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竭力进入圣经的语境 才能读懂神的心

好句子 2018-11-18 05:19:55
相关推荐

钟马田在进行解释一卷书之前,总是先从全文的结构和全文的思想着手。然后才进入到细微的地方。这就类似是先战略,后战术。这种高屋建瓴的角度来看,就能看到全貌和整体,免得在理解某一句话的时候,让这句话孤军奋战。对细节的理解,要与整体的没有矛盾。

为什么在理解的时候,要如此理解呢?因为作者不只是一句一句的信息堆积,而是塑造了一个语境。在这个语境里,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词,都是在这个语境里发生的。如果没有抓住这个语境,只是单独的来理解,很可能是把这句话拉进了另外一个语境来理解的。我们很容易相信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是按照自己的语境来理解的。随着与人交往的增多,我们才能日久见人心,那时候我们就进入到对方的语境来理解对方,第一印象就会得到很大的修正甚至会得到更改。

我们理解一句话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先入为主地理解这句话,按照自己原先知识体系里和观念体系里的语境来理解这句话。我们主观上对某一句话感兴趣,基本上都是因为这句话和我们原先的某个知识有关联,从而引起共鸣;或者与自己的知识体系契合,补充了自己知识体系的缺口。但是随着对所读文章的不断阅读,或者说不断的进入所读文章的语境,就会渐渐地脱去自己的语境的影响,渐渐的进入到另一个语境中,就是进入到作者的语境中去。

认识某一句话,或者直接给自己带来共鸣;但是如果要得到更大的长进和突破,就需要学习对方的语境。掌握某一句话不代表理解了对方的语境,进入了对方的语境,你才算真正的登堂入室,了解了作者是怎么样的,了解到作者的整个思路,了解到作者在这个文章中的所有脉搏和心跳,尤其是重大的脉搏跳动。如果只是认识到某一句的细微脉搏,并不算是真正认识到了作者的心跳。进入对方的话语语境,就能去触摸作者在文章中的气息,作者所呼出的生命的气息,那是文章的灵魂,是作者用自己的灵魂赋予文章的生命,那是文章的精神。

从整体的客观角度来说,语境就是格局。从文章的整体主观角度来说,语境不只是格局,语境就是布满字里行间的整体的生命气息。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语境也运行氤氲在字里行间,是文章有生命有灵魂的背后原因和后台。

语境如同磁场,磁铁在磁场里各就各位,而且按照磁场的游戏规则各就各位。磁场给在磁场里的铁粉,以游戏规则;而且磁场给了磁粉能力,使他们能够按照磁场的“旨意”运动。“灵去哪里,车轮就转到哪里,灵在轮中。”语境就是一个场,每句话的意思都在这个场里,各就各位,彼此配搭合适,成为一个有机的活的文章整体。

“【弗4:16】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指大家一同分享从供应全身营养的基督所领受的恩惠,达到属灵的强健。照着各体的功用:指各自在教会中按神所赐的能力服事,完成所担负的职责。这两句表明教会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发现教会成长的两大原则,协力(统一性)与责任(多样性)。(精度本圣经注释。)

从这里类比的来说,不是一句一句的话,赋予文章灵魂,而是作者和作者的语境赋予每一句话灵魂。因此动力和源头不是来自一句一句的话,而是从上而来,然后延及到下面的每一句话。就如基督赋予每个个体灵魂,而不是个体的联合赋予自己灵魂,更不是赋予基督灵魂。个体的联合,塑造的不是教会,是自下而上的巴别塔,是具有人间精神的巴别塔。因为在巴别塔中,无论是精神或者是动力都是来自下面的人。

作者不只是塑造了一句一句的话,还塑造了话语场。作者的灵魂所呼出的气息是联络每句话的,使他们安排的合适的位置,而且每句话各自按照各自的职分和功能,句子之间彼此相助,就使整个文章渐渐增长,成为一篇有机的有灵魂的文章整体和思想整体甚至感情整体、心声整体。也就是说,文章的作者是文章的灵魂(他虽然离开了却仍旧借着文章说话),文章的精神是靠着语境来传达的。能传达的原因是心同此理吧,或者是“圣灵的相通”。语境就是作者灵魂和心声的无形的弥漫。语境就是作者的心场。(这么说,教会就是神的心场吧,借着圣灵的弥漫来造成的。圣经也是神的心场吧。)

进入到对方的话语语境中,就是去摸到对方一整个的话语的语境世界。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我们是否很容易进入对方的话语语境呢?在读经和默想的时候,我们容易进入圣经话语的语境吗?不断地反复读和默想,就是为了要进入圣经某段话语的语境。如果是整体读圣经,就是为了要进入圣经整体的叙事语境中。

如同读诗歌,如果没有进入语境或者意境,就仍旧是诗歌的门外汉。如果写诗歌,而只是句子的堆积,而没有意境,也是做无用功,只是附庸风雅,而不是真雅。或者有雅的形式,却无雅为核心。诗歌很容易读了无味,放在那里了,认为自己不懂。而读文章,因为字面的意思,也可以看出来,所以就算是看不到语境意境和心,也能看到一些东西。正因为这种自以为懂了,就放在那里了,以为懂了,所以就失去了看到文章的心的机会。有些事懂了,是好事,但是也很容易成为进一步懂的绊脚石,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就不再寻求真正的义,这种自以为义就成为绊倒法利赛人的实际上的理由。

我是懂了呢?还是不懂呢?如果懂了,懂了它的外皮呢?还是进入了它的语境,进而它的精神灵魂核心也懂了呢?

读圣经也是如此,自以为懂了。实际上,很可能是“按照自己应该知道的,还是不知道。”我们对圣经的理解和认识上,都有很大的缺欠,都有很大的潜力,而前方奔跑道路还很漫长,甚至也艰苦。我们都要进入圣经的话语语境,竭力看到神的心,圣经作者的灵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