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道德经》中蕴藏大智慧的三句话 学会了 事业就会风生水起

好句子 2016-12-21 16:50:28
相关推荐

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来,就陷入了一种奇怪的“轻古”思维。面对着外来文化的输入,很多人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小的质疑,认为都是落后的糟粕,这是一种非常不正确的观念,要知道中国文明之所以能够成为唯一的古文明传承,靠的就是先贤在千百年前思索出来的智慧和与之相关的处事方法,也正是这样的大智慧,才能支撑着中国从苦难的时代存活至今。

所以不论是从国家层面上还是个人层面上,对于传统文化中的智慧结晶,我们都有必要认真地汲取。今天所说的《道德经》中的三句话,便可以从中学习到人生的大智慧,所谓的:“日月不变,江河不新”,智慧和科技是不同,科技是日新月异的,但是这些字字珠玑的人生智慧,却是千百年乃至到后千百年都可以令人受益无穷的。

第一句:“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取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出自《道德经》六十一章。

老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大国和小国各自应该遵守的天道:“一个强盛的大国应该像大江大河一样,要居在下流。这里的下流并不是卑鄙下流之意,而是态度上的谦卑,就好像大江大河之所以能够成为大江大河,正是因为它们是在地势低洼的地方,因此才能够让周围的河溪都汇入过来,从而才能够维持自己的形态。

大国也是如此,只有态度谦下,就好像雌性的动物,性情温和静怡,却能够安抚和战胜雄性的动物,这就是“以静为下”的好处。”大国谦和,才能够获得小国家的支持,而小国也要谦卑地对待大国,这样才能够获得大国的庇护,这样两种国家都能够安于处下,最后就能获得各自想要的东西。

老子这番国家层面的道理,用在做人上又未尝不是如此,一个人不论是名声多么的显赫,家境多么的富有,也不能够性情跋扈,持强凌弱,否则就会失去人心的拥护,而如果能够谦虚温和,不但不会令人轻视,反而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拥护,让成功的人生更加的辉煌。而作为普通人,也要摒弃一些戾气,对人要保持友善,能够不露锋芒,性情圆润,这样才会有成功的机会垂青自己。

第二句:“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出自《道德经》七十八章

世人皆好强而避若,皆崇刚而轻柔。但是老子却偏偏认为,弱和柔比刚和强要来得好,老子对这个道理的领悟是从水的观察中得来的,水为涓涓细流时,孩童都可以践踏玩耍,而水势平缓时,一片落叶都可以改变水前行的方向,可谓是至弱至柔。

但是谁又敢轻视水呢?当水浪滔天的时候,就算是虎豹豺狼也要望而却步,洪水肆虐时,纵然是高坝坚墙也不过是触之即溃的玩物。所以一个人要懂得积蓄自己的能量,不论在学习还是事业上,只有让性情柔顺,才能够积蓄和沉淀,以至于达到无坚不摧的境界。倘若是处处争强好胜,终究是虚张声势,经不起任何的击打。

第三句:“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单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出自《道德经》七十三章

老子一直强调为人处事要以弱胜,以柔胜。是不是一个人卑怯懦弱,就是老子认为最好的状态呢?当然不是,第三句话就说明了老子对于柔弱的诠释:原来老子所说的柔弱,并不是要人在性情上变得柔弱,而只是态度谦和。而一个人的在性情上,则一定要坚强,也就是“勇”,但是这个勇却不是莽撞。

老子认为,无头脑的勇猛只会让自己遭受到祸难困顿,而只有懂得变通和深谙世事的勇敢,才能够得到最后的胜利。不争之勇,则就是老子所认为的“天道”,一个人对于别人刁难和攻击,能够巧妙的化解,而不是动辄去鱼死网破,这样的人才能够成就大事,就好像天命一样,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却让万物都不能逃脱它的掌控之外。

《道德经》的这三句话,一言蔽之,便是“以弱胜强”,做人也好,做事也罢,刚硬必然会吃亏,而绵里藏针,才是人生的大智慧,能够领悟出这些,那么人生和事业将必然风生水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