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萌娃“教育”路怒症爸爸 爸爸一秒气消:真正懂孩子的父母 都做到了这件事

好句子 2021-09-21 10:21:28
相关推荐

作者:主创团·梦梦

几天前,一条抖音视频爆火。

9月6日,成都的一位爸爸在马路上开车时,遭到其它车辆强行加塞,爸爸忍不住爆了句粗口。

没想到,坐在后座的宝宝马上奶声奶气地教育起爸爸来:“爸爸不要发脾气,车子会走的。这样是不礼貌的孩子!”

爸爸赶紧赔上笑脸,承认错误:“好的我错了,爸爸以后注意好不好?”

“嗯。”宝宝一本正经地答应下来,似乎很满意这个回答。

当代最常见的亲子关系是:父母为教育者,孩子为被教育者。

然而,对于聪明的父母来说,这种关系随时可以互换。懂孩子的父母,已经开始被孩子“教育”了!

谷口雅春说过:

“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家庭和父母的精神。”

那些懂得“教育”父母的孩子,就像明镜一般,不仅照出了一段和睦惬意的亲子关系,更比同龄的孩子多出了一分明理和睿智。

“教育”父母这件事背后

是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

近日,“超级奶爸”李承铉因一首《天上飞》爆火,他的带娃经再度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lucky就是一个会“教育”父母的孩子。

在一次采访中,李承铉想要展示lucky随身包包里的口红,顺手就想直接打开lucky的包包,结果被lucky严厉制止:

“你别翻我的包!”言外之意是“女生的包包不能随便翻。”

李承铉当即意识到自己行为欠妥,马上询问lucky的意思:

“可以翻一下吗?“得到许可后才打开lucky的包包。

lucky非常喜欢化妆品,一次和李承铉录歌的时候,录一半还不忘向李承铉强调:“不能弄乱我的化妆品,因为那是我的。”

李承铉连声答应。

的确,lucky的说法不无道理,女生的私人物品不能随意展示和拨乱。

面对lucky的“教育”,李承铉不仅没有生气,反而以温柔的姿态向lucky表达了尊重,也向观众展示了一段温馨和睦的亲子关系。

孩子之所以敢对父母“直言不讳”,觉得爸爸妈妈哪里做错了,在第一时间就能指出来,正是因为成长在一个融洽的家庭环境中。

他们没有把父母当成不可违逆的权威,敢于发声,敢于担任父母“小老师”,正是因为知道自己的“教育”会被父母认真倾听和对待,而不是被轻视。

相反,那些不敢直接“教育”父母的孩子,常常在亲子关系中是怯弱、劣势的一方。

表哥喜欢在室内抽烟,7岁的侄子曾经恳求我:“姑姑,您能不能帮我跟爸爸说一声,不要在室内抽烟,对自己和其他人都不好。”

我问他:“为什么不自己跟爸爸说呢?”

侄子弱弱地回答道:“我以前说过一次,爸爸骂我多管闲事。以后我就再不说了。”

侄子内向,不爱言语,和表哥的关系十分疏远。可见,不敢“教育”父母的孩子,心里已经有了裂痕。

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杆秤,他们虽小,却可以辨别是非。而每一次他们在面对父母的“非”选择缄默或漠视的时候,至少说明亲子之间的沟通已经出现了问题。

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蹲下来听孩子说话。”

接受孩子的“教育”,鼓励孩子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和尊重,无疑是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的前提。

懂得“教育”父母的孩子

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能够“教育”父母的孩子,不仅能够与父母平等对话,捍卫自己表达内心真实观点的权利,也有一套独立的逻辑体系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往往赢在了起跑线上。

1. 知识面广

之前有一段“小女孩训家长”的视频火爆网络。

视频中,小女孩因为被家长批评,马上“语重心长”地教育家长:

“读过小学、中学、大学,你还不会用好的句子来骂人吗?不会用古诗来骂人吗?我现在小学还没读完,我背的古诗少,我都会用古诗来说服别人,你们只会嗷嗷嗷的喊……”

多么聪明的孩子!居然还教育家长要多学古诗,用文明的语言来批评她。

可见,孩子能够“教育”家长,本身就说明了她们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孩子的知识面越广,思维就越活跃,想要“教育”大人也变得“手到擒来”。

2.逻辑清晰

“你想打他一下,他就能给你上课1小时。”能做到这一点的孩子,往往逻辑清晰,思路顺畅,说话时能直击要害,一针见血,让父母无法反驳。

下面这个视频里,一位6岁的小女孩被妈妈打了,她就用一套完整的逻辑理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给妈妈上了一堂课。

逻辑清晰的孩子,网友们也纷纷表示招架不住,比如一上来就控诉爸爸的孩子:

还有网友的亲身经历:

可见,这些小朋友的发言,个个有理有据,还会以情动人。

犹太人最奉行的学习方式就是餐桌讨论。

他们鼓励孩子学会和父母争论,甚至批评父母,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想法会推陈出新,逻辑思维也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孩子为了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必须开动脑筋,梳理出一套可以说服家长的言论,在这个过程中,脑子自然越用越活,语言能力也越来越强。

3. 明事理

正如同开头所提到的宝宝一样,她懂得爸爸性子着急、骂粗话是不对的,及时教育爸爸,可见她是个明事理的孩子。

比如一位网友就分享了10岁的妹妹教育他的生活片段:

看完这个片段,很难想象,10岁的小孩子竟然如此早慧。

其实,对于很多人世间的道理,单纯的孩子反而比大人看得更透。

明事理的孩子如果有一定知识面的辅佐,说不定已经是“小小哲学家”,身为大人,也能从他们的“教育”中得到启发。

明事理的孩子,往往彰显了良好的家教。这样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理上,也会多一分处世的泰然和睿智。

懂孩子的父母

是怎么被孩子“教育”的?

孩子喜欢当“小老师”教育父母的过程,其实是孩子独立思考、自我意识苏醒的过程。

作为家长,要注重保护孩子的“表达欲”。最重要的是 , 要心平气和地接受孩子输出的“道理”,制造一个可以沟通的“谈话场”,让孩子意识到平等和尊重。

1、学会倾听孩子语言中的逻辑和道理

家长一定要学会好好倾听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就算孩子在数落自己,也要表现专注,如果觉得孩子说得有道理,就肯定孩子的观点承认错误;如果觉得孩子的观点有失偏颇,则可以通过一场“家庭会议”与孩子展开讨论。

在《放学后》节目中,徐小宝提出不要让爸爸用笔指着他说话。

徐小宝说:“爸爸,你今天吃枪药了呀。”

爸爸生气地说道:“你再跟我顶句嘴!”

一句结论式的话语,把孩子对父母的批评彻底划上终结,导致父子俩的沟通无法延续,气氛也降到冰点。

如果这时候徐爸爸说的是:“你为什么觉得爸爸吃枪药了呢?爸爸哪里做错了,你指出来好吗?”或许这场对话就会变得和睦,父子的真实想法也能得到良好的交流。

因此,学会倾听孩子的“说教”,是为人父母都必修的一门课程。多听听孩子的道理,可以让孩子感到被尊重、被认可,从而与父母更加贴近。

2、当我们真正做到倾听孩子,孩子也自然愿意尊重我们

正如孩子想让父母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同样,往往在很多时候,父母也希望孩子能够听进去自己的意见。

孩子说教的时候,父母认真倾听之余,可以对孩子说一句:“你看,爸爸妈妈都虚心吸取你的意见了。那爸爸妈妈平时指出你的错误,你能不能也好好反思和改正呢?”

在这种情景下,孩子往往更容易被说动。良性的互动和关系,也自然能带来良性的教育结果。

孩子将心比心,就会在日后自己犯错的时候,更多地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同样认真地听取父母的意见,自我反思,取得进步。

很多家长常常会反感孩子的“说教”,觉得这是没大没小的行为。

然而事实上,孩子每一次的“说教”,都是他逻辑能力、语言能力、共情能力锻炼的机会,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契机。

学会尊重孩子的“说教”,认识到被孩子“教育”其实是一件有益的事情,是为人父母的艺术和格局,也是天下子女的幸运。

文末点击“在看”,愿我们都能在平等的亲子沟通中,成为支持彼此的力量!

作者:主创团·梦梦。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