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臧克家数学白卷 作文3句就被山大录取 高考状元白湘菱为何不行

好句子 2017-05-11 05:53:00
相关推荐

“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有了公平,社会才能发展;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们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

1930年,一位来自山东诸城的考生,以“数学交白卷,国文三句话”的成绩,被国立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前身)破格录取。开学以后,原本被英文系录取的他,想要转到中文系,于是便找到了时为中文系教授的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先生非常痛快:

“好,你转过来吧,我记得你的《杂感》!”

《杂感》,即为这位考生的国文考试文章,全文就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闻一多先生,就是当时的阅卷老师,也正是向院方提出破格录取这位考生的“恩人”。

一代文坛巨匠——臧克家

这位考生就是被誉为“农民诗人”,见证了我国新诗从诞生到发展的全部历史,对我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不可磨灭贡献的文坛巨匠——臧克家。

如果有人对臧克家不熟悉,我相信你一定听过他的诗: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位“农民诗人”的文坛地位和影响,到底有多高?

2004年,98岁的臧克家病逝于北京,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其做出评价:

臧克家的逝世,使中国的文学事业失去了一位巨匠,使当代诗坛失去了一颗璀璨的明珠,使我们大家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一位心系群众的模范。我们将永远学习他,怀念他,追悼他。臧克家永垂不朽!

建国以后,能得如此评价的文坛巨匠,恐怕仅此一位!

江苏高考状元——白湘菱

就臧克家先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按照常规的录取模式,“数学交白卷、国文三句话”的考试成绩肯定会被挡在大学门外,更不可能和闻一多先生成为忘年知己,甚至也不可能成就以后的文坛地位、后世影响。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臧克家先生的例子,作为抨击现今高考制度的武器,倡导高考改革、倡导破格录取有特殊才能的考生,甚至鼓励学生“偏科”发展,以求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专一性人才。

在2020年的高考中,江苏淮安考生白湘菱以总分430分的成绩,成为了江苏省文科状元。可就因为一门历史选修的成绩为B+,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纷纷表示:“不符合学校录取要求,按规定无法破格录取”。

很快,白湘菱被网友们称呼为“最惨状元”,纷纷为其喊冤、鸣不平,甚至发动网络舆论力量试图让上述高校“就范”,录取这位高考状元。可争论许久以后,这些中国的顶尖高校依然给出了“规则早已制定,没有办法改变”、“我们按照政策实行,没有收到特殊政策的通知”、“招生中规则先行,没有办法打破规则”、“未达最低提档要求”的遗憾回应。

于是,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失败;有人认为这违背了高校育人的初衷;有人认为高校应该具备“闻一多精神”,因为谁也不能确定白湘菱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臧克家”。甚至,还有人认为江苏录取制度本身就存在问题,白湘菱不应该成为制度的牺牲品,这位高考状元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

对于这些质疑、抱屈和不平声音,我有几个问题想问:

1、如果出现了“闻一多”,会有多少因为偏科而错失理想高校的考生会心有不甘、心生不平?

2、江苏的高考录取制度,面对的并非白湘菱一人,而是江苏全省的考生。如果按照新型高考方案执行,白湘菱就会失去“江苏文科状元”的桂冠。如此结果,白湘菱就会得到所谓的公平对待?

3、自2006年,全国高考考生的数量基本维持在900到1000万,用“千军万马勇闯独木桥”来形容这场考试,绝对不为过。每逢高考时,全国上下几乎全部进入了敏感期,开车不鸣笛、夜晚无噪音、道路被封闭,似乎一切事情都为高考放行,就因为这是1000万考生“十年磨一剑、成败在此举”的关键时刻,就是因为高考制度至今仍是人们心中最受认可的人才选拔模式。

如果白湘菱被破格录取,高考制度的公平何在?

后记

只有确保了人才选拔体系的完整性、考核标准的科学性、选拔过程的公平性,我们才能确保通过选拔而脱颖而出的人才是最优秀的。正因为白湘菱这样的高考状元被清华、北大、南大、山大拒绝,高考才值得我们期待,值得我们疯狂追求。

《清史稿·选举志》对当时的“科举制度”有过如此评价:“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馀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第出身者相比”,现今的高考制度虽然明显远超清之科举制度,但就目的性、公平性、影响程度而言,基本等同。高考角逐、社会竞争、人生比赛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公平,如果失去了这个基本原则,人、社会、国家都将失去活力和希望。

高考制度没有耽误人才,更没有埋没人才,反而培养、发掘和促生了人才的普及化、常态化。民国时期,大家辈出,可整个社会和整个国家的现状如何,无需多言。如此背景才需要“闻一多”,才会有“臧克家”。现今社会,只需要公平,也只有公平,才能让整个社会更健康、理性的发展、前进。

(文章插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