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壮士暮年辉煌去 千年一叹话开封

好句子 2017-04-18 07:34:21
相关推荐

从郑州出发,沿着郑开大道向东,进入开封地界,就会看到如火如荼的建筑工地,一幢幢新起的高楼,一条条新修的道路,从十八大街开始,走到第六大街,路北就能见到一座城,不,一座像城一样的建筑:黄色的城墙,高耸的阙楼,宽敞的大门,甚至还有护城河水,这就是新建的开封博物馆。占地76亩,建筑面积5.42万平方米,是目前河南省建成的面积最大的市级博物馆。今年3月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作一名文物爱好者,到开封博物馆扫馆是必须的!3月23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和我的小伙伴来到这里。

开封博物馆有二层,16个展厅,其中12个基本陈列,系统讲述开封悠久的历史,4个专题展厅,分别展出明清皇家用品、朱仙镇木版年画、石刻和佛像。

开封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建都老丘,战国时的魏国建都大梁,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建都东都或东京,宋朝建都东京,金朝建都南京,被誉为八朝古都。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宋为国号,建立宋朝,建都东京,历经9帝、享国167年,1127年被金所灭。

北宋都城东京是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人口达到150万,城市风景旖旎,城郭气势恢弘,外城周长达25公里,城区面积36平方公里。史书更以“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来描述当时大宋都城东京的繁华。

只可惜: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八朝都城,要不毁于战火,要不毁于洪水,现都沉寂在地下,如今的开封,宋代的地上建筑,就只剩下铁塔和繁塔了。明清的建筑也在建国后大肆拆改,古城开封,已经没有了昔日模样。

开封一样从远古走来,走过石器、陶器时代。

开封,经历最早的王国时代,夏朝在老丘建都,商、周的青铜器在这里都有遗存。

汉代的铜铺首衔环,不知来自哪个豪宅?可惜,汉代的地上建筑在开封荡然无存,只余这衔环,告诉我们:曾经的宫阙、豪宅万间都作了土。

汉代的画像砖,就是一本汉代的百科全书,这车马出行、双虎逐鹿、铺首衔环画像砖展现了当时的开封人生活,视死如生的汉代人,把他们的生活带到了地下。穿越近二千年,依然如此鲜活、生动。

北魏孔惠超石造像:背屏式一佛二菩萨立像,佛和菩萨典型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

最精美的是佛身后的头光和背光,分5层雕刻,层于层间以细窄带分开。内层为主尊的椭圆形头光莲花瓣图案,向外有禅定坐佛9尊、飞天4身、伎乐天人6身等,北魏的佛像,还保存得如此完整,放在任何一个博物馆,都是精品。明白为什么有人参观博物馆,会在一件文物面前停留几个小时,那是真懂文物,真喜欢文物,被文物无数的细节所吸引。

又见初唐的花釉瓷执壶,好亲切,与河南博物院现在正在展出的“窑火神工——鲁山段店窑陶瓷精品展”的花釉瓷如此相像,这两件不会就是段店的窑工生产的吧?

唐朝的美人昂头向我们款款走来,面部丰满,心宽体胖,姿态优雅,美人左边的胡人,能与美人相伴,你不会是在偷着乐吧?

开封府题名记石碑:碑文按时间顺序从右到左、自上而下题刻着北宋开封府上自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第一任昝居润,下至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最后一任李孝寿等183位任知府的姓名。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包拯、寇准、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等。可我们在这个碑上却找不到包拯的名字,为什么?原来所有来到这个碑前的人,都如我们一样要找包拯,找到后,就会在包拯的名字上摸一下,久而久之,包拯的名字就被摸的从看不清,到彻底看不见了。做这样的题名记,对地方官员,是荣誉也是一种监督,是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自己得好生思量。

北宋的东京是中国的一个奇迹,富裕,开放、包容、自由,是当时所有人向往的地方,这是开封出土的钱币。

中间最大的圆钱就是著名的大观通宝,宋徽宗年间的铜钱,钱上的字是宋徽宗的瘦金体,如铁画银钩一般,财迷们的眼睛直的有没有?

北宋,是中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形成了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其中,以天蓝色汝瓷为极致,那“雨过天睛云破处”式的天蓝是以徽宗为首的文人的终极追求,当年最好的汝瓷一定在开封,可惜,靖康之难后,这一世间极品,被抢、被毁,流落他乡,传世的汝瓷珍品全世界不到百件,现在的开封已经没有了。

在这里,我想寻找开封的王者之气,而最能代表开封王者之气的应该就是这“大晟夷则”编钟吧?1105年,宋徽宗下旨仿上古青铜器铸成这大晟编钟,共铸336枚,徽宗为此设立“大晟府”,重制新乐,修订韵律,颁行天下。可惜22年之后的1127年北宋被灭,这大晟编钟也如宫廷里的上万件收藏一样,被金兵掳掠北上,然后流失,散落。现在仅存30多枚,其中开封博物馆收藏一枚。是否暗寓着开封的王者之气,就如这铜编钟一样336,丢了335,只一息尚存?

我是越来越恨不起来宋徽宗,只是万分地遗憾,他干吗要当这皇帝?他是多么杰出的艺术家?在书法、绘画上的造诣不说前无古人,也在前十,他就应该是个闲散的王爷,写写字,作作画,整理一下乐谱,再收藏点古董,也能促进一下宋朝的文化事业向前发展,可惜,他做了皇帝,误自己也误了大宋。

辽代的瓷器:中原的执壶、梅瓶、马背民族用的皮囊式陶壶和西域传来的鸡冠壶立在一起,告诉我们开封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民族大融合的城市。

孔子做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受历代帝王尊崇,修庙祀孔是作为国家大事来办的,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在都有孔庙也叫文庙。文庙成为一个地方的标配。

开封的文庙建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规格还是很高的,建国后作为学校使用,后被拆殆尽,只剩下棂星门、门前的石狮子和康熙帝所题的6块御碑。这也是建国后全国文庙的共同命运:祭祀功能丧失,甚至被拆,幸运没有被拆的,也另当他用,现在只是作为一个文物点或景点得以保留,我还没有听说哪个城市恢复对孔子的正式祭祀,只在郑州文庙见到过一次祭祀表演活动。这里展出的一套清代开封文庙祭祀礼器,见证了我们祖先对千古伟人孔子的崇敬之情,对孔子祭祀的虔诚。

开封城,在北宋达到顶峰,不次于当时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城市,可惜,明代以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上,开封曾经耀眼的光芒暗了下来。不过明清时,开封一直是州府建制(相当于现在的省会),到民国时期,还是河南的省府,城市规模和布局还是可圈可点的,可惜建国后开封的省会地位也丧失,成了一个地级市,古建筑的拆改,原住民的离开,让一个古城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开封,既没有守住大宋的鼎盛,也没有守着明清的繁荣,现在的开封,如壮士暮年。

我想,我是懂得这面墙的意思,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昔日的开封是宋太祖、宋仁宗等帝王指点江山的舞台,是政治家包拯、王安石等人施展抱负的所在,也是大文豪苏轼、范仲淹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之胜地,他们都是当时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千年过去了,开封的鼎盛和辉煌早已是过眼烟云,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留给后人千年一叹。

今天,我来了,来学习历史、回顾过去,也在思考开封的明天:不要再建什么新的、仿的假古董,保护好仅存的文物,守住历史,守住开封的灵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