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电话诈骗为何屡禁不止?孔子在《论语》里的一席话让人茅塞顿开

好句子 2015-12-01 14:37:14
相关推荐

诵读文化经典,剖析平凡生活,请关注文化宜人百家号

在百度搜索输入电话诈骗四个字,你可以找出一千六百余万条相关内容,可见电话诈骗已经是媒体及网友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电话诈骗犯罪行为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很多离退休人员上当受骗,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下的养老钱被骗子一洗而空,让人心痛不已。

目前,无论是媒体曝光骗子的行径、公安部门立案侦查、犯罪分子被严厉查处,这些手段都用上了,而电话诈骗活动依然屡禁不止。

前几天与朋友聊天,谈及电话诈骗的原因,受利益驱使应该是犯罪的原动力。然而,广大人民群众如果都有了防范意识,犯罪分子是不是就无机可乘了呢?

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犯罪分子中有很多人智商很高,有些人甚至接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懂得心理学、计算机技术和诈骗技巧,犯罪手段花样翻新,让人防不胜防。

然而,我们看到有一些诈骗案例,实际上有不少诈骗行为技术含量并不高,让我们感到困惑的是,这些诈骗行为普通人一眼就能看穿,为什么还会有人上当呢?

今日翻看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编撰的经典著作《论语》,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这句话的通俗意思是:只有上等聪明的人和最下等的愚笨人是不能改变的。

这里所说的聪明人和愚笨人,孔子的标准是人性本善。上知的人因为已经是至善之人,就不需要再改变了;而下愚的人,由于自暴自弃的原因,拒绝从善,也是无法改变的;而只有大多数的普通人,虽然可能有不善之举,但他们具有可塑性,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再回过头来分析电话诈骗的对象,也可以分为聪明人、普通人和愚笨人三类。

聪明人遇到电话诈骗行为,一般一眼就看穿了,诈骗分子的犯罪行为就自动终止了;普通人遇到电话诈骗行为,虽然当时未必能一眼看穿,但由于涉及到切身利益,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和常识判断,也能很快认清犯罪分子的伎俩,犯罪行为也会终止;只有愚笨的人,或是禁不住贪图小便宜的诱惑,或是有胆小怕事的心理,他们一旦被犯罪分子掌控,上当受骗就在所难免了。

电话诈骗分子已经看穿了这一点,他们广泛撒网,捕捉的就是这部分愚笨之人。虽然这些人只是人群中的很小比例,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很庞大,计算下来依然非常可观。

明白了这个道理,防范和应对措施也就应运而生了,也就是要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对于聪明人,有关部门只需在媒体上广泛宣传预防电话诈骗的信息,让他们了解电话诈骗行为的大体情况即可,对这部分人不需要花费很多精力;

对于普通人,要深入宣传培训预防电话诈骗的知识,让每个人深入理解和领会诈骗活动的惯用手段,提高他们的理性思维和判断能力,这部分人需要重点培训和宣传。

对于愚笨人,就要严加防范,严防上当受骗。要发动家人、单位同事和街坊邻居,多关心和照顾这部分人,一旦发现有针对他们的诈骗行为,要采取果断的措施加以制止,谨防他们上当受骗。

电话诈骗分子躲在暗处,我们都在明处;诈骗行为是主动出击,我们是被动挨打。防控电话诈骗行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公安部门的严厉打击。犯罪分子十分狡猾,如果单靠群众的自我防范,只能是防不胜防。

电话诈骗分子也是很拼的,他们已经用上了高科技。目前已出现了新型的电话诈骗,只要电话已接通,受害者可能还没有开始说话就已经被骗了。

有一位朋友曾接到一个短信,内容是他在某家电视台组织的抽奖活动中,被抽中获得了一等奖。我的这位朋友一眼就看穿了这是诈骗行为。他给对方回复了短信,只有一个字:滚。不料月底电话费被扣光了。打电话询问,原来给对方回复短信,就代表他认可了某种服务项目,尽管只有一个字。

治理电话诈骗乱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电信电话部门技术防范、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的提升,要采取综合措施,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无路可走、无法生存。

有关部门要下大力气彻底铲除电话诈骗行为生存的土壤,还给老百姓一个安定、祥和、幸福的生活环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