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对话二更创始人丁丰:短视频的未来要从春晚和报纸里找启发

好句子 2016-12-18 15:08:05
相关推荐

为记者 量身打造的行业资讯平台

最快的传媒要闻、最全面的财经舆情、最敏锐的传媒投资风声、最前沿的媒介变革趋势,是资讯门户也是工作平台,近万名财经记者注册、二十万主流财经人群实时关注。

文/蓝鲸传媒 张子龙

2017年,短视频已然成为媒体融合的标配,作为国内最大的短视频生产机构,今年1月二更又拿到了1.5亿融资,并相继提出短视频MV、导演计划等,在这些布局动作背后,创始人丁丰对于短视频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近日,丁丰接受了蓝鲸访谈,地点在杭州的总部办公室,屋外种满了绿色植物,室内面积不小,但东西不多,推开门就是内容部门的工位,按他的话来说,这些“都是生产idea的人。”

丁丰介绍了二更今年几大重点布局方向:大文化、泛娱乐、泛财经、泛生活,并从短视频这门生意的角度谈了微博、今日头条、微信等平台此消彼长的战略价值,也谈了自己对行业竞争的看法,他喜欢拿报纸的A、B、C叠来帮助理解优质内容在短视频变现中的关键角色。

我们还重点聊了短视频切入泛娱乐的可能性,丁丰对于泛娱乐这个概念显得谨慎而克制,他更愿意用春晚来理解娱乐,而不是娱乐综艺节目或者资讯。

短视频怎么切入泛娱乐

蓝鲸:做了两年多的短视频,你对这个产品怎么理解?

丁丰:在公众、粉丝的理解当中,我们是做微记录,这也是我们产品线上非常大的特色,因为二更成立到现在,大量报道的是通过影像的形式来展现人物,不管是微小人物、明星也好、非议人物也好,这种形式也可以以这种形式记录当下社会

而放在互联网渠道上,有人会把我们当做纪录片,有的把我们当做生活方式,还有乐活,等等有很多标签,但在我们自己的理解,短视频就是大文化板块的一种形式。

蓝鲸:为什么要做短视频MV这个领域?

丁丰:MV生态乃至音乐生态在短视频没有好的变现方式,第二个有没有市场需求,用户有没有需求,创作团队有没有需求,比如唱片公司、比如歌手本身,所有我们是要切音乐生态的。

关于短视频MV,二更首先做自己擅长的部分:我们不会成立唱片公司,不会去做歌手经纪,二更擅长的是去挖掘人物,通过影像语言和讲故事能力,帮助孵化那些好的作词作曲,再到后面的环节,就不是二更想去做的了,水会比较深。

蓝鲸:哪些是二更不擅长的?

丁丰:并没有什么不擅长,但是这个行业确实有问题,首先,整个音乐行业还是由大鳄把持着版权,其次整个变现的能力非常弱,好的歌曲大家依然还是不愿意去花钱消费。

这十几年来,从综艺角度来看,无论是现在的好声音还是十几年前的超女,音乐人对于娱乐圈的这种稀缺性一直都是有的,包括春晚也是这样,但除了李宇春这样极个别的几个人,大量的民谣歌手也好都是上来就下去,没有可持续,包括香港的天王,年纪大了就没有迭代。整个看下来,没有好的环境孵化它,另外音乐人所处的环境也浮躁,比如吸毒等,所以二更要做MV会很简单、很单纯。

蓝鲸:很简单很单纯是指?

丁丰:首先我们不做大牌;其次我们会特别注意挖掘年轻的、特别是大学生群体,辐射他们;再次,我们要找擅长用影像表现的歌曲,比如不会做韩国歌曲,我们会选择比如说民谣这种有故事的。

我们二更做短视频MV是有思考的,也思考了很久的,我们也结合了很多的行业资源,与音乐台、十三月、太合等头部公司合作,他们已经替我们发现了大量民谣歌手,其次,我们不需要在版权、经纪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可以与大公司共享、免费或者互换,整个都不会是从零到一的。

蓝鲸:所以二更的MV很轻量化、低成本的?

丁丰:也不能说是免费,我们是联合开发的模式,拍摄MV还是有成本,我们不会免费给音乐人制作,最后当然还是要考虑变现,因为所有的情怀都需要有人买单,没人买单是不可持续的。

蓝鲸:短视频MV变现思路有哪些?

丁丰:我们对于MV的变现信心,基于它是一个高流量的产品。其次,对于二更来说有流量,也有变现的能力,比如内容植入,比如可以尝试收费,比如找大的品牌联合出品等,这些都是二更在探索的,从泛娱乐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比重还是高度,MV在都非常重要,我们也会主动挖人或者说是邀请其他行业的人进来,比如会直接邀请Elle的时尚团队来做这部分事情。

蓝鲸:你们今天也会重点布局泛娱乐。

丁丰:对,泛娱乐板块是我们今年重点布局的,很多人一说到娱乐,就定位成影视作品、花边新闻、或者娱乐资讯,papi酱这种(搞笑类的),在我们看来,娱乐不是资讯能覆盖的,必须从更大视角来看。我更愿意把它比喻成春晚,春晚其实是年度的娱乐奥斯卡。

蓝鲸:这个观点很特别。

丁丰:娱乐节目很多,跑男、好声音、我是歌手啊这类,但是在短视频领域,说实话我们没有看到好的IP,也有人认为是papi酱这种,但是我们认为做任何产品线,都要从更大视角来看,比如阿里做大文娱,它涵盖了什么?肯定不仅是大电影,优酷也在酝酿大动作,今天再看会发现大娱乐版块有很多机会,回过头来二更我们要做什么?我们对于泛娱乐的理解,拿春晚举例就是,给老百姓好的内容。

蓝鲸:之前为什么没做娱乐?

丁丰:今年再看这个行业,要说离钱近,离流量近的当然还是娱乐,但为什么没有上来就做泛娱乐、没有做大流量领域,而是做媒体调性的东西?拿报纸来比喻,二更每天的几条短视频就像做A叠,给客户的定制化产品就是在做C叠,而像B叠包括财经、娱乐、体育、专刊等,是我们想做,但是必须谨慎去考虑的。

泛娱乐战略是在今年春节前后定下来的,但去年甚至前年的内容规划时就有提过,只不过那个时候叫微剧,当时跟上戏合作的微电影,流量其实特别大,还在爱奇艺这样的平台进行分发,效果还不错。去年的年初我们就考虑要做泛娱乐的尝试,但试下来,还是发现这样的东西跟二更调性不符合,所以最终没做了。

另外,团队生产精力有限,刚刚摸到做短视频的感觉,再让团队抽出一只力量去做泛娱乐,还是很累的。2016年我们主要在做全国化、规模化这件事,这一年的城市站建设对我们意义重大,通过全国化、规模化,品牌落地了,二更从最初的一群公众号的概念,真正成为一个短视频平台,当时没急着做娱乐,现在觉得是对的。

蓝鲸:看你们的很多东西都偏传统,你对时尚怎么看?

丁丰:我们希望对时尚的理解,是能够更好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比如我们会做短小的喜剧,从喜剧的角度来说,我们会做出有自己特色的,会跟非常好的头部公司合作。

蓝鲸:你觉得喜剧会是一个好的短视频产品?

丁丰:喜剧短视频很有前景,因为里面有很多东西,二更对于泛娱乐的理解,还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它应该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而不是简单的资讯。

蓝鲸:还有哪些表演艺术形式适合短视频?

丁丰:小品类的短视频同样会是方向,其实春晚可以解构为很多短视频啊,歌曲、小品、相声、舞蹈,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舞蹈就是很棒的一种形式,我们跟杭州歌舞团合作,也包括跟中央芭蕾舞团合作,最近推出作品《伟大的舞者》,在这个领域,我们报道的不仅是团队,也是在传播中国文化。

蓝鲸:你们怎么找剧本?

丁丰:在影像前面重要的一环就是编剧,中国最缺的就是剧本,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编剧团队这一块必须合作,我们在找国内有能力比如贾玲团队,最近我们跟北京震惊文化会先出一个震惊系的喜剧,这个内容还是偏网络改编。

关于渠道和市场:看好微博,现在还靠微信

蓝鲸:介绍下你们目前的客户情况?

丁丰:去年服务了两百个品牌,比如联合利华这样的国际品牌,从年前年后提案的公司来看,都是以往只有4A公司才能接触到的层面。

蓝鲸:你对4A公司的角色怎么看?

丁丰:他们没有好的案例,第二个他也在转型,4A是非常专业的体系,还会有好多公司在服务他背后,比如影视、投放、数据监测,这是一个体系,这个时候他对于对于新媒体的理解不够到位,虽然有个团队在做研究开发,但是服务体系没有健全,正如同纸媒、电视,创新能力和渠道开发都在快速下滑。

蓝鲸:所以你们可以撇开4A公司跟大客户谈?

丁丰:是很多时候可以跟4A联合起来提案。

蓝鲸:目前客户对于短视频有多少信任?

丁丰:这包括客户对平台的信任度、用户的消费习惯几个维度。微信不用说,客户已经非常认可了。回头看微博和头条,要让客户在这些平台上做比如说短视频贴片投放,需要一个体系支撑它,这需要第三方监测机构。我目前观察下来,很多平台已经在做这方面研究,我觉得很快4A公司会收到邀请,与平台方合作做这件事情,首先是平台方开放端口和数据,去重视这样的事情。

蓝鲸:微博、今日头条都在扶持短视频,二更怎么看?

丁丰:我注意到,微博、头条,对于短视频的重视到了空前的状态,特别是微博,你看刷微博没有视频是没有流量的,如果微博想成为中国的youtube,那广告收入将是重要的一块,所以只要平台方只要愿意去整合资源,有了优质的内容,自然会有广告主来,目前来看这个生态已经初步形成了。

2016年短视频创业公司基本都是靠微博的扶持活下来的,流量在微信端到了顶峰,微博和秒拍的流量占到了很多短视频公司一半的流量,如果没有达到一半,你的影响力和变现都有问题。

当然,扶持不仅是给钱,也不只是给流量,而是各个方面能让他的优势出来,这需要一种基因和体系,去扶持内容创业者。从我们对广告主的了解来说,微博还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平台,因为本身广告主在里面,KOL在里面,很多内容是需要广告主结合KOL的,在微博上更适合投放,而微信更封闭,不便于连接,头条又暂时没有这样的社交属性,我在未来还是很挺微博这样的平台,要增加短视频的投放。

蓝鲸:所以从短视频的角度,你最看好微博?

丁丰:目前微博已经如此重视,UC、包括外界所言的土豆,以及爱奇艺等都在推扶持政策,但我们还是要看哪家底子厚,看他的框架优势。

现在流量还是靠微信,未来肯定是微博,我觉得需要给微博一定的时间,过去微博过度消耗了资源,现在在收在整合,包括头条,也都在转变,在机器算法之外,我认为内容还是需要运营的光靠一个标题是很难形成优质, 再拿报纸来打比方,今日头条就好比A叠当中的要闻版,但是缺乏了深度、专刊,你得有个这样一个体系。

不过好在今日头条这么大的平台有五六亿用户,下一步需要抓这里面更精英的层级,而这个分层,还是要回到内容源头,那我们作为最大的短视频供应商,只占到他家供应量的1%不到,说明有非常大的空间,到最后,这样的渠道平台对内容的需求是非常大的,那他们会从另外一个维度去重视内容建设。

蓝鲸:你不看好微信了?

丁丰:现在还是靠微信端的(流量)。

关于地方站计划:只布局到二线城市

蓝鲸:地方站计划有一段时间,当地合作方怎么看二更?

丁丰:很多地方合作方的想法是,跟着二更能赚钱吗?是不是能够活下来,能不能变现;再一个,看二更自己能不能活下来?目前来看,二更能变现,我们一天接待上百家地方媒体,从去年10月份开始启动的北京、成都、上海、杭州地方站计划都是不错的,全国化、规模化、品牌落地、资源整合也都很顺利,通过大半年尝试,觉得有效果,也有需求,就合作了。

蓝鲸:除了更上海、更北京等,其他地方站怎么合作?

丁丰:我们的地方站并不是成立公司自己管理,是非资本的当地合作模式,包括内容共建、客户共建,配合利润分配机制模式。

蓝鲸:地方站最终规模预计多大?

丁丰:上半年20个城市,全年可以覆盖30个城市,但是不会再往下沉,应该只会选到二线城市。

蓝鲸:为什么不下沉了?

丁丰:这跟当地的GDP、人口、人文背景有关,需求都会有,但KA客户是固定的,全中国一年营销预算超过1亿的企业,只有2000个,这两千个找到了就可以了。厦门的地方站也可以辐射到福建全省。

第二个是我们要考虑到内容的可持续,就是要避免雷同,一天拍几百条的话,哪有那么多的独特性,肯定会看烦的。

蓝鲸:海外站呢?

丁丰:我们的北美站已经建立了,但不是在美国,而是在加拿大温哥华,因为我们发现美国的华人社区并没有那么大。从初期来看,我们的海外站内容还是做给国内人看的,所以还是得做当地的华人生活,比如文化差异这种,另外,我们海外的团队比国内团队都专业。

关于内容生产:什么基因干什么事

蓝鲸:最近很多平台都来哄抢生活方式短视频这个概念,你怎么看?

丁丰:其实每个短视频公司都是不同的,我觉得关键还是要看团队的基因,电商有电商的基因,影视有影视的基因,广告有广告的基因,从短视频的整个生态来看,能够做成一个短视频平台,需要风口、机遇,还需要靠山,比如秒拍这种依靠微博来带动就很不错,今年短视频一个看点就是秒拍能不能盈利。

蓝鲸:二更现在每天上线十几条短视频,你对一天几百条、甚至上千条这种模式怎么看?

丁丰:今年我们计划上线5000条,不过也就是平均每天十几条的样子。做短视频平台不仅仅是牌照的问题,而是在商业模式上有没有想明白,服务器、带宽需要大量的成本,流量越大,成本越高,其次是版权,再次是自制剧,这里还包括大量人工,如果单靠广告的话很难。

另外一个,广告主会不会因为贴片就来买单?显然不会,比如一个买单方的KA客户来问,他肯定会首先问,你们有没有综艺节目?新闻是不能做的,政策性的东西不能碰,比如现在你去做韩剧就是找死,那如果你只有资讯或者类似于拍客产品,只能是做一个报纸C叠的东西出来,要知道KA客户还是会为精品买单,不会给一个标准化买单。

蓝鲸:有没有觉得在现行政策和资质限制下,能做的东西越来越少?

丁丰:二更的内容必须是全公司都要去关注的,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有编委会和总编室, 一年前我还会参加编委会,也会运用传统媒体的经验和模式,比如建立好稿体系,说到底我们还是在生产根传统媒体一样的内容。

选题这块,我们还依靠粉丝报名,比如你觉得这个人跟我很像,你就来报名,每天都有几十个这样的人,自由职业者、搞众筹项目的,各式各样都有,还有戒毒出来的。

蓝鲸:你们的内容人民日报微博经常转载,下一步跟官媒怎么合作?

丁丰:目前与苏州广电正在合作一个项目,也得到了不少地市级别电视的邀请,比如湖北、吉林、黑龙江、广东卫视,可以联合出品一些东西。大量的传统的媒体,特别是电视台,还是很希望与二更进行深度合作。我们跟苏州广电合作就是在探索一个模板,这个项目去年12月启动,3月开拍,会陆续上线。

蓝鲸:跟体制内机构合作,有什么样的感受?

丁丰:跟体制内的合作,有好处也有难处,我们最在意的是,他们的诉求是不是跟二更一致,特别是对新媒体的理解,只是一个补充还是说真的很重视?这个需要对方领导思考,需要想明白,而我们自己是推不动的,所以我们不会主动去推。

蓝鲸:听说你们也在做泛财经,难度大吗?

丁丰:大文化、泛娱乐、泛财经、泛生活,财经是我们2017年另一块重点布局的,再拿报纸来说,我们这是在做B叠,人员配置上,我们总裁林冠潮(Garry)就是从第一财经过来的,我自己也做过财经专刊,我们还组建了新的团队。

蓝鲸:有看到什么对标产品?

丁丰:我观察下来,目前还没有做的很好的,怎么研发这样一个产品,既适合传播、又适合企业,因为财经比较浮躁,但从图文迭代到视频,还是机会很大。

蓝鲸:二更算是一个媒体吗?

丁丰:二更跟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是,我们是做影视人创作生态的,服务于影视创造人的服务商,能够服务好他们就能够产生好的内容,能够聚集、发挥才华,并不是传统媒体的模式,关键还是人,怎么培养视角,去做什么样的内容。

传统媒体把今天内容、这个领域做好就行了,我们不是这么考核的,我对采编部门主任说:你要培养他们,像一个生产车间,做事的方法管理的方式就不一样。

蓝鲸:你对平台的概念怎么看?

丁丰:二更想做的是,比平台更加有价值的平台,不是电商、也不是平台,而是服务。

关于人才和资本:这是我今年重点做的事

蓝鲸:听说你们有个导演计划。

丁丰:作为导演计划的一部分,我们成立了二更学院,今年4月份会开班,第一期是定向培养,暑期开始面向社会招生,我们有特定教材,也会借助中传、浙传的师资力量,当然我们自己的导演资源也会参与进来,在导演计划里,我们主要是想要学好莱坞,学他的专业化、模块化,好莱坞的整个体系健全到什么程度,光是编剧就分5-6类,有的专门写对话,有的专门写场景。

说到底,这是一个体系跟另一个体系的关系,无论是每天上线3-5条还是10条、100条短视频,能否通过二更提升自己才是我们非常看重的。通过产能孵化,给到年轻人更多机会,那边又有变现能力支撑我们活下来,只要不亏钱,对社会、对行业是有贡献的,这就是够了。

蓝鲸:这段时间,你会思考哪些问题?

丁丰:现在企业号人规模,去年的精力还放在资本市场,跟资本市场沟通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我也会认真思考做过哪些错误的决定,有哪些坑,非常好的合伙人、机构、伙伴,我现在主要在做三件事:一个是对接资本市场,战略布局;二在人身上要花更多时间;三是团队管理,让更多的人在一个频率。

蓝鲸:你都是怎么招人的?

丁丰:内容生产关键在于人的组建,我现在高管团队总监以上有40多人,60%-70%是媒体人转型。但真正优秀的人还在体制内,要不就是自己创业了,怎么让他们来到二更?我要挖的人,肯定都是我不擅长的,我希望能够跟他们交流,比如前不久跟Elle的人聊天,他们对于时尚的理解就完全超乎我的想象,为了找到这样的人,我甚至愿意打飞的过去,我会迁就他的时间。

蓝鲸:今年刚拿到1.5亿融资,现在你怎么看待资本?

丁丰:外界对资本其实有很多误解,比如“资本就是吸血的,投资必须要回报”,其实我观察下来,很多投资人本身也是创业者,他也是对她的IP负责,而且他们的创业激情、付出、压力,一点不比我们小,资本都是值得我去尊重的,这是我去年最大的收获。互联网创业融资最大的特性是,资本给你钱,是把你要做的事情前置,因为时间都是有限的。今年还是放一部分时间跟资本机构打交道,现在只是融资资本市场,还要更大的资本市场。

「 精彩回顾 」

》《小程序面面观:微信的欢喜支付宝的愁

》《 特朗普“推特治国”背后的舆论攻防战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

行业资讯 | 传媒大咖 | 传媒动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