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跟孩子交流这样说话 再也不用担心宝宝说话晚啦~

好句子 2017-08-08 15:56:10
相关推荐

0~3 岁是宝宝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期间对宝宝进行充分的语言输入和适当的引导,可以为宝宝未来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在这个时期,总有一些宝宝的表现让妈妈们担心:

女儿总是自言自语,咿咿吖吖,家里人都不知道她说什么。

去上早教,其他小朋友都和老师互动,我家宝宝什么都懂,就是不肯说。

明明天天读故事,明明看到什么都教宝宝学着说,明明家里从早到晚都在放故事机,怎么宝宝就是「金口难开」?

除了生理因素和个体差异,导致宝宝「金口难开」最大的可能,就是我们在教宝宝说话时碰了下面这五个雷区。

当宝宝用简单的手势向你比划,你立刻心领神会,「旨」到即办

妈妈的「心有灵犀」,对宝宝的需求的热忱反馈,这固然很必要。

但是,如果一直对宝宝的肢体动作迅速理解,并马上满足宝宝的需求,宝宝可能就懒得用说话来表达需求了。

宝宝开口模仿你说话时,总是立即纠正宝宝的发音

发音从不清楚到清楚、不准确到准确,是宝宝「学说话」的必经过程。

然而,假如总是逮到机会就要纠正发音,生怕孩子「说错话」的话,那也有点太过了。

如果你一直是这样做的,请静下心来想一想:对于让宝宝「发音正确」这件事,你自己是否太过焦虑了呢?

妈妈和宝宝的说话方式不匹配宝宝的理解水平

有的妈妈得知「跟宝宝说幼稚的叠词不好」,就尽量用成年人对话的方式来跟宝宝说话。甚至更过度,像朗读艰深晦涩的专著似的,故意使用很多书面用语。

遗憾的是,在 0~3 岁阶段这样做,并不能让宝宝更善于表达;对宝宝来说,没有动作、表情、语气辅助的长句,信息量太大,难以理解。

你想啊,假如宝宝理解起来都困难,那么信息的输入就是无效的,就谈不上模仿和学习了。

缺乏耐心,容易发脾气,让宝宝害怕和你聊天

比如,当你已经教过宝宝很多次「帮忙递双筷子」这句话时,宝宝还是听不明白,于是就冲宝宝发火:「宝宝,妈妈昨天不是教过你了,筷子啊,在这里啊!」

对于宝宝来说,眼下最需要的是你的耐心。

频繁提问、测试,看宝宝到底会不会

我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

这是几?

这个小动物叫什么?

找找北极熊在哪里?

这些像考试一样的问题,不宜过多使用。

我见过一个 2 岁宝妈和宝宝互动,在用纸板搭桥的时候指着纸板问他:「这是什么?」宝宝看了看,走了。

我问妈妈,他之前接触过纸箱吗?妈妈想了想说:「好像没有……」

妈妈只是习惯了这种沟通方式;然而在宝宝看来,妈妈已经知道答案了,还故意问他,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 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关注宝宝知道超级频道,了解备孕、怀孕、育儿更多精彩内容:专家直播、日刊知识、胎教电台、儿童故事、动画片,还有宝妈们最爱的社区圈子!宝宝知道与千万妈妈在一起,科学孕育,为爱成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