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刘禹锡写秋天的一首诗 短短28字 便美艳了整个秋天

句子大全 2009-03-28 22:27:46
相关推荐

自楚人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情绪,基本影响了我国古代所有的文人。像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就将悲秋写入了诗坛。虽说古代诗人大多是士大夫,但他们政治抱负往往无法实现,于是就会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感叹岁月的不饶人,以及自己的一事无成,悲秋的情绪也就产生了。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秋词》,便是一首关于秋天的经典诗作。只不过它不似其他诗作那样充满了悲秋的情绪,而是一反常调,另辟蹊径,以生命中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值得一提的是,《秋词》的作者刘禹锡,当时还正处于贬谪朗州期间。由此可见,刘禹锡虽然永贞革新失败了,也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后,但是他并没有消沉下去。

这点其实在刘禹锡的很多诗作中都有体现。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等。而相比较其他诗作中的委婉含蓄,刘禹锡在《秋词》中就是直抒胸臆了。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你看刘禹锡的态度多么鲜明,对秋天的美好多么自信。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首先,诗的前两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即自古以来,文人每逢秋天就会感叹秋天的萧条空寂,可在我看来,秋天却是要远远胜过春天的。从诗的结构来看,刘禹锡是以议论起笔,直接就否定了古人悲秋的传统情绪,从而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情绪。其实了解刘禹锡生平的人,就会明白这两句诗的背后,染上了他人生的不幸色彩。

只不过从“我言秋日胜春朝”中,我们可以得知刘禹锡最终是以阔大的胸襟,溶解了他人生的不幸。所以在他看来,秋天就要比那姹紫嫣红、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一筹。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刘禹锡以议论起笔,抛出了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的论调的有力否定,他的论据又是什么呢?其实也就是诗的后两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两句诗的大概意思也就是说,秋高气爽的晴日里,一只白鹤冲上了云霄,也激发出了我的诗情飞向云霄。很显然,刘禹锡这里“一鹤凌云”的景象特别的壮美。它所展现的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秋天里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可谓美艳了整个秋天。但需要注意的是,倘若只有万里晴空、白云漂浮,那不是什么稀罕的景色。

真正独特的是,那只孤独的白鹤,它从地面冲上云霄所呈现出来的非凡气势。因为这种气势,能够引领刘禹锡的诗情到碧霄。简单来说,它可以溶解掉刘禹锡被贬谪的不幸,而获得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可以用来写诗作赋,还可以让他积极乐观的生活下去。所以敢于“一鹤凌云”的气势,才是这首诗的重点,才是秋天胜过春天的主要原因。

纵观刘禹锡的这首诗,无疑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可以说是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表现出了秋天独特的美,还展现出了诗人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开阔的胸襟。所以总的来说,刘禹锡写秋天的一首诗,短短28字,便美艳了整个秋天,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