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滕州方言词典》序言(上)

好句子 2021-02-18 13:56:01
相关推荐

“皮锤”“格气”“拐蛊”“跟腚”“圪拉绷”“旮旯子”“打哧楞”“狗连蛋”“鬼躖的”“踝瘩疙瘩”“差一忽忽”“趠门椠子”……这些曾经挂在滕州人嘴边的词语,还有几个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为遗憾的是,你或你周围的人,也许连它的意思都弄不懂了。拙作《滕州方言俗语》出版之后,常常会有人与我谈论方言的话题,感叹方言的日益萎缩,方言词的不断消失。这里没有责怪谁谁谁数典忘祖的意思,只是感叹方言及其词汇运用的江河日下。其实,时移世易,谁能永远呆在历史的“旮旯子”里不出来呢?

滕州文化是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的齐鲁文化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滕州文化的精华,有很大一部分是保存在它的丰富多彩的口头语言——方言之中的。方言是语言文化的活化石,是地方文化极其宝贵的财富,我们不能对自己家乡悠久的历史一无所知,更不能对先民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乡言村语”弃如粪土。

滕州地区地处鲁南一隅,其方言属于北方大方言区南鲁片区的一个分支。由于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滕州方言经历了几百上千年的漫长发展演变过程,形成了一种较为完整的语言音系,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诸方面都有其显著的特点。

由于《滕州方言词典》以记录并解释方言词为主,这里只简要谈谈方言词汇意义方面的特点。

一、滕州方言词具有表意形象有趣的特点。

滕州方言有许许多多的词具有表意形象有趣的特点。以上文所举“皮锤”为例。滕州人说“皮锤”,可不是指用橡胶制成锤头,再安上木柄(木把)的那种“皮锤”,而是指人的拳头。拳头像不像一个锤头?其质地是不是“皮”的?形象吧?有趣吧?你翻遍收录普通话词语所有的字典辞书,也不可能找到如此生动形象有趣的词语。这不是个别人玩幽默,也不是用于贬义,而是滕州人日常生活用的中性词语。当地人的语言中是没有“拳头”二字的,那是普通话里的“专有名词”。他们是这么用“皮锤”的:“你的皮锤细皮薄肉的,能给谁打架?”“谁的皮锤硬谁是哥。”“这孩子的小皮锤攥得怪紧来。”

“额拉盖子”也是一个表意形象有趣的方言词。“额拉盖子”,城郊一带把“拉”发音为“娄”,成为“额娄盖子”。“额拉盖子”,指普通话所说的前额、上额、脑袋瓜。方言词与普通话所说的这些称谓虽然意思相同,却比普通话的表意形象生动有趣多了:从人脸发际到眉毛这片区域像不像一个“盖子”?普通话的那些称谓,不但缺乏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而且还没有来由:说“前额”,有“后额”与它对应吗?说“上额”,有“下额”与它对应吗?说“脑袋瓜”,额头像“瓜”吗?方言词的形象性、趣味性,描绘事物的活灵活现,是普通话词汇永远难以企及的。在滕州方言词中,这样的词语比比皆是,如“手指盖子”“脚趾盖子”“大嘴岔子”“对脚板子”“斜楞眼子”“踝瘩疙瘩”,等等,都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趣味性。

二、滕州方言词具有表意准确生动的特点。

在普通话中,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实现或勉强实现的时候,用“差点儿”或“差一点”。滕州人多用与这两个词语相近的“差一点点”,多了一个“点”字,极言差距之小。原来认为,用“差一点点”就比“差点儿”或“差一点”准确生动多了,后来却改变了这个观点。

有一次遇见一个书友,问他好久没见干什么去了,他说:“得了场大病,差一忽忽见了阎王。”听到句子里“差一忽忽”这个方言词,马上感觉到了它描述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表现力。“差一忽忽”中的“忽”,长度单位,1忽有多长?真还不好解释,小到肉眼难以看见的程度。推算一下,你或许就了解了:10忽等于1丝,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10厘等于1分,10分等于1寸,10寸等于1(市)尺。“一忽忽”是十分之一忽。本来,“毫厘”“丝毫”就形容极小或极少了,“一忽忽”是一毫的千分之一,一厘的万分之一,更小得没法形容了。“差一忽忽”,运用夸张和反复的手法,极言时间短、数量少或差距小,并且,这个词多用在危急或紧要关头,如:(1)差一忽忽被汽车碰死。(2)差一忽忽没赶上火车。(3)差一忽忽送了命。像“差一忽忽”之类的词语,滕州方言词汇中很多很多。随便举几个:“差一丁丁”“有一丁点”“多了一丁丁宁”“吃了一丁丁丁丁宁”。滕州方言词汇的准确性、灵动性,可见一斑。

三、滕州方言词汇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

人世间的事物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人们的生活是异彩纷呈、丰富多变的,而滕州人却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方言词汇去表述它们,使方言词汇具有了无所不包的特性。翻开这本词典,你或许就可以体会到滕州方言词汇的这一特点。

具体到某个小的类别,小的方面,方言词汇也是丰富多彩的。滕州人说“红色”,有深红、浅红、大红、二红、粉红、枣红、橘红、桃红、梅红、豆红、棕红、铁红、砖红、土红、丹红、火红、血红、朱红、赭红、彤红、淡红、暗红、紫红、绛红、酒红、绯红……说“蓝色”,有深蓝、浅蓝、淡蓝、暗蓝、毛蓝、天蓝、蔚蓝、海蓝、湖蓝、藏蓝、宝蓝、紫蓝、青蓝、靛蓝、瓦蓝、墨蓝、湛蓝、翠蓝、二蓝、深灰蓝、浅紫蓝、宝石蓝、靛青……我的母亲在世的时候,倪楼村半个庄子的姊妹娘们,常带着各种颜色的布料找她剪裁衣服,那时候,她们谈论布料的颜色,种类还不是那么多,我还分不清什么样的是暗红,什么样的是暗蓝,什么样的是土红,什么样的是毛蓝……就已经惊诧莫已了。用这么丰富多彩的词汇去表情达意,能不准确生动、多姿多彩吗?至少不会产生无论什么红色都是一种红色,无论什么蓝色都是一种蓝色的单一概念。生活在滕州方言区内,日积月累、耳濡目染,词汇量会批量增加,一般不会产生像别的地方中小学生那样词汇贫乏,写500字的作文就没话说的问题。

四、滕州方言词汇隐含着深厚丰富的文化意蕴。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地方文化,它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许许多多方言词“身上”隐含着当地极为丰富的文化意蕴。方言词“捏嘴”就是其中一例。在滕州一地,农历正月初五这天一定是要吃扁食(即普通话所说的水饺)的,为什么吃扁食?是为了“捏嘴”。在滕州话里,包扁食也称作捏扁食。“捏嘴”的意思,是让家人(子女)管住自己的嘴,不骂人,不妄语,不吵架,少说话,多做事。使用“捏嘴”一词的句子,如:“正月初五那天,你娘没包扁食给你‘捏嘴’,才这么乱骂人、胡吣粪!”。“捏嘴”这个方言词,不但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而且具有优良的传统教育意义。这种优良的教育意义是渗透到滕州人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之中的。

“照虚耗”也是其中一例。“虚耗”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鬼怪之一。它身穿红色的袍服,长有牛鼻子,一只脚穿鞋着地,另一只脚挂在腰间,手里拿着一把铁扇子,样子凶恶异常,常给人们带来祸害。但是,“虚耗”有个弱点——惧怕明亮,所以要点灯燃炮驱除它。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中国的元宵节,滕州人称作“灯节”),乡民们大都家家捏面灯、蒸面灯,插(制作)灯笼。到了晚上,大人们在大门口、屋门口、鸡舍、猪圈、仓囤、灶台等处点亮面灯,小孩子则燃放气火、鞭炮、滴溜筋儿,端着勺子把面灯,挑着灯笼沿街走动。这就是“照虚耗”。有的乡镇也把除夕点亮明晃晃的蜡烛、燃放鞭炮叫做“照虚耗”。无论是除夕还是灯节“照虚耗”,都体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驱除家中的邪祟,一年则大吉大利。周海中教授曾说:“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方言是一种地方语言,也是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体现了当地人对未知世界的认知方式,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意蕴。

五、滕州方言词携带了许多古代语言的重要信息。

方言词是从古汉语词发展来的,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方言词携带了大量的古代语言的重要信息。“让”(读音为rǎng,繁体字为“譲”),是滕州人最常用的方言词之一。例句如:(1)这事让俺娘知道了,又该让我了。(2)挨了老师一顿让。(3)这么不听话,让你活该。在滕州话中,“让”的意思是“责备”“训斥”“批评”。普通话里无此读音,也无这个意思。其实,滕州方言“让”的这个意义和读音,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也就是说,在两千多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有此音、义。古代经典作品中用“让”的例子很多,这里只举二例:(1)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史记·魏公子列传》)(2)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世说新语·汰侈三十·石崇宴客》)例(1)中的平原君,名赵胜,山东(今武城)人。薛(故城在现在的滕州市官桥镇、张汪镇境内)人毛遂自荐的故事,就发生在平原君和毛遂两个人身上。春秋战国时期是用“让”一词的。例(2)中的丞相,指王导,大将军指王敦,他们都是西晋时期的官员。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用“让”一词的。一、两千年前的意思与滕州方言的意思是相同的,一个“让”,就携带了许多的古今语言的信息。

“来”也是一个古语词。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庄子等“大家”的著作中常常见到它的身影,如:(1)盍归乎来?(《孟子·离娄上》)(2)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庄子·人间世》)(3)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四》)在滕州人的日常交流中,“来”是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语气助词。如:(1)你揍吗(么)来?(2)我去来,没找到你。(3)那顿大席你吃来?(4)这件事好着来!(5)戏演得精彩着来。比较“来”的古今用法和意义,竟然没有太大的差别。两千多年前常用的语气助词“来”,经过多少代人口耳相传,至今还保留在滕州人的口语中,并成为滕州方言的一大特色,方言词是不是携带着古代语言的重要信息?你如果对此有兴趣,查阅《滕州方言词典》,就会发现,这样的方言词是大量存在着的。

滕州方言词汇意义上的特点远不止这些,有兴趣的人士可以去补充完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