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经典绝对:上联“鸿是江边鸟” 下联难倒无数人 仅有一佳对

好句子 2018-12-24 21:15:02
相关推荐

对联在中国出现很早,一般认为这种对联为中国人所喜爱,与"阴阳相对"的传统哲学思想有关。早在先秦时期,《易经》和《诗经》就广泛使用对偶句,如"卿卿子哉,悠悠我心"、"山有扶苏,哉有莲花"等。

中国最早的对联应源于陶赋,又称对仗、门对、春帖、对子、陶赋、对联。诗词歌赋的繁荣促进了骈文、律诗的繁荣;而很多民间对联趣事,往往借着历史名人的光,形成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对仗典故,有的虽无据可查,但却十分有趣。

比如有用对联防贼:相传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墨宝难寻,他曾想买一只鹅,对方不要钱,只要他抄一本《黄庭经》来交换。如果是王羲之写春联呢?每次他刚把春联摆在门前,就有一些热情的粉丝偷走了。王羲之头痛。

所以后来他就写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太不吉利了,谁也不愿意拿走,所以春联就原封不动地留在了门口。大年初一,王羲之在后面加了几个字,改成:"福至今朝无双至,祸不单行昨夜来",意为除旧迎新,令人叹为观止。

但是,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五代后蜀的国君孟昶(一说是孟昶的儿子)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长春",所以王羲之自己不会写什么春联,是后人杜撰的。不过,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对联的形式有很多种玩法,除了上面的"加字"联,还有"拆字"联。

所谓拆字对联,就是将字形的每一部分拆分开来,使之成为另一个字(或形),并赋予每个字(或形)以新的意义,是对联的一种有趣形式。经典的例子有:"日月之光,五岳之丘";"嫁给潘家郎就有地有米有水(潘),嫁给谁家姑娘就给家里添人加人"等等。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经典词绝,相传与南朝文学家江淹("江郎才尽"的主角)有关。江淹有一群文友,有一天,这群人来到江边赏景、论诗,看到江边飞鸿,一位文人灵机一动,随口吟出一副上联:"鸿是江边鸟"。

江淹才华出众,当大家还在思考的时候,他已经抢先出了第二句:"蚕是天下虫。"在场的人听了,纷纷惊呼。这首联流传下来,曾经难倒了无数人,因为"鸿"除是江中之鸟,"蚕"除是世上之虫,而"鸿"确是江中之鸟,"蚕"也是世上之虫,原来的上下联堪称浑然天成,所以长期以来只有这一对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