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考公务员 一篇文章带你申论入门!

好句子 2018-08-03 22:37:59
相关推荐

本文首发于步知公考

申论花木君

公众号,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近期各地区纷纷发布公告或简报

笔试时间为:

一马当先的山东7月19日笔试

紧随其后的四川福建内蒙古等7月25、26日笔试

云南湖南等地8月22日笔试

当然,还有后来居上的西藏6月26日笔试

很多伙伴开始急了

“花,不能只是发干货,能不能系统的普及一下申论,该怎么备考”?

那,来吧!

认识申论试卷

申论试卷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1. 注意事项

属于一些基本信息

如考试时间是多少,要求用什么颜色的笔作答等

【2020北京市考申论“注意事项”】

2. 给定材料

一般由多种材料组成

材料类型有:案例型、评论型、政策介绍、日记等形式

内容会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角度

但从本质规律而言,遵循“四维一体法则”

也就是围绕一个核心主题(会适当融入相关内容)

有问题、原因、影响、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一言以蔽之:

申论材料是答题的基础

理解材料、用好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成败

3. 要作答的题目

一般由题干和附加要求组成

不同的考试题目数量、分值也不同

如国考一般是5道小题

省考有一道题(广州一般是写一篇作文)、三道题(如四川省考)、4道题(比较普遍)

5种最常考的题型

1. 归纳概括题

如:概括s市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

2. 综合分析题

如:郑女士认为:“京剧这个行当真的不能过分商业化,直播中多数人只看到京剧的皮毛和八卦而忽略了京剧艺术本身。”请就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 应用文写作题

如:省里召开扶贫工作座谈会,邀请小赵介绍发展花椒酱产业的经验。根据“给定资料2”,请为小赵写一份发言提纲。

4. 对策题

如:结合给定资料,就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监督管理提出对策或建议。

5. 议论文写作

如:深入思考“跟着时代的大潮往前走,尽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情”,自选角度,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申论命题6大特点

1、命题准确、科学,一般没有争议

申论一般不会涉及到敏感类话题

所关注的绝大多数都是有明确导向、方向的社会性议题

比如2019年浙江省考申论关注的是“大运河文化的传承”

虽然也涉及了大运河文化传承中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等系列问题

但其文化、社会、旅游经济、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价值导向是十分明确的

2、融入实际工作,重规范表达

如“为动员群众广泛参与,请您根据材料4,拟一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入户宣讲提纲。”

完全模拟实际工作中的情景

同时对文字表达有明确的要求——简洁、明确

3、分岗位类别命题

国考申论依据岗位性质分为地市级和副省级

省考有的分为ABC类,有的则是县级类和乡镇类

体现出“因需选才”的特性——

不同性质的岗位,能力要求不同

试卷的难度及重点题型也不同

所以,备考的首要工作是熟悉考情、考点

4、侧重基层实际工作和文化意识形态

综合近年国考、省考的命题看

所涉及的乡村振兴、厕所革命、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等

都体现了这一点

5、作答内容来源于给定材料

无论是一般性的概括题

还是应用文乃至大作文

材料中都暗藏了答题的思路和要点

因此,基于题目性质、特点

掌握材料阅读的方法、技巧

着重提高材料分析和运用能力

是申论入门、提分的重中之重

而真正有用的办法

唯有自己在做题中不断领悟、总结

6、没有标准答案

申论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

文字化的表达不会也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

所谓“武无第二,文无第一”

在备考过程中

要保持独立思考

注重对题目意图的分析和材料的挖掘

去理解题目的内在逻辑

任何人、任何机构的“参考答案”所起到的都是借鉴作用

不需要迷信任何人

短期内,怎样快速提分?

1. 培养自己的行政思维

所谓思维

其实就是看待分析、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

首先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

做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绝大部分时候都无法改变规则和环境

但要守住心中的善意和良知

有敬畏之心

其次,了解公务员的基本职责

尤其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准则和方法

如政策的出台往往隐含了两个维度的信息

一是可能面临问题(为了解决问题)

二是这样做是有利的(能促进发展)

懂得必须客观地正视问题、还原真相

落实消除负面影响的实际举措、办法

以态度诚恳应对问题,总结不足

在成绩中总结经验再次,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最起码能处理好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申论材料“四位一体”的逻辑——一个核心议题(问题),涉及问题、原因、影响、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分析问题的基本逻辑——客观地正视问题、全面地分析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能理清因果关系——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采取相关举措的缘由是什么,举措、办法所带来的预期效果如何上下文衔接自然、流畅

2. 立足考试来准备考试

考试有特定的规则、技巧

(1) 了解考试,锁定常考题型

很大程度上来讲

会做题就能拿高分、通过考试

不同的考试、不同岗位

命题是有一定差异的

如山东省考,其重点题型是

不要怕麻烦,一定要花时间去了解考试——花木君公众号菜单栏中有28省市的申论考情分析

锁定常考题型,强化专项训练

(2) 真正的命脉是小题,是材料

很多人一说到申论就会想到写作

实际上,作文的总分值并不是最高的(2019年哪些地区没有考作文,我们在上一篇推文中做了梳理)

更致命的是:

拉开分差的是基础题

而不是作文

很简单的道理:

你基础性的题目都做不好

怎么可能写出好的文章?

真正的决胜处

是小题,是材料的阅读和运用

所以,我要求:我的学生将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小题的学习和训练中去

不厌其烦地告诉你如何审题、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组织成文

同时配套较为海量的训练题库

一旦当你真正懂得了小题

深层次理解了申论材料

就一定能运用好已有的材料

在相对较快的时间内写出一篇不差的应试文章

(3) 模仿是快速提高的不二之法

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往往都会涵盖“上一年的工作总结”“今年的工作目标”“今年的工作重点”等部分

这是大的框架,也是既定的思维、逻辑

再比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句子大概率“用不上”应该透过外在的表达形式

看到句子内在的本质、思想从含义、方向上看,文明(文化、自我提升)应该交流互鉴、取长补短从逻辑来讲,“只有……才能……”往往用来表达必要性,常用于观点的理论支撑中请意识到,无论是花木体还是相应的方法技巧

所提供的都不是一种模板、套路

而是基于逻辑之上的规律性梳理

而你要做的

一是花时间去理解

二是下笔下笔下笔去做

(4) 答题速度很要命

疫情

让2020年省考笔试推迟了

导致如山东浙江等地“行测申论联轴考,并压缩了答题时间”

虽然大概率会减少题目数量(3道题的概率大)

但我们的目标不能变——突破70分

从今天起

所有的训练都坚持“手写”

确保写得快、卷面清晰

在完成常考题型的学习、训练后

按照考试标准,掐表进行整卷(以往的考试试卷)训练

整合知识、提高答题的速度

全文完

祝伙伴们申论学习顺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