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打工不如当老板”这句话你认为是对是错?

好句子 2017-04-27 11:17:54
相关推荐

文/雪天惊雷

职场上,有的朋友认为“打工不如当老板”,雷哥却认为,这句话不能这么片面理解。

实际上,“打工不如做老板”这句话,从广义来理解,本身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有一个前提,你有没有做老板的能力和资源,你有没有当老板的意愿。

首先,当老板肯定比打工强。

如果把打工的意涵进行外延,其实所谓“打工”泛指为其他人工作而获得报酬的一种工作形式,而不是狭义上的打工仔。

按照上面的理解,包括我们在私企、国企等单位工作,其实都是打工,只要你还没有成为一个公司的合伙人,你哪怕做到了CEO的层级,也不过就是一个高级打工者。

因此,从这个外延意涵去理解,打工终究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你只能获得工作的酬劳,却无法获得一个经营主体的掌控权和收益权。

而所谓的当老板,就恰恰相反,你可以对自己组建的经营主体有掌控权和收益权。哪怕你组建的经营主体就是街边一个卖煎饼的摊子,但这个摊子如何经营、赚到的每一分钱如何使用,其实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这就是老板与打工者之间的区别,你成为了老板,每一分辛苦赚到的钱,都是属于你的,而你是打工者的话,赚到的钱大多数都不归你所有。

从这个角度来看,打工当然不如当老板。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互联网大佬曾经都是大企业的打工者,最后自己看准时机,抽身出来自己创业成为老板,最终在行业内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例如:小米的雷军曾经是金山公司高管,360的周鸿祎曾经是方正和雅虎的高管。

当老板当然比打工强,这句话绝对正确,但当老板却要比当打工者的辛苦百倍,这句话却不是人人都能理解。不信,那就往下接着看。

其次,不是人人都能当老板。

职场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维模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职场经历,这些异同点决定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老板,有的人当老板,就是自毁前程,有的人当老板,却会如鱼得水。

首先,从客观条件来看,不可能人人都可以当老板,如果人人都当了老板,那谁来当下属,谁来当干活的人呢?

社会分工的属性,必然要求是老板与打工者并存,不可能都变成老板,也不可能都变成打工者。

其次,当老板必须要有支撑自己成为老板的能力和资源禀赋。

想当老板,你首先必须要有成为老板的潜质,别以为当老板轻松,当老板必须事无巨细都要管,要有经营眼光,更要有管理手段,这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职场人来说,是完全不具备的。

同时,当老板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资源禀赋,首先得有资金才能组建自己经营主体,其次得有资源支撑,你才能让自己的经营主体能够存活下去。

就以煎饼摊为例:你想当煎饼摊老板,你首先得有钱去购置一套煎饼摊的物料和设备。其次你得会摊煎饼,摊的煎饼口味不错,才能有人购买,你的生意才能维持下去。再次,你坚持得住起早摸黑的工作节奏,还得应对没有生意时的经营困境和倒闭风险。

而这些能力和资源,对于普通职场人来说,是无法具备的。而一旦没有能力、没有资源的打工者想翻身当老板,最终只能是自毁前程,以失败而告终。

再次,谁知当老板的艰辛。

成功的老板,财力雄厚,风光无限。失败的老板,一无所有,颓然神伤。

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徘徊的老板,有时欣喜,有时憔悴,个中的滋味,岂是干活拿工资的打工者们又能体会的。

其实,对于大多数没有当过老板的人来说,当老板的辛苦又有多少人能够吃到下来,挺得下去。

别的都不多说,就以今年春天的这次特殊情况来说,多少老板为了能够维持自己产业的存续,愁白了头。打工者一睁眼,面临的是劳作的一天,辛苦完究可以挣到这一天的收入;而当老板的一睁眼,面临的就是一笔笔的开支和成本,这些沉甸甸的担子抗在肩上,愈加沉重。

没有业务,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又如何维持企业的运行。多少老板在沉默中了解了自己的老板生涯,终于灰头土脸卸下了老板的担子。这种苦痛,这种艰辛,又有几个人知道。

结语

打工不如当老板,这句话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有难度。

大多数的职场人,终其一生也就是能混到一个高级打工者或者优质打工者,而只有少数的人才能成功成为老板并持续当好老板。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打工虽然不如当老板,但没有当老板的潜质和能力,就请老老实实当一个打工者吧,这才是大多数人最好的职场人设和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你说呢?

——END——

我是雷哥,500强企业资深职场人士,一个擅长职场关系分析、具有丰富职场经验的职场老鸟。欢迎关注我的百家号【雷哥职场汇】,助你职场提升,事半功倍!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