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诗人辛弃疾 一生壮志难酬 却始终忠贞爱国

句子大全 2009-02-09 10:56:37
相关推荐

他出生在金国统治下的北方,他曾经带领众人起义。他率领了50位骑兵在金国的边境奔驰数百里,他在人数众多的金兵军营里擒拿了宋国的叛徒。他还有地说服了一万的降卒跟随自己回归宋国。然而,南宋小朝廷却妥协退让,甚至生起了投降之心。他得知以后,心中满是遗憾和失望。他一腔报国的热血无处安放。但这些失望和遗憾却让它写出了激昂悲愤,流传千古的诗篇。他就是辛弃疾。

在辛弃疾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由他的外祖父带大,每每当他祖父闲暇的时候,祖父就会带辛弃疾和他一起登高望远,指点远方的山河,诉说心中的志向。辛弃疾在他祖父的影响之下,心里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感情十分的热烈。

1161年,金国的军队对南宋发起了又一次的进攻,地方的民众纷纷举行抵抗。当时的辛弃疾22岁,他勇敢地在家乡组织了2000多人的抗金队伍。他们同金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起义的军队里面,他奋勇杀敌,单枪匹马追杀了叛徒,并且夺回了被这个叛徒所偷走的起义军大印。辛弃疾曾经极力劝阻耿京“决策南向”,在军事上和南宋的王朝配合行动。他的建议使得大队的人马突破了金兵的包围。就这样大队人马长驱度过淮水,投归了南宋。将张安国押送到建康斩首。这件事情震惊了朝廷上下。因此,辛弃疾声名大噪,成为了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

但是像辛弃疾这样身份的人在当时的南宋被称为“归正人”,辛弃疾于是很难受到当时统治集团的信任。在十年的时间里面,辛弃疾只担任了通判等一类职位,他没有得到真正的机会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后来辛弃疾出任了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在登建康赏心亭的时候,辛弃疾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他把他心中的那份报国无门的悲哀书写到了极点。辛弃疾在政绩方面的功劳显著,但是他那份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他不向投降派妥协的坚定政治立场,以及辛弃疾南下归正的身份和他在朝廷中不受信任的政治地位,仍然使他处于一种恶劣的政治环境当中。辛弃疾排斥腐败的污吏,淘汰贪官的改革的做法与南宋王朝的一些贵族官宦发生了冲突,终于那些王官贵族合起伙来迫害辛弃疾,他在1181年便被夺去了官职。

1206年南宋的大臣韩侂胄利用金朝势力衰败力的大好时机,想乘机进军北伐。当时人们也普遍希望南宋朝廷进攻金国。但是辛弃疾深刻地认识到北伐金国并不是简单的事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在此之前,南宋也曾经北伐过,但每次都是因为一厢情愿的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了,就仓促的出兵导致最后失败。因此辛弃疾在他的花甲之年跑到了临安,对当时的当政者进行规劝,但是他们没有听从辛弃疾的建议,就匆忙的出兵,最后以失败告终。这件事对辛弃疾的打击十分大,于是辛弃疾便隐居山林,寄情于山水,流连于自然,他不食人间烟火,在他的笔下有了丰富的反应,他在这期间写了十分自然淳朴的田园词,抒发了他远离政治漩涡后在自然环境中所得到的闲适之情。辛弃疾陶醉于青山绿水之中,他与松竹为友,与天上的鸥鹭结伴,表达出了他对人世间纷争猜忌的厌倦和苦闷。辛弃疾写的那首《书博山道中壁》深刻的表现出了他眼里贤而不仕的难言之愁,他的心里有愁,他想一语道尽,但是却怎么也说不完,只能说天凉气清罢了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