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论语》中圣人 仁者与君子之间是否存在人格高下的分别?(下)

好句子 2016-06-07 18:13:13
相关推荐

(二)若圣人、仁者与君子之间人格无高下之分

1、君子与圣人相同

子路问君子。子曰 “修己以敬。”曰 “如斯而已乎?”曰 “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君子最后要能“安百姓”,这与“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一个境界,“能济众”孔子认为是“必也圣乎!”所以“安百姓”之人亦是圣者。 在此君子与圣人应是同一含义。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君子能化九夷之陋,亦与君子安百姓是同一效果,在此进一步说明君子与圣人同境界。

2、君子与仁者相同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仁者安仁”,可以理解为仁者是安住在仁的状态中,即时时不违仁,事事不违仁。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此句中对君子的要求亦是不能离开仁,不可离开的程度是“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颠沛必於是。”这种状态真可谓是完全彻底的“安仁”境界,因而可以认定为君子的人格与仁者是一致的。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 “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所问的是“仁者”的从否,孔子回答时直接用“君子”来说明其不可陷、不可罔,在这里,仁者与君子通用,二者是称谓相异而实质则相同。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君子之道有三,其文明显地表述了君子含盖了仁者、智者与勇者。既然仁者在君子之中,当然地君子境界不能低于仁者,至少应是等同仁者。 君子既与圣人相同,又与仁者相同,则我们认为仁者与圣人的境界当然亦是相同的。

(三)圣人、仁者、君子之间人格境界有无高下的矛盾之解决

同样是依托孔子的言论,就君子、圣人、仁者人格境界的高低问题却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矛盾呢?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理想人格可分三级,君子一名则可用作广狭二种不同的意义。

君子用作狭义时、次于圣人,且次于仁者,只表示理想人格的第三级,用作广义时、则为理想人格的通称,上摄圣人,下摄未达仁者境地的君子。

孔子所用君子一名、有若干处系就社会地位而言,非指理想的人格。其指理想人格的,仅有少数、可自其上下文揣知其为狭义或广义,其大多数、则究系用作狭义抑或广义,殊不易判别。君子既可用作广义,故以君子为孔子理想人格的代表名称,当无不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