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欠的150万一分不少还给大家

句子大全 2009-02-08 05:15:27
相关推荐

“这是乡亲们的血汗钱,就是砸锅卖铁,哪怕是卖血也要把乡亲们的钱还上!”耿志军和妻子曲桂英愁得几夜没合眼,面对磨难,他们没有退缩,而是重整旗鼓,信守诺言,开启了漫漫的还债路。

2010年冬天,朝阳市建平县的耿志军、曲桂英夫妇代商收购了一车葵花籽,在司机运送途中货车翻入深崖,两名司机不幸殒命,40吨货物损失殆尽,直接经济损失近150万元。面对上门讨要货款的乡亲们,夫妻二人许下诺言:“欠乡亲们的钱,一分不少都会还给大家!”

夫妻俩起早贪黑,口挪肚攒,用4年多时间终于还清了乡亲们的货款,而后他们又带动300余户村民建起葵花籽市场,每年销量达3000吨,创造效益600万元,带动当地农民发家致富,“我的好日子,是政府和乡亲们给我的,我应该用我的能力来回报社会,回报乡亲们。”曲桂英夫妻俩称。

2018年,曲桂英一家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被丈夫品质吸引相扶相依

在距离建平县黑水镇几公里的热水畜牧农场,记者见到了曲桂英,51岁的曲桂英衣着朴实,身材微胖,头顶的白发看出她这些年的辛苦。

曲桂英话不多,简单的话语中透露着真诚,谈起丈夫耿志军,曲桂英也同样“惜字如金”,“就是人好呗,哈哈。”说罢,用手捂着嘴笑了起来。

耿志军11岁时父亲去世,患有精神障碍的母亲不但没有能力照顾他,还经常出去打坏邻居家的东西,年幼的耿志军和姐姐相依为命,在最艰难的时刻,乡亲们送来一碗碗饭、一件件衣服,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乡亲们的恩情我永远也忘不了。”童年的经历磨炼了耿志军善良的性格。

1990年,耿志军用自己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攒的辛苦钱,买了一辆小型三轮车,做起了小生意,虽然挣得不多,但是却很踏实。

这一年,耿志军认识了曲桂英,曲桂英被面前这个善良、能吃苦的人深深打动,二人不久后成立了家庭,开始一起做小买卖。

诚信经营 生意日渐红火

1993年秋天,曲桂英夫妻俩看到当地的葵花籽品质不错,于是决定做葵花籽生意。他们先采购葵花籽,然后经过晾晒再卖给城里的客商,耿志军早出晚归收货,妻子曲桂英在家负责晾晒、卖货。

葵花籽受市场的影响,价格忽高忽低,变动大也很频繁,曲桂英夫妻俩决定,不管价格高低,他们坚持按货物的品质定价,即便价格下跌,他们也按此前的价格收购,这样,十里八村的乡亲都到他们这里送货。

葵花籽因为品质有差异,价格从5元到8元不一,曲桂英夫妻俩收到货后,自己亲自筛选,一斤一斤地过筛,将葵花籽分出等级,然后再出售,从不以次充好。

为了吸引城里的客商,先将货物送到客商手上,然后客商卖完货再将钱款打给他们。时间久了,夫妻二人的诚信感染了客商,客商都被他们的诚意所打动,打款也很及时,到他们这里买货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从开始的两三家逐渐发展到了几十家。“诚信”让他们的生意日渐红火。

飞来横祸 十余年积蓄没了

生意有了规模,曲桂英夫妻俩买大车、雇司机,往外省送货。生意做大,流动资金也成了问题,他们在收购的环节也做了些变化,有些外地客商的货物他们采用代收的方式,就是先收取种植户的货物,然后送到客商手中,客商将钱款打给曲桂英夫妻,他们再将钱款付给种植户。

“出事了!货车翻到山崖下了!”2010年冬天一早,晨雾还没有退去,曲桂英便接到了这样一个噩耗。

曲桂英顿时不知所措,丈夫拉起她赶到出事的河北某地,到现场,情况比他们预想的还要糟:两名司机不幸身亡,40吨货物损失殆尽,损失接近150万元。“当时脑袋一片空白。”曲桂英回忆。

发生了事故,很多事情要处理,二人扛着巨大的压力回到建平,没等进门,远远看见门口已经围满了要钱的村民。“这是我们一年的收成,等着这些钱过年呢,我们也没有办法,害怕你们跑了。”村民担忧地表示。

看到这些乡亲们,同样经历过穷苦的曲桂英和丈夫眼泪夺眶而出;“乡亲们,我知道这是你们的血汗钱,但是现在我有很多事要处理,你们放心,欠你们的钱,我一分不少都会还给大家。”

看到曲桂英夫妻俩回到了家,平时夫妻二人的为人让大家打消了顾虑,纷纷离开。

记下账本一笔笔还钱

曲桂英和丈夫愁得几天没有合眼,曲桂英甚至哭肿了眼睛,他们把损失货物的人一一统计,将钱款和姓名逐一登记在本子上,结果统计下来,足足写了10多个账本。

“乡亲们都不容易,这是他们的血汗钱,我不能欠他们的钱,就是砸锅卖铁,哪怕是卖血也要把乡亲们的钱还上!咱们不能坑老百姓,不能丧那个良心。”曲桂英夫妻俩许下诺言。

在南方的一位客商听说曲桂英夫妻俩遇到了困难,特意上门看望,因为多年的交往和了解,这位客商当即拿出一笔钱,“钱拿去给村民付货款,就当是我借给你的,什么时候还都可以。”

“谢谢你!太谢谢你了!”曲桂英夫妻俩热泪盈眶,“做事讲良心,更是讲诚信,村民们把货送到我这里,是对我的信任,客商让我代收货也是对我的信任。我一手托两家,哪一个我也不能辜负了,我不能拿客商的钱来弥补损失,也不会少给村民一分钱。”

而后,曲桂英夫妻俩起早贪黑,省吃俭用,重整旗鼓,更加努力赚钱。每还上一笔欠款,二人便在本上划掉一行。“还上一笔钱,我心里就踏实一点,”曲桂英对记者说。

患难时刻,二人相扶相依,互相鼓励,“没有过不去的坎,就当重头再来吧。”因为夫妻二人的为人,生意基本没受到太多影响,乡亲们仍旧给他们送货,客商也在他们这里进货,大家的信任让夫妻俩有了更大的动力,干劲十足。

看着账本一本本地划完,夫妻俩心里的压力也越来越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他们加倍努力下,还钱的速度越来越快。

2015年,曲桂英夫妻俩将最后一笔欠款送到了朋友的手上,“我先还其他人的,最后再还朋友的,朋友也能理解我。”朋友接到钱后,耿志军拉上他到饭店里请朋友痛痛快快地喝了一顿酒。

“当时的想法就是心里这块石头终于落地了,欠款终于还清了!我心里踏实了!”耿志军道出了压在心底多年的话。

“咱们信得过这两口子”

经历这场磨难后,人们更加了解曲桂英夫妻俩的诚信,每到收获季节,周围十里八村的种植户都会把葵花籽送到他们这儿,甚至相距百余公里的村民也争相给他们送货,接到货后,曲桂英会打个收条,但是有时太忙,送货的人甚至连白条都不要,“心里记个数就行,差不了,咱们信得过这两口子。”一位送货的村民说。

如今,曲桂英夫妻俩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夫妻俩是建平县热水畜牧农场葵花籽市场的创建人,也是建平县最大的葵花籽经销商,耿志军的葵花籽市场带动了300余户村民,每年销量达3000吨,为农户创造效益600万元。

葵花籽市场的成立,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也带动了周边乡镇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就业,同时将他们多年来积累的创业经验和经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耿志军说:“我的好日子,是政府和乡亲们给予的,我应该回报社会,回报乡亲们。”正是因为他们夫妻二人诚实守信,小生意也渐渐有了起色。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崔晋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