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基本礼仪的学习与掌握——《诗经·召南》第四首《釆蘋》赏析

好句子 2017-10-29 02:28:29
相关推荐

原诗:

釆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

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注释:(小编自作)

(1)蘋(pín):又叫田字草,四叶菜,蘋科,生于浅水的多年生蕨类植物。可以食用。

(2)南涧:指南山下的溪水。

(3)滨:指水边。

(4)藻:水生植物。杉叶藻科,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按《礼记·昏义》言女子教成之祭,曰“牲用鱼,芼之以蘋藻”。

水藻

(5)行潦(háng lǎo):行,“衍”字的通假字,沟中积水。潦,路上的流水、积水。

(6)筥(jǔ):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筐、筥都是用竹篾编制的盛器。

(7)湘:烹煮的意思。

(8)錡(qí):有三只足的锅。

(9)釜:无足锅。

(10)奠:放置祭品。

(11)宗室:宗庙、祠堂。毛传:“大宗之庙也。”大宗,即大夫之始祖。周代诸侯及大夫之传世亦为嫡长继承制。嫡子以外,皆为别子。别子始为大夫,继承别子之嫡子,世为大夫,则立庙以祀之,是为宗室。

(12)牖(yǒu):天窗,窗户。牖下,郑笺云“户牖间之前”,钱澄之日:“古人庙堂南向,室在其北,户东牖 西,皆南 面,去牖近,故曰‘牖下’。所以不于室中者,凡昏事为女行礼,皆设几筵于户外,取外成之义,故教 成之祭亦于户 外设奠也。”

(13)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诗中理解为学习更加恰当。

(14)有:语首助词,无义。

(15)齐(zhāi):美好而恭敬,“斋”的假借字。

(16)季:少、小。

小编自作译文:

哪里去采的浮萍?南山的溪水边。

哪里采的水藻?就在积水浅流处。

用什么东西盛放?就用箩和筐盛放。

用什么东西煮蘋藻?就用鼎和锅煮。

哪里安置祭祀用品?宗庙那里的窗户底下。

由谁来学习并主持祭祀礼仪?恭敬又虔诚的女子。

诗旨辨析:

对于这首诗的诗旨,在《左传·隐公三年》就将其与《采蘩》、《行苇》、《泂酌》同视为“昭忠信”之作,原文如下:”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温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繁》、《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山涧溪流

在《左传》中,“君子”说也就是代表左丘明的观点,或者是当时社会的主流看法,将《采蘩》、《采蘋》看作是“昭忠信”之作,“昭忠信”也就是表明忠诚信实的意思。这是对《采蘋》最早的见诸史料的诗旨定义。《左传》中的评论按其年代是东周早期,距离《采蘋》所做年代不是特别久远,小编认为其中的关于“忠信”的“信”,评论是中肯的,后文中小编还会引用。

有一些对《诗经》的注解者根据《礼记·昏义》中的内容,认为《采蘋》是贵族之女出嫁前去宗庙祭祀祖先的诗,《毛诗序》认为此诗是:“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苹藻。”

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女将嫁而教之以告于其先也。”

惟明代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认为诗中所谓“季女”与《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中的“季兰”同为一人,均是指周武王元妃邑姜,此诗即是赞美邑姜之作。

小编认为以上种种说法是基于礼教为观点,女子出嫁前在宗庙祭祀祖先,这是毫无疑问的,许多的文献资料都有记述,但是把采办祭品的劳动过程说成是贵族之女,就与诗意并不完全投合。也是不符合社会现实的,但是占统治阶层的贵族是不会从事如此劳碌辛苦的工作的。这首诗描写的是贵族家庭中的女子将要学习和掌握祭祀的基本礼仪的,熟知祭祀常识和祭祀流程,也对普通的劳动妇女为其采办祭祀用品的劳动过程叙写的一首诗(关于普通劳动妇女的劳动过程,小编在“辛苦与忙碌的身影——《诗经·召南》第二篇《采蘩》中有详细叙述,这里就不再赘言叙写了”)。这样理解就与诗意投合了。

古代祭祀场面

根据文献可以知道,在古代,贵族之女出嫁前必须到宗庙去祭祀神灵与祖先,学习和掌握婚祭祀的有关礼仪。普通劳动妇女为其采办祭品做一些繁复琐碎的体力活,这首诗就是女子学习和掌握祭祀礼仪和熟知祭祀常识流程的一首诗。

诗意赏析:(小编自作)

这首诗的章节结构与《采蘩》是极其相似的,问答形式非常具有特色。一问一答的这种诗歌形式,明显地受了原始民歌的影响。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两问两答,点明了采摘浮萍、采摘水藻的地点,第二章“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还是两问两答,说明了盛放、烹煮浮萍和水藻的事情,第三章“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两问两答,点出祭地和主祭之人。这首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描写手法,没有叠字重章,也没有比兴的手法,只是以一问一答的简洁明了的方式,详细地介绍了祭祀活动的准备工作以及女子学习基本礼仪的事情。

诗经时代,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整部《诗经》305篇,就有30首《颂》,其中21首《周颂》、4首《鲁颂》、5首《商颂》,这些诗歌是商周时代祭祀时用的,祭祀是国之大事,在一个宗法社会里,祭祀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的,而且祭祀也包含着政治意义。所谓“国之大事,唯戎与祀”就是这个道理。

古代祭祀场面

整个祭祀的过程,场面是肃穆的,祭祀人是虔诚恭敬的,祭祀时的一切准备工作都要认真对待,祭祀的整个过程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关于祭祀,《小雅·楚茨》的叙述最为详细,如有描写请神的句子“以妥已侑,以介景福”、有准备祭品的“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有祭品介绍的“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有描写祭祀时态度谨慎虔诚的“我孔煵矣,式礼莫愆”有祭祀仪式准备完备的“礼仪既备,钟鼓既戒”、也有祭祀结束后人们吃祭品的描写“乐具入奏,以绥后禄”的,也有酒饱饭后的“既醉既饱,小大稽首”等一些列的描写。

这些祭品实在是再普通不过了,在山涧溪流边可以随便采摘到,但是祭祀礼仪的过程是繁复的,对礼仪的学习和掌握,也是诗中女子必须学会的生活常识。诗中的女子应该是有代表性的,代表了整个一个阶层,古人也是非常看重祭祀活动的,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以及历史局限,他们也更相信神灵和祖先庇佑的力量。他们相信通过虔诚的祭祀,神灵和他们的祖先一定会听到他们虔诚的祈祷,在冥冥之中守护他们,甚至会给他们带来福祉,祭祀活动蕴含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对美好未来的寄托。所以祭祀前后的一切活动都显得无比虔诚、恭敬,这样再反过来看左丘明笔下记载的“君子”曰:“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繁》、《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其意就不言而喻了。

小溪流

因此,诗人才会以问答的形式将祭品的采集、祭品的盛放、祭地的选择安排、祭人的身份次序井然的一一说明,也反映了这次祭祀的庄严肃穆与虔诚之心,将繁复劳动过程娓娓道来。这样写也是为了让女子熟悉祭祀的全部流程,这种写法上的安排点明了主旨,就是祭祀礼仪的学习和掌握。

山涧

这首诗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问答体的章法结构上,尤其是五个“于以”的运用,五问五答,简明扼要。小编抛砖引玉,引用一下吴闿生在《诗意会通》中所用的评论评:“五用‘于以’字,有‘群山万壑赴荆门’之势。”全诗节奏迅捷奔放,气势雄伟,而五个“于以”的具体含意又不完全雷同,连绵起伏,摇曳多姿,文末“谁其尸之,有齐季女”戛然收束,奇绝卓特,烘云托月般地将季女的美好形象展现给读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