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李煜很有哲理的一首诗 写于被囚期间 句句都是人生辛酸

好句子 2015-11-11 12:43:18
相关推荐

南唐政权延绵三十九载,历经三世一帝二主,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南唐最后一位国主李煜继位,尊宋为正统,这一年的李煜十七岁,韶华正好。从公元961年继位至被囚禁汴京,仅仅只有十四载,李煜经历了身份上从一国之主到阶下囚的转变。这一转变,也让他的诗词风格意境更上一层楼。有时,痛苦与不幸是文学创作的沃土。

今天分享给大家的这首《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是李煜写于汴京被囚期间,也就是公元975年,此时是赵匡胤在位的第十五年,亡国之君和开国皇帝先后于公元976年与公元978年逝世。这首《乌夜啼》应该是李煜的作品中鲜有人知的一首词,相比“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句千古名句,《乌夜啼》就冷门的多。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

五代 李煜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这首秋夜抒怀之作,是词人的的后期作品,同时也具有李后主的一般风格。赏读这一时期李煜的作品,需要仔细品鉴词的氛围的创造。这首词没有用典,没有穿插精美的名物,一切都是朴素简单的。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这两句是说昨天夜晚风雨交加,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这是李煜在汴京的生活实况,完全是白描化。除飒飒秋声意外,没有别的声音,反而见出夜的寂静。令读者觉得其境过分清冷,几乎要倒抽一口冷气。此种词句,最见后主本色。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这大概就是熬夜的状态了,此人此时格外清醒,蜡烛烧尽,壶水漏尽,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无论如何思绪都不能平稳。内心不平静的此人,表现在动作上就是“起坐不能平”。为什么不平静,这是词人不愿道破的。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词人把自己的一生当作大梦一场,这一句也许就是最普遍的人生感慨了。《维摩经》有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哪怕是最普遍的人生感慨,对于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感受。李煜的词之所以能引起后世众多读者的共鸣,原因也应当是如此。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被囚汴京的李煜,“此外不堪行”就是他的人生结局。对于公元975年的李煜而言,也许他预感到了人生之路将尽。历史有后人评说,对于这两位君主而言,在他们闭上双眼的时候,于他们而言一切皆是虚妄。

如有其他有关李煜的诗词,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