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两次亡国天下 有没有对汉文化造成了什么损害?

好句子 2016-10-07 14:21:22
相关推荐

在蒙元铁蹄的践踏下,首先丧失的是自汉唐以降蔚然浩荡的“气象”;接着在满清愚昧的荼毒下,又流失了从魏晋传承下来的华彩诡谲的“想象”。从元朝之后的诗文可证其一,从清朝之后的工艺,可知其二。更全面完整一点的回答:我认为在野蛮落后的蒙元铁蹄践踏之下,汉民族首先丧失的是自汉唐以降的蔚然浩荡的“气象”,从元以后诗文清晰可见,但幸好元朝的统治时间和深入强度有限,所以在朱明的生养下,汉文化有所复苏,才刚“诈尸”了几百年,残暴阴险的女真人就在烽烟中来了,在他们的疯狂杀戮和无耻奴役中,汉民族又丧失了从魏晋传承下来的华彩诡谲的“想象”,三千年文脉其实远在文革之前清朝肆虐的文字狱中“万马齐喑”里,就已经被斩断了,红卫兵无非是鞭尸而已,而愚昧的闭关锁国呢,则废了汉民族的胸怀和胆识

至此,汉民族为群首的亚洲文明退出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列强骁勇天下时四万万炎黄子孙黯然失色,任人宰割。但是活在现在的蒙古族和满族同胞人家没有错,某些皇汉不要像野狗乱咬无辜,出演元清两代影视的明星也没有错,经纪公司安排和自身出路考虑合乎情理。真正罪不可赦的是那些美化宣扬“成吉思汗大帝国”的学者砖家,和推行粉饰脏臭满清宫廷系列影视剧的出品方,以及收了钱在网上到处对汉族的一切功过卖力喷粪的文人写手,等等各路人马,不管是何居心,阴谋是否得逞,你们一定会全!

其实我倒是觉得,汉人所谓的两次“亡国”,并没有如今很多时候渲染的一般过分

现在说的崖山也好,1644也好,大多都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的追思或者纪念,但如果从纯粹的历史角度去讲,这两次事件的结果和历史上诸多蛮族入侵事件,均未给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华文化造成真正毁灭性的损害,从某种角度上讲,少数民族文化也为汉文化注入了不少新鲜的活力

举个例子,凳子这种东西就是少数民族的贡献。不可否认,少数民族政权,尤其是清朝政府,对汉文化的确有迫害,比方说汉服,但这些迫害我认为并没有真正对汉民族的精神内涵产生影响,反而是作为征服者姿态出场的少数民族,最终被汉文化所同化,这种同化,尤其是体现在思想,精神的层面。

包容,兼收并蓄,这正是中华文化始终没有断层的原因,也是一个真正繁盛强大的文化应有的气度,更是我们始终需要保持和继承的优秀品质。说到这里我想谈一下汉服复兴,我认为这场运动本身是很有意义的,但是立足点不对,这场运动从最初开始,就是立足于一种狭隘的民族观念与历史观念的。该运动的某元老级人物曾有过类似的言论:脱离了汉族复兴主义的汉服运动是缘木求鱼。可以看出,这场运动自一开始的发起者始,便是带着很强的大汉沙文主义与排满性质的,今天汉服运动中皇汉之所以如此之多,我想也与此有关。不过据说汉服运动内部也分温和派和激进派,这点我也不甚了解。

至于支持不支持,我想说运动本身很有意义,但是却成了极端主义的温床。而皇汉们过分地强调汉族的正统性与纯正性,甚至对满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同胞歧视,仇恨;认为清朝,元朝不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这样的民族观和历史观,反而丧失了中华文化真正的精神内涵:那种海纳百川的气度,从而不免得流于形式了。做个总结,题主问,两次“亡国”究竟使我们失去了什么,我认为,应该是类似汉服之类的,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另外,少数民族政权的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制度,也造成了历史的倒退。但是精神层面的一些气质,我认为是被烙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并没有真正的失去。

两次亡天下,我不认为对汉文化造成了什么损害,汉文化的精髓还在,总会有些人坚持士人风骨。然而真理子大人的前一句话“失去了本位意识”,我觉得不是太赞同,我认为这正好相反。正是因为在两次亡天下之后,一些人认为中华文化“法统”已失,尤其是最近这一次,危机感极强,丢失了本位之后才对本位看的特别重要,想我汉唐宋,不失本位,文化上才有包容之心,自有一股自信之感。而失去了汉文化的本位,加之近代以来西方思想的传入,变得自卑,有些人变得排外,变得封闭,其中的代表就是所谓“皇汉”。可以说,两次亡天下,我们把骨子里的自信逼成了本位意识,这正是需要我们警惕的现象。

汉人失去了什么,失去了独掌天下的傲气,失去了控制其他民族的气魄?汉服复兴的又是什么?大汉民族的荣光?我们所认为的汉族失去的东西,和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从先秦到民国本朝,哪个时代的百姓不是忙于生计,在温饱生活里挣扎。我们理解的汉族风骨,汉族文化,我们普通老百姓哪里插得上手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