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涪陵区特殊教育学校:用爱哺育孩子们快乐成长

句子大全 2009-04-05 01:36:08
相关推荐

涪陵区特殊教育学校

老师为学生做康复训练

涪陵区特殊教育学校

孩子们在上文化课

学生秦聪、李香南参加拉丁舞比赛获得优异成绩

涪陵区特殊教育学校位于崇义街道高山湾社区葱翠苍绿的山间,一群有智障、听障、自闭症等的特殊孩子在这里感受社会的温暖,收获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从一间教室到一所学校 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涪陵区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于1990年,当时借用原涪陵城二校的1间教室作为教学、办公之用,仅有6名教职工和8名学生。1999年6月,该校与1997年成立的李渡区特殊教育学校合并搬迁到原涪陵区教师进修学校,结束了无独立校舍的历史,此时学校占地面积2425平方米。2014年6月,该校搬迁到现所在地,占地面积扩大到了4481平方米,建筑面积达3330平方米。

目前,该校配有律动室、美工室、音乐室、感统室、自闭症个训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多感观训练室等11间功能室。学校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拥有本科学历26人,拥有中高级职称14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人,区级骨干教师8人。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30年来,涪陵区特殊教育学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从1间教室的袖珍学校发展成为如今一所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配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完善、办学质量显著的现代化学校,从仅能开展单一聋教育学校发展成为一所能对适龄听障、智障、言语、脑瘫、唐氏综合症、多动症、自闭症和情绪障碍等残疾类别儿童提供专业教育与康复的九年一贯制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

该校坚持“扩规模,提层次,创特色”的发展思路,办学规模从30年前的8人增长到2020年春期的219人(其中福利院送教学生42人),越来越多的残障孩子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

用耐心和爱心呵护 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尤、尤,二声爬上坡……”9月4日下午,在该校培智七年级教师里,语文老师田勤一边指着黑板,一边反复示范如何发音,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跟读。

今年26岁的田勤毕业于江西上饶师范学院,大学期间,她多次到上饶市特殊教育学校支教,从那时起,她便下定决心,毕业后要发挥自己所长,帮助更多的残障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大学毕业后,原本学习普教专业的她,选择从事特殊教育,考入涪陵区特殊教育学校。

“他们很特别,需要大家给予他们特别的爱,也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心血。”田勤说,上课时,她不厌其烦地重复教他们知识,下课后,就像朋友一样陪他们玩耍。培智班的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能简单发音,甚至有的学生能拼读简单的句子。

该校校长陈明英介绍,该校现有1个听障班、8个培智班,在校学生100多人。老师们因材施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同时融入心理辅导,关爱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由于孩子们的特殊性,安全工作尤其重要。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该校第一时间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及市、区相关工作要求及时传达给每一位师生、家长;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重点关注困难群体,关心、关爱困难学生,组织慰问贫困学生12名,提供智能设备8台,解决数据流量不足学生21名,赠送口罩400个;同时,着力做好家校沟通,扎实开展线上教学,确保线上教学的实效性,确保“一个都不少”的要求。

陈明英说,疫情防控期间,该校深入贯彻“日报告”“零报告”和“人盯人”措施,精准掌握师生健康动态。加强与有关社区、单位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严格督促返涪师生隔离工作,保证各类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加强校园卫生消毒,完善防控设施设备,专业化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彻底清除各种病媒生物孳生环境,全面清理卫生死角,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康教结合 技能培养” 培育“四好”学生

9月4日下午,在该校一间康复训练室里,该校副校长刘泽芳带着听障七年级的李香南、秦聪等几位听障孩子一起做反应能力训练。尽管孩子们听不见声音,也说不出话,但这些丝毫不妨碍他们追求梦想。

几年前,刘泽芳在教学中发现李香南、秦聪很有舞蹈天赋,便带着他们到舞蹈培训学校学习拉丁舞。经过几年的刻苦训练和老师的精心培养,两个孩子参加过全区、全市乃至全国的多个舞蹈比赛,曾荣获2019年中国·昆明拉丁舞十国冠军对抗赛两个组别的冠军、2017年第十届中国·重庆国际标准舞全国公开赛暨重庆市第二届国际标准舞锦标赛3个组别的冠军、涪陵区第五届体育舞蹈比赛·城市邀请赛暨市六运会涪陵区选拔赛两个组别冠军等奖项。

涪陵区特殊教育学校坚持“康教结合 技能培养”的办学模式,做到了知识、康复、职业技能训练三者的有机统一,在培智教育中坚持“集中教学、立足康复、个别训练、缺陷补偿”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活化单元主题教学”,切实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在聋教育中,以培养一技之长、促进能力发展为着力点,20多年来所毕业的近100名聋生绝大部分顺利就业,在涪陵宏声纸箱厂、伍尔特公司、重庆远东印务等毕业学生相对集中的企业中,部分学生凭借良好的工作态度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此外,该校学生中有2人考入大学,1人被选入重庆市聋人篮球队,1人被选入重庆市聋人田径队。该校学生在2016年重庆市残疾人田径、2015年羽毛球锦标赛上获得冠军4项、亚军4项、季军1项。该校编排和演出的舞蹈《生命·阳光·树》获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银奖”,《看春》获重庆市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无声世界》获第七届全国特教学校学生艺术汇演优秀奖,《寄望》获涪陵区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暨2018年涪陵区中小学生舞蹈、声乐专场比赛一等奖。

涪陵区特殊教育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四好”(好公民、好家人、好帮手、好照顾)发展理念为导向,着眼于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按照个别化教育等方式,以个人清洁、烹饪、居家生活为主要内容,切实加强生活技能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减轻残疾人家庭负担。该校秉承“有志无碍,有为无残”的办学理念,从学生、教师、课堂、校园等四个维度打造赏识教育特色文化,形成了“赏识教育”的办学特色,成功打造为涪陵区文明单位、绿色学校、无烟学校、法治示范校以及区级文明校园。

文/记者 冉富月 图/记者 黄河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