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直说快评:国台办发言人的话 蔡英文听懂了吗?

好句子 2017-06-24 17:56:41
相关推荐

直新闻: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就民进党当局领导人“5·20”讲话中有关两岸关系内容应询表示,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复杂严峻。对此,你做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相信,对于国台办的这个回应,不光是蔡英文本人,还有很多岛内外的观察人士,都会产生一种“蒙圈”的感觉。

因为此前外界普遍认为,由于在“5·20”讲话之前,蔡英文与民进党当局为了对大陆示好,已经采取了一些所谓的刹车动作,其中的典型表现就是,逼迫民进党籍民意代表蔡易余撤回了有关删除岛内基本法律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中有关“国家统一”字样的法案,阻止了这次实质性的“法理台独”行动。

同时外界也有声音认为,相较于蔡英文在选举前后咄咄逼人的言行,这次的“5·20”讲话看上去的确是“温和”了不少,至少表面上没有太多公然的挑衅行为。因此,有观察人士认为,大陆也将会“投桃报李”,对蔡英文的所谓“善意”给予回应。这也就意味着,在蔡英文的下一个四年任期内,两岸关系将会破冰,甚至是迎来一个全新的局面。

然而,马晓光义正辞严的回应,清晰地传达了三个信号:第一个是,大陆经过研判认为,在这篇所谓“温和”的讲话中,蔡英文的政治立场并没有出现本质性的改变;第二,大陆不接受蔡英文表面上的所谓“善意”;第三,由于当前两岸关系仍然复杂严峻,未来两岸仍将继续维系当前的“冷对抗”状态。

直新闻:那对于马晓光在讲话中抨击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单方面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你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其实,要了解马晓光这一表态中的政治信号,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尤其是要了解蔡英文说了什么和没有说什么。

首先,跟四年前在就职演说中以“1992年两岸两会会谈的历史事实与求同存异的共同认知”这种冗长的表述来委婉地提到“九二共识”,以及在去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期间公然拒绝接受“九二共识”的说法与做法不同,在今天的讲话中,蔡英文刻意回避了“九二共识”。有观察人士甚至认为,对“九二共识”的回避而不是公开对撞,也算是蔡英文在对大陆表达善意。

然而,马晓光的说法则是在清晰地告诉蔡英文,“九二共识”不容回避,更不能拒绝,拒绝不是善意,回避同样也不是善意,无论是拒绝还是回避,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单方面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其次,还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蔡英文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九二共识”,更没有接受“九二共识”,但是她在今天的讲话中,再度表态会在处理两岸事务时继续遵循岛内的基本法律与《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这实际上是“九二共识”的替代性说法,大陆方面应该会给予肯定并接受。然而,马晓光的回应意味着,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不接受任何替代性的说法与方案。

那么,大陆为什么会如此执着于对“九二共识”的坚守?我认为,中国有句俗话叫,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些年来,蔡英文跟大陆政治较量的唯一焦点,就是要在“九二共识”这个长堤上打开一个小小的缺口。一旦这个缺口打开了,大陆往后退了一步,那么仅仅是一小步,都意味着“九二共识”这个原本不可动摇的底线已经宣告全面失守。两岸关系以及台海局势将会因此而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国台办在这个节骨眼上以“九二共识”来敲打蔡英文与民进党,也有提醒江启臣领导的国民党的意味。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国民党在这个原则问题上也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直新闻:马晓光还表态称,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对此,你又做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马晓光的这一表态是有强烈的针对性的。

第一个是针对今天蔡英文有关不会接受“一国两制”的表态而来的。蔡英文的这一表态,显然是为了对“急独”派有所交待。然而,马晓光则认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仍然是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这也就意味着,两岸在这个问题上的僵局不仅未见缓解,而且越来越激化了。

第二,马晓光说,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我认为,这句话虽然没有点蔡英文的名,但绝对也是针对蔡英文而来的。因为在今天这个所谓“温和”讲话的最后一部分,蔡英文还是忍不住图穷匕现了,仍然在现政权后面加注了“台湾”两个字,而且是在“5·20”就职仪式这么浓重的场合说出来的,其负面影响显然非同一般。而这样一种做法,显然就是以马晓光所说的各种形式 “台独”分裂活动中的一种。

第三,我认为,马晓光这是在为接下来有可能在岛内上演的“法理台独”活动打预防针。因为蔡英文虽然在讲话中口口声声说,要继续遵循岛内的基本法律来处理两岸事务,然而,她却同时在讲话中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也就是准备正式启动修改岛内基本法律的程序,并将因此而在立法机构成立一个委员会。由于民进党已经掌控了台立法机构内的绝对多数席位,这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的只要蔡英文愿意,他们绝对可以修出一个“法理台独”来。

直新闻:马晓光称,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此,你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其实,最能掂量出这句话分量的人,应该就是蔡英文本人。我甚至认为,蔡英文之所以会在今天的讲话中采取所谓“温和”的姿态,就是跟马晓光所说的“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有关。

眼下的蔡英文与民进党,他们最怕的就是这么几件事——

第一个是,由于前一段时间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以及在防疫抗疫问题上的过度操作,已经使得两岸关系走到了一个随时可能要摊牌的边缘,甚至有可能因此而爆发战争。这是蔡英文不得不紧急踩刹车的原因。

第二,明天全国两会开幕,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会讨论当下面临的热点问题。蔡英文担心,假如她今天的讲话过于激进,有可能会使得台湾问题成为两会的热点,并产生对台湾相当不利的后果。

第三,再过几天就是《反分裂国家法》15周年纪念日,蔡英文担心大陆趁这个机会对台湾做出重大政策宣示,甚至是进一步细化《反分裂国家法》,使得它变得更具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

当然最让蔡英文担心的,还是第四件事情,因为马英九执政时期与大陆签订的ECFA协议,今年六月底即将届满十周年,大陆正在重新评估,在民进党已经拒绝接受“九二共识”、两岸经济交往的政治基础已经不存在了的情况下,还要不要继续执行这个协议。而一旦大陆终止ECFA协议的执行,那对于岛内经济将会立马带来灾难性的冲击。

直新闻:马晓光表示,我们愿意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同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加强交往。对此,你又做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马晓光的这一表态,显然也不是泛泛而谈,而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因为蔡英文在今天的讲话中,不仅再次重申了所谓的八字方针,也就是“和平、对等、民主、对话”,而且公开表态,“愿意跟对岸展开对话”。同时,不少观察人士也认为,由于蔡英文在今天的讲话中展现出了善意,民共对话有可能会迎来契机。因此,马晓光算是以这样一种方法,对这样一种说法给予了回应。

当然,马晓光的回应虽然很温和,但态度却是非常坚定的,即绝对不会认同蔡英文有关两岸不设政治前提展开对话的呼吁,假如两岸要对话,唯一的前提仍然是你必须要认同“九二共识”与反对“台独”。也就是说,假如蔡英文不接受这个前提条件,民共对话根本就没有可能。其实,不仅民共对话不可能,事实上,就连国共对话也因为国民党在“九二共识”的立场上出现了动摇,而暂时搁置了下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