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一战上复旦很难?2022一战上岸复旦大学金融专硕马学长有话说!

好句子 2017-12-14 07:34:24
相关推荐

本文并不涉及具体的知识点,想要看干货的朋友们请直接看第二大点(各科复习建议),其他部分看看加粗字就好,这主要是一篇对认为时间可能来不及的朋友们说一些心里话并分享一些考研心得的文字,所以不论想要考哪个学校的朋友们都可以来看看。文章很长,如果时间不够就看看加粗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本文所涉及到的学习方法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所以仅供参考。我想在这传递给大家最重要的信息就是题目中的话,永远不要觉得你开始复习的太晚,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正是现在起最早的时候!我通过自己的六个月的努力从几乎0基础成长到了400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第一是想给自己的充实的备考生活留下一点记忆。第二是想告诉那些怕开始的晚所以还在犹豫的朋友,请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第三是想告诉和我一样特别爱玩而且有严重拖延症的朋友们,请别轻言放弃,有时候需要逼自己一次才能知道自己究竟能做到什么!

再说一下为什么选择复旦,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吧,

第一是个人原因就是我很喜欢上海这个城市,以后也比较倾向于在上海发展,所以复旦作为上海最好的学校之一就进入了选择范围。

第二是因为复旦复试通过率较其他顶级院校要高得多,所以对于我这种面试容易紧张的选手来说复旦相对比较友好。此外,复旦的专业课内容比较偏向于理解+背诵,试题都是围绕书本上知识点,所以复旦金融431这四门课,除了数学的三门都是偏文科的,以背诵为主,如果要是对自己的数学和背诵能力都很有信心的话,复旦是不错的选择。

接下来我分成几点来表达我想说的话,大家各取所需,也不要花太长时间在各个经验贴上,所以要看哪部分就直接寻找对应的内容即可。

第一部分是个人情况,我基础比较差,担心基础差考虑放弃的小伙伴可以来看看,自身只要肯努力也一样能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

第二部分是对于各科复习方法上面的建议,仅供参考,其中并没有详细的知识点。

第三部分就是这半年的学习经历了,没什么参考价值,休息或者疲惫的时候可以当小说看了,主要讲的是我从最开始什么都不会到最后考到400分的全过程。

第四部分是结语,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大家力量。

一、个人情况(担心时间来不及的可以看看)

为什么我说现在准备考研绝对不晚呢,接下来就说说我我准备考研前自己的情况吧,给可能还没怎么复习的你先安一下心。我并不是一个学霸,反而是一个坐不太住而且特别爱打游戏的人,而且有很严重的拖延症,所以可能对于学霸类型的朋友可能并不是具有太大的借鉴意义,如果只想看一些有关复习建议的内容,就直接跳过这一段直接看第二点。

本科院校:南京某211金融专业

各科基础:

1、数学:从小喜欢数学,对数字相对比较敏感也感兴趣,一直当做自己的强项,也是枯燥的考研生活里学着最不痛苦的学科。但大学学的高数和线代,由于时间久远加上当时也并不是很认真在学,在考研时已经完全忘记了。

2、专业课:本科绩点2.7左右,学习方法基本上类似于“一天一本书,一周一学期”,但也会根据老师的严厉程度来适当增加复习天数,但最长也不会超过三天,以确保不挂科的前提下最大化自己的娱乐时间。但这样就会导致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对于知识的记忆全是短时记忆,在考研前发现自己本科学过的东西早就都还给老师了。导致我在后来上一对一的课的时候,我的微观和宏观老师都怀疑过我是不是跨考的,当时场面真是十分尴尬,尤其是微观老师在听到我问他“权益”是什么东西的时候那震惊的眼神让我很是难忘 (我的第一节微观课是19年9月12日上的,所以这件事的发生时间肯定在这之后,对 我就是9月份了还不知道什么是权益)。

3、政治:0基础,初高中历史政治课一节没认真听过,而且对这些东西并不是很感兴趣。

4、英语:我的英语一直都不算特别差,但也不是出类拔萃的那种。大一上学期545分过的四级,大一下学期469分过的六级。后来报的英语双学位(为了逼着自己学习),专四第一次55分没过,第二次70分。这四次考试除了第二次考专四我复习了有一周左右,其余的考试基本都和学校的结课考试很近,所以都没复习就直接参加的考试。

总结一下就是我除了英语有些基础之外,再加上对数学的热爱,我可能是一个0基础的考生,可能还不如一些跨考的同学。

我究竟有多爱玩:我从小就是一个特别爱玩游戏的人,在大学脱离了爸妈管束之后,基本上考试周以外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都给了游戏,我的和平精英这款游戏在19年7月份以前是全赛季战神,考研之前一共玩了有1200多个小时(刚刚我自己也好奇去算了一下)。此外还有很多其他游戏就不赘述了。所以爱玩游戏的朋友们也不要担心,爱玩游戏并不意味着考不上研究生,考不上好的院校。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学习和玩游戏一样,分心了都做不好,所以暂时放下游戏去考研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考研复习时长:7月10日-12月21日。7、8月份每天学习8小时左右,9月以后能保证每天10小时以上,最长可以达到13、14小时(自己一个人关小黑屋,临近考试的时候连取外卖吃外卖洗澡的时间都在背东西)。

所以我的基础并不是很好,考研准备时间也并不是特别的长,所以现在复习肯定来得及!

学习时间安排:我的学习时间仅供参考!请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有效的学习时间,比如我就比较嗜睡而且晚上效率较高,所以我必须要午睡而且不会早起(通常8.30左右起床)。但后期要保证每天都要复习到所有学科,不建议某一天或是某几天对其中一门学科不闻不问,这样会忘!

前期7、8月份主要是以上课为主。

9.00-12.00上午上课

14.00-17.00下午上课

19.00-21.00晚自习

后期9月份以后以自学为主,我没有选择去自习室,因为当时我的效率比较高,所以选择自己在房间里学习。

8.30-12.30学数学

14.30-晚饭之后20.30都是专业课

20.30-21.00英语

22.00-23.30政治

(在12月份,政治和专业课的学习时间段互换)

二、各科复习建议(仅是复习方法上的建议,并不涉及具体知识点)

我的考研分数:400(政治67+英语78+数学132+专业课123)

我的各科成绩都很平均,没有太出类拔萃的地方,但也正正好好够400分。因为考研数学存在大小年之分嘛,所以20年偶数年400分应该可以达到复旦经院的线,我当时定的目标也就是400分,所以刚好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而且由于今年扩招到183人,所以复旦经院的线相较去年也是直降25分,385分就可以进入复试。但如果是奇数年的话,鉴于2019年复旦经院410分的分数线来看,建议目标定在410分。

分数规划大致如下:政治+英语共150分,其中可以是65(政)+85(英)或是70(政)+80(英),数学130分,专业课120分,总分即400分,如果是奇数年就把数学目标定在140分。如果时间充足的各位可以多花点心思在政治和英语上,可以缓解一部分数学和专业课的压力。对于制定这个分数目标,强烈建议目标再稍微定高一些,这样可以让自己在考试时有一定的发挥失常的空间。

接下来对这四科分别说一下复习建议,但由于我了解的内容有限,准备时间并不是很充足,所以没法提供对比分析,而且我也不会详细讲知识点,只是讲一下我认为在复习中需要注意的点。具体使用什么材料,每一科听哪个老师的课还请各位自行斟酌,但也无需过于纠结,因为书本本无错,重在自身努力,只要是有很多人推荐的资料就都可以使用。纠结的时间不如去学习些别的东西。但如果实在是不放心或者是资金比较充裕的同学可以把纠结的资料都买下来对比着用,当然我不建议这么做,因为这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时间上来讲也不是很划算。

1、政治:为什么我第一个要说这个政治呢,因为我看了其他人的经验贴,听了别人的建议之后吃了亏,所以希望朋友们不要再重蹈覆辙。所以我在这最想要说的就是,如果你的政治是像我这样底子薄弱的朋友们,请早一点开始政治的学习,不要拖到最后!不要拖到最后!不要拖到最后!可以后期开始背诵,但不要很晚才开始学!

我使用的资料和听的课: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和冲刺班,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和《冲刺背诵笔记》,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历年真题以及肖八和肖四。其中我使用最多的是《冲刺背诵笔记》和肖四。

复习建议如下:

7月份开始就开始政治的学习,直接听徐涛老师的强化班,不用听基础班。因为徐涛老师讲课比较生动,并不枯燥,所以大家可以先对着他的核心考案先把内容过一遍,至少知道考研政治都考些什么东西,之后再配合1000题的题目练习(但这个如果做不完可以不强求,知识点是关键),可以有一个初步的印象。最后几个月开始背诵的时候就能有个方向,知道什么知识点会以什么形式呈现在试卷上。学习一遍之后就要开始用到《冲刺背诵笔记》了,它相当于是一个核心考案的精华版,其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很重要,要多花时间去看去背。

其实对于选择题考点,只需要做到看到选项能辨别对错即可,并不需要完整地背诵下来。但对于分析题考点,是需要逐条去背诵的,才能做到考试的时候遇到肖四没压中的题目也可以从容作答。而最后出的肖八肖四,其中的选择题全部都要做,但肖八的分析题只需要看一遍答案,知道要如何对分析题作答即可,肖四的分析题要全部背诵(是一个很大的背诵量)。历年真题可以练一练选择部分(时政的对错无须在意),分析题往往与时政挂钩,不用花大块时间去答,

2、数学:我考的是数三,数学是我上考场前最有信心的学科(虽然我只考了132),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门,而且今年有朋友要考研且需要我的数学辅导,所以需要对数学知识再温习一遍,21考研的小伙伴们数学上要是有问题可以联系我,希望能帮到大家。数学这门学科太重要了,是拉开分差的关键学科,而且就今年出题如此之难的趋势来看,很可能数学是会比以前加大难度的,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这门学科。

我复习的过程:7月份线下上课,一整个月基本都花在了数学上,每天六小时的课,课后除了做当天知识的课后题外会把数学全书上相应部分看完巩固一遍。由于我基础并不是很好,所以后期讲到线代和概统的时候,线下课跟不上就靠自己听网课+看全书自学。由于8月份上专业课的线下课,所以学数学的时间并不是很多,直到9月中旬才把全书完完整整看过一遍,然后开始做330,10月末第一遍330过完,然后就开始了每天的套题模拟直到考研前。当时最后我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李四如果仔细些可以每张卷纸都满分,我一直都希望数学能接近满分,给我的专业课拉拉分,然而往年换汤不换药的数学今年把碗给换了,所以只考了132,但也体现出了给自己制定一个高目标的重要性。

我使用的资料:李正元的数学全书,李永乐330题,历年真题,李林六套卷,李林四套卷。

复习建议如下:数学这门课,复习越早越好,因为数学内容比较多,所以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建议可以报金程辅导班或听一些网课了解知识点之后通过数学全书进行巩固。李正元的这本全书高数部分步骤十分详细,而且选题也比较具有代表性,但线代部分错误较多,所以建议使用李永乐的线代教材进行线代学习。题目刚开始可以选择660题进行过渡,但如果觉得时间不够可以直接做330题。后期复习全面之后就要开始每天套题训练,按规定时间做,真题要提前半小时以上答完来训练速度(可以直接规定自己两个半小时就交卷,这样能加大前面做题的紧迫感)。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己把自己做过的题分类,要总结每一个类型的题都可能用到什么解法,这样在遇到一个陌生的题的时候,看它的题型用相应题型的每个解法试都能试出来!每天都要花时间做数学,不要学一阵扔一阵!

3、专业课:我考的是金融431,这门课是最让我害怕的一门课,我在9月中旬开始找一对一老师之后我的专业课学习才步入正轨,老师帮忙画知识点,课后我自己去看专业课的四本书,再配合对真题的分析和理解后才慢慢理解了这些本该在我本科阶段就会的知识。11月初正式开始对四本书进行系统背诵,第一遍背诵速度极其缓慢,四本书第一遍背了将近一个月,就到了十二月份,但到最后考研时这四本书也过了有四遍。不建议这么晚才开始重视专业课的学习!

我使用的资料:姜波克老师的《国际金融》,胡庆康老师的《货币银行学》,刘红忠老师的《投资学》和朱叶老师的《公司金融》四本考纲指定教材和历年真题。

复习建议如下:从历年经验来看,复旦金融431从来不会考书本以外的知识,包括论述题都是会回归到书本上的内容,所以对四本书内容的背诵是重中之重!比如今年的主观题,第一道是考外汇储备的数量管理和币种构成管理,对应《国际金融》第六章第三节;第二道是考货币论,对应《国际金融》第二章第四节;第三道是考新优序融资理论,对应《公司金融》第八章第三节;论述题是考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应《货币银行学》第五章第五节。所以内容都在书本上,不要想着到考场再去分析,就踏踏实实背好书上的内容是关键。此外,真题也很重要,一定要把历年真题都搞懂,比如今年计算题第二道计算久期凸性的题就是14年的计算题原题,连数都没变,可见真题的重要性。所以要做到四本书知识点熟练背诵,历年真题熟练掌握。

4、英语:我考的是英语二,考英语我是有一点在吃老本,但是也一直坚持复习单词并每天练一篇阅读,作文是考研前写几篇练练手并背了几个模板就上考场了。

我使用的资料:王江涛老师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和高分写作考前预测以及历年真题。

复习建议如下:英语作为语言类学科,重在积累,所以最少要做到考研英语词汇出现在阅读理解中时能保证认识,我用的背单词软件是百词斩,没用过其他的软件,但百词斩有利有弊,建议背单词和复习时将图片部分遮住,然后只看单词回想意思,也要注意形近词的辨析,百词斩有个我最喜欢的功能就是单词列表,其中可以看到自己收藏和已学的全部单词并能遮住释义复习。平时不要太久放弃英语,基础好点的同学可以每天稍作一点题目来保持手感训练速度。作文部分,对于不知道写什么内容的同学,一定要多参考优秀作文来积累素材,我参考的是王江涛老师的高分写作和高分写作考前预测,此外最重要的是计时训练,否则作文容易拖时间。

三、考研经历

(这段就是回忆录,的确没啥参考价值,可以直接跳过看结语,有兴趣的可以当故事看)

考研这段经历虽充实却也饱受压力,虽值得骄傲但又害怕再次经历。为什么七月份开始我能逐渐放下了我曾经最爱的游戏,有以下几点原因吧:第一是因为如果不考研,普通211学校的金融学本科的确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更别说是在自己想去的上海了,而且家里也没有从事相关行业的亲属,也没法帮忙介绍工作。第二是父母也花了很多钱给我报补课班,也有着来自金钱方面的压力。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我知道如果一战考不上的话,我就得二战,而这半年的疲惫和压力是我不想再经历一次的,所以我只能背水一战,全力以赴。

我的考研路是这样来的,我父亲特别有先见之明,我大二暑假的时候(对就是提前一年的暑假)实在是看不下去我天天在家除了睡觉就是打游戏了,就给我报了个金程考研辅导班,就这样我就被送到了异乡之地进行学习。由于当时距离考研的确还很远,而且当时我去的时候公共课部分(数学、英语、政治)就已经结束了,我只赶上了专业课,但由于我的专业课基础实在堪忧,老师讲的基本没几句能听懂的,所以我就不是很愿意学,每天可能就想着回去玩游戏上分,所以其实没学到什么东西。

第二次开始考研准备是在4月初左右,因为我其他有的考研同学开始准备了,我就也想在暑假班之前打打基础,就开始了高数的自学,但后来由于学校各个期末考试和作业的接踵而至,导致我学了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第三次学习是7月份,我又一次来到了补课班学习,带着我已经忘得差不多的数学和什么都不会的专业课,我的复习也算正式开始了。也就是从这开始,我也慢慢试着放下了游戏。7月份是一个月的公共课,我几乎每天的时间都给了数学,因为也是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我的确基础太差了,虽然学的不算慢但毕竟数学内容比较多,到后来我已经跟不上线代和概统的学习了,所以只能下来自己听网课然后看全书学习,但数学的学习还算整体顺利。

然后到了八月份。将近一整个月的专业课线下课听得我是一头雾水,知识点都是一知半解,在线下课上完的测试里,我看着别人奋笔疾书,而我除了选择题可以一知半解地选出来之外,其余的简答、计算和论述题我一个字都写不出。别人需要答3小时,而我,15分钟就可以交白卷了,选择再错几个,我整张卷纸也就能得个30分左右。然后我彻底慌了,赶紧和家里人沟通,就又给我报了一对一的课,才让我感到稍稍安心。

之后从9月12日第一次上一对一的课开始,老师帮我捋清了知识点,告诉我需要背的内容,我自己下去就开始一边自己理解书本知识一边看看真题然后练选择题。到了十月初,国庆的课节课之后,测试效果没什么区别,除了我的选择题更有把握了之外,其余我还是一个字也写不出,那时候我打开我的国际金融的书发现这本书我没见过。之后就一直找老师上一对一的课,帮我理框架讲知识点,知道11月初基本都过了一遍,然后我开始背诵,大块时间全用来背诵,国金内容最多我是第一个背的,第一遍背了8天才完整的过了一遍,然后接下来是两本微观的书,每本都背了有一周左右。

最后是货币银行学,也大概背了5天(不是说这本内容最少,而是货银是我这四门里相对基础好一些的课,背之前对部分知识点有印象,其余的三本书对我来说都是新书)。然后配合真题和模拟题的训练,自己也开始能写出来主观题部分了,有了十分明显的进步,接下来的时间就是有规律地复习,每天大概两个小时左右的背诵,免得忘记之前背诵的内容,时间也很紧张了,政治也要开始背,所以再忘了就没时间重新背了。

再说说政治,说起来都是辛酸史。在准备考研之前,我看到的好多内容都是说,政治是最简单的一门学科,从10月份开始复习就可以了,最后大题背背肖四就OK。我真是恨无知的自己听从了这个建议,导致后来时间特别紧张,晚上我结束了一天的学习之后,躺在床上打开政治复习资料,发现全都是崭新的知识点站在我面前,就吓得我根本不敢睡觉,就一直看一直看,直到困得忍不住了才能入眠。导致我当时神情极度紧张,因为复旦的政治小分要求60以上,如果政治一科没过60分就前功尽弃了。

关于政治我复习时我当时时间非常紧张,我是9月底才开始学习政治。当时第一次学习是听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对照着他的核心考案开始学习的,虽然课都是2倍速播放的,但由于我需要花大把时间在专业课上,所以政治后来就放弃了在核心考案上做笔记,直接听一遍课之后就去背《冲刺背诵笔记》,1000题也是做了100道左右就没时间继续下去了,其他同学可能1000题都刷了两三遍,选择满分50分随便上40,我到后来做肖八肖四选择题练习的时候一次40分都没上过就上了考场,虽然后来知识点掌握还算比较好,但毕竟题目练习的少,所以还是有点慌的。至于大题,我就是赌博式复习,直接背肖四,但过程十分痛苦,后来可能每天七八个小时砸在上面,而且就我今年的结果来看,效果并不是很好,我个人认为没压中几道题,我选择已经破天荒考了40分,后面主观才27,对于考复旦的朋友来说是十分的低了。

关于英语其实我没怎么花太多时间,就单词认真过了几遍,阅读基本上就是练速度隔几天做一篇找找手感,然后作文部分就是考前一周背的模板+自己计时训练练得,所以英语我分数也不高,虽然客观题答的还不错,但估计作文写的太差,所以没达到自己预期的80分。

最后两个月的时候,我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都不出去,一天的学习时间出去睡觉吃饭都在学习,其实我在吃饭、洗澡的时候也都是背着专业课或者肖四,所以最长的学习时间可能达到15个小时以上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是有效率的那种,所以可以说是十分辛苦了。基本每天上午8.30-11.30做套卷,题目争取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做完以训练速度,然后点外卖,点好了就去批改,批改差不多了外卖也到了,吃完午饭后午睡,大概2点30左右开始学习,下午和晚上的大块时间11月份是给了专业课,12月份是给了政治。

期间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累的时候就走动走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闭一会眼睛。每天会花半个小时学英语,一篇阅读+一定量的单词复习。时间大概就是3.5小时数学+0.5小时英语+7.5+2.5,11月份的7.5是专业课,12月份是政治。数学和英语的时间基本固定,英语可能会更少一点的时间,专业课和政治是根据当天所背的内容调整时间的。因为我一天从早到晚不出门,学习达到14小时基本是常态。这段时间虽然很辛苦,但的确值得。

四、结语

我曾看到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的确,学习并不是通往成功唯一的那条路,但它可能是最简单的那条。我们在工作之前还能有机会去丰富自己、去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确是很幸运的事,我也有很多工作之后再回来考研想让自己变优秀的朋友,所以,我们现在既然有选择去学习的机会,那为何还要等到吃亏之后才回来后悔呢?

希望本文能帮助各位相信自己,坚定地走完考研这段充实的旅程。相信大家最后都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如果结果并不尽人意,那么说明这一定不是最后。

最后送给大家我最爱的一句台词,出自《空中大灌篮》中乔丹之口:

This is why I was born, I thrive on pressure!

本文由金程考研学员同学原创经验贴,如转载请标明来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