博会将成为现实。

陶博会迁址是唐山陶瓷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行业发展一个新的起点。我们的目标是 办好一个平台,开好一个展会,带旺一个产业 ,希望以陶博会的召开为契机,带动整个陶瓷产业发展。 市陶瓷协会会长、中陶集团董事长夏剑石说。

诚如夏剑石所言,我们期待:在即将召开的第十九届陶博会上,百年瓷都唐山再次大放异彩、再次赢得世界的掌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