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李银河因王小波太丑提分手 王小波回了一句话 两人和好如初

好句子 2016-07-17 09:43:11
相关推荐

“你好哇,李银河,爱你就像爱生命!”

“小波,好朋友,你好,自从我认识了你,我觉得所有的人都黯然失色。”

这两句话大概就是王小波和李银河爱情的缩影。

70年代的时候,王小波就开始了创作之路,写了很多作品,如:《地久天长》、《这是真的》、《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绿毛水怪》等。

其中《绿毛水怪》被他的朋友带了出去,不知道是阴差阳错,还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这本小说流传到李银河的手里,那时候李银河还在读大学。

李银河看完《绿毛水怪》,心里怒赞,心里幻想着这到底是谁写这好的作品。有一次李银河的朋友要去拜访王小波的父亲王方名(我国著名逻辑学家),李银河赶紧跟着去。

李银河的朋友是真的要拜访王老爷子,而李银河确实想要去看看《绿毛水怪》的作者王小波。李银河第一眼看到王小波,天呐,怎么就长这样,完全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呀,再加上王小波那时候对她挺冷淡的。于是打个招呼就没下文了。

李银河在《光明日报》当记者期间,王小波和她见过一次面,才没聊一会儿,王小波单刀直入:“你有朋友没有?”李银河都惊呆了,在70年代,男女还没那么开放,即使在2020年,也没这么直接的人呀。李银河跟王小波说:“还没有。”王小波更狠了,直接问:“你看我怎么样?”李银河都傻眼了。

那时王小波只是街道厂的一个工人,而人家李银河已经青年偶像,能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读者来信按麻袋装。以我们的眼光看,地位悬殊有点大。

但是王小波却非常自信,爱情与地位无关,他不在意,他赌李银河也不会在意。

后来李银河去南方工作,王小波就给李银河写信,信中的开头,几乎都是:“你好哇,李银河。”既滑稽又搞笑,但是又非常亲切。信中的内容引经据典,谈萧伯纳,谈罗曼罗兰,谈雨果,谈文学,谈艺术。谈思想,天南海北无所不谈,最重要的一点,他的爱意表现得很大胆,很西方化。留下了很多经典名句:

静下来想你,觉得一切都美好得不可思议。以前我不知道爱情这么美好,爱到深处这么美好。真不想让任何人来管我们。谁也管不着,和谁都无关。告诉你,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去向世界发出我们的声音,我一个人是不敢的,有了你,我就敢 。

这些情书,让李银河感动不已。

李银河说:“没有一个女人能抵挡得住这样的浪漫。”

在李银河和王小波的交往中,李银河还提出一次分手。

原因很简单,李银河认为就是王小波太丑了,对不上眼。后来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说过:“我们兄弟几个脸模子确实糙了点。”

王小波死活都想不到,李银河竟然会因为他丑要跟他分手。

在一次回信中,王小波说我真的有那么难看!再说,你也不太好看!两个人就这样扯平了。

这两个就跟孩子一样,分手就持续一天,第二天完好如初,甚至感情还有点进展。

李银河喜欢王小波,主要看上他才华横溢,有智慧,还有那颗真挚而大胆的心。

王小波对李银河的爱情,其实很简单,就如他自己说过的话一样:

“碰上了,然后就爱上了,然后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王小波和李银河冷眼看世俗,不喜欢被安排。在王小波给李银河的信中,有这么一段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既然你要做的一切都是别人做过一千万次的,那么这件事还不令人作呕吗?比方说你我都是26岁的男女,按照社会的需要26岁的男女应当如何如何,于是我们照此去做,一丝不苟。那我们做人又有什么趣味?好像舔一只几千万人舔过的盘子,想想都令人作呕。”

他们不喜欢按部就班,谄媚世俗。

在李银河与王小波的20年爱情婚姻生活中,我觉得李银河爱王小波更多,如果没有李银河,就没有王小波。

在美国的时候,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生活费,几乎靠李银河每个月400美元的奖学金,美国消费水平高,这点钱根本不够看。

于是王小波就去打工,给人洗碗,打杂,一天才赚20美元,有时候会被老板说,王小波一怒之下就把老板炒了。

前前前后后,王小波炒的老板不少,打工不仅没尊严,钱还少,美国的劳资关系让王小波很不适应。

在当时中国学生去外国很穷的,都要打工度日,大多是给人洗碗端碟。

后来李银河干脆不让王小波去打工了。

李银河不愿意让王小波这样一个有智慧的人去干粗活,他会没有时间思考写作。所以粗活都让李银河干了。

李银河在美国要读博士,还要做助教,周末要去打工,在家里家务也大多是她做的。

有一次她在课堂上晕倒了,把老师吓一跳,可见李银河在美国有多难。倘若没有如此付出的李银河,估计今天我们也看不到王小波这么多珍贵的作品。

空出时间写作,王小波在美国对他的成名作《黄金时代》修修改改,还写了一部小说集《唐人故事》,其中一篇就是我们熟知的《红拂夜奔》。

读完硕士,王小波考虑要不要接着念博士,但被李银河劝住了,李银河觉得去攻读博士,可能会淹没他的才华,李银河自从看了王小波的《绿毛水怪》之后,自始至终都相信王小波是个天才,是个大思想家,他相信王小波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有人把王小波和李银河的书信往来弄成一本书《爱你就像爱生命》,在抖音老火了。其实我觉得这本书的书名,更像李银河对王小波的爱。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为心脏病去世,离开的时候,李银河还在剑桥大学做访问,没能见到王小波最后一面。

王小波这种病发病的时候很痛苦,独自一人在房里挣扎几个小时,邻居听到他的叫声,但是胆子小不敢进去看看,第二天才报的警。

警察来的时候,发现王小波已经走了,墙上留下他的牙印,他的牙缝里残留着墙上的白灰。

当年4月26日,王小波遗体告别会结束后,李银河悲痛万分:

“小波,你怎么不说话?怎么不说话?”

可是王小波却不能站起来安慰她,徒留泪人李银河。

在给王小波找墓地,李银河费了很大心力,她找过通惠陵园和八达岭陵园,但是她都不满意,原因是太普通了。王小波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李银河要给他找个比较特别的墓地。

找了很久,有人给她介绍浮山灵园,那里有块天然大石头,王小波是个追求自然天然美的人,把他葬在那里,他应该能接受。

你好哇!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李银河和王小波的感人故事依然在流传,喜欢他们爱情故事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去看看进行购买,这本《爱你就像爱生命》是李银河和王小波的爱情结晶。#618好物趋势##文史好物大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