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低枝上的果子已摘完

句子大全 2009-03-17 03:45:18
相关推荐

对于人类持续增长的质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一书轰动世界。该书的精神实质还是寻着马尔萨斯的思路,认为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的持续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现代经济将走入死胡同。

《增长的极限》刚一出版,就赶上了石油危机。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环境也是危机重重,看看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污染的旧照片,和当今的第三世界国家相去并不远。《增长的极限》一下子震动世界,多少也表达了时代的心声。如今,美国把世界拖入大衰退之中,对增长的质疑再起。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TylerCowen仅100页的小册子 《大停滞》。他指出,当今美国所经历的“不创造就业机会的经济恢复”,并非短期现象。事实上,美国在1991年、2001年、2009年所经历的三次经济恢复,都是不创造就业机会的恢复,和以往惠及各个阶层的强劲经济恢复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了经济的长期问题,即增长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对于美国人来说,那种蒸蒸日上的时代早已过去。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他打了个比方:到果园里摘果实,那些低枝桠上的果实最容易摘。摘完那些,只剩下高枝上的果子,再摘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美国梦”的基础,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高增长。这种高增长,主要在于低枝桠上的果实比比皆是,收获容易。等这些果子被摘完了,摘高枝上的果实,成本大幅度上升,再想增长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那么,美国从低枝桠上摘到了什么呢?他举出三大果实。

第一,从印第安人那里偷来的土地。这就是学者们经常谈论的“地理运气”,或用中国的老话说,就是“天上掉馅饼”。在十七、十八世纪,土地在欧洲等地区都成了稀缺资源,环境恶化,形成发展的生态瓶颈,但美国的土地便宜得如同不要钱一样。亚当·斯密就反复论述,当时的美洲大陆资源应有尽有,愁的是没有足够的人工去开发。作为美国前身的13个殖民地虽然蛮荒,但工薪水平超过伦敦。从十七世纪开始,弗吉尼亚等几个殖民地推行了所谓“人头权”,即给每个定居的自由人50英亩(2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以鼓励移民。历史学家特纳创立的边疆学派,称美国是个边疆的国家,不断开拓新的资源。这种西进过程,到十九世纪末才算终结。

第二,技术革命。在美国人的“地理运气”尚未穷尽、西部开发还在进行之时,从1880到1940年的技术革命又重新塑造了人类的生活:电力、内燃机、、飞机、家电、电话以及大规模流水线的工业组织等等发明发现,使人类生产力有了突变性的跃进,生活水平自然大幅度提高。

第三,聪明但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如果说美国在二十世纪之前得益于广阔的土地和资源的话,那么二十世纪的发展则得益于智能上的“处女地”。在1900年,只有6.4%的适龄人口高中毕业;到1960年,这个比例变成了60%;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则达到80%左右。也就是说,在二十世纪初,大量的天才根本没有机会受教育,默默无闻地当一辈子农民。想想乔布斯就明白,他固然有着簈丝般的青春,大学辍学,靠捡易拉罐、蹭饭、睡朋友家的地板度日,但他恰恰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读完了高中。换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没有机会享受优良的公立教育,他也许干一辈子粗活,多少代人的聪明才智就这么被浪费。一旦这些智能资源被开发出来,美国经济当然突飞猛进。

这三大低枝桠的果实可谓信手拈来,可惜到今天基本都被摘光。美国早就没有白来的土地,技术革命的潜力也大致穷尽。更不用说,如今不仅高中普及,大学也早已普及。是读书材料的,不仅能进公立学校得到良好的教育,甚至可以拿到大笔奖学金到精英的私立学校读书。这方面的潜力,已经没有什么好挖的了。事实上,美国适龄人口中的高中毕业率,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达到80%的顶峰后,已经回落了6个百分点。这并不是教育条件差了,而是许多孩子的素质读高中实在勉为其难。

以上种种,说明美国已经不具备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那样高速发展的本钱,人们也不该有以前那种“步步高”的期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