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中秋节的诗句:踏莎行

句子大全 2009-02-14 09:17:33
相关推荐

关键词: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朝代:宋代 作者: 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赏析一

此词作于公元一一九〇年(绍熙元年庚戌)八月十七日夜。篆冈,是辛弃疾在上饶的带湖别墅中的一个地名。小酌,便宴。此词就是在这次吟赏秋月的便宴上即兴写成的。

上片写带湖秋夜的幽美景色,见出秋色之可,说明古人悲愁没有多少理由。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 二句对起,以工整清丽的句式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在清凉幽静的篆冈,秋月映照着树木荫蔽的楼台,秋花在庭院里散发着扑鼻的幽香。第三句 笑吟吟地人来去 ,转写景中之人,十分浑然一体。这七字除了一个名词 人 之外,全用动词与副词,衬以一个结构助词 地 ,使得人物动态活灵活现,欢乐之状跃然纸上。秋景是如此令词人和他的宾客们赏心悦目,他不禁要想,为什么自古以来总有些人,一到就悲悲戚戚呢?当年宋玉大发悲秋之情,究竟为了什么?

上片末二句: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用设问的方式否定了一般文人见秋即悲的孱弱之情。宋玉的名作《九辩》中颇多悲秋的,如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等等。辛弃疾这两句,对此加以否定。应该说,当年宋玉之悲秋,是有一定缘由的,辛弃疾这里不过是聊将宋玉代指历来悲秋的文人,以助自己抒情的笔势,这是对古事的活用。由这两句的语意看来,悲秋似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有敞开胸怀,纵情吟赏秋色才是通达的啰!每个读者初读到此,情不自禁地产生这样的联想,而顺着作者这个表面的语调和逻辑继续阅读下去,下去。

其实,作者的本意并不在此!读了词的下片读者才知辛弃疾最终是要肯定悲秋之有理。只不过,他之所谓悲 秋 ,已不同于传统文人的纯粹感叹时序之变迁与个人身世之没落,而暗含了政治寄托的深意。

上片那些欲擒故纵的抒写,乃是一种高明的蓄势反跌之法。换头三句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仍故意延伸上片否定悲秋的意脉,把秋天写得更使人留恋。秋夜不但有优美的自然景色,而且还有赏心悦目的好事,可以随意小酌,可以随便地歌舞,还有什么值得悲伤的事呢?就这样,在上片 是谁秋到便凄凉 一个问句之后,作者又在下片着力地加上了一个意思更明显的反问,把自己本欲肯定的东西故意推到了否定的边缘。末二句突然作了一个笔力千钧的反跌: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这一反跌,跌出了此词悲秋的主题,把上面大部分篇幅所极力渲染的 不必悲 、 有甚悲 等意思全盘推翻了。到此人们方知,一代豪杰辛弃疾也是在暗中悲秋的。他悲秋的理由是,重阳节快来了,那凄冷的风风雨雨将会破坏人们的和安宁。

重阳节近多风雨 一句,化用北宋诗人潘大临咏重阳的名句 满城风雨近重阳 ,这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的 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 。辛弃疾之所谓 风雨 ,一语双关,既指自然气候,也暗喻政治形势之险恶。稼轩作此词时,国势极弱,国运日衰,而向来北兵也习惯于在秋高马肥时对南朝用兵,远的不说,公元一一六一年(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率三十二路军攻宋之役,就是在九月份发动的。稼轩《调歌头》(落日塞尘起)一阕就有 胡骑猎清秋 的警句。鉴于历史的教训,闲居带湖的辛弃疾在密切注视政坛情况变化时,不会不想到边塞的情况。此词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局的忧虑之情。这首词通过时节变化的描写来反映对现实生活的深沉感慨,气度从容;欲擒欲纵,文法曲折多变;巧妙采用前人诗句,辞意含蓄;通过比兴等手法,寄托政治感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