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从靳东抄错古诗 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

好句子 2015-11-02 04:09:59
相关推荐

咱中国有句古俗语说道:人怕出名,猪怕壮,意思是人怕出了名之后容易招致麻烦,就像猪长肥了就要被宰杀一样。虽说现今现时,很多人都想出名,都想红一把,但红起来之后,稍一犯错,就免不了遭到口诛笔伐。

近日,靳东先生因为发布了一条关于“二十四节气”中“霜降”的诗句,错将“影”和“新”字颠倒过来。惹得很多网友朋友的骂声和嘲讽声。不管这其中是否有不可言喻的“隐藏事情”在里面,我们都可只当是一段茶钱饭后的娱乐玩笑说一通便可。

靳东微博

娱乐归娱乐,执笔君还是希望我们每个人能多多少少保留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最早的中原地带。在春秋时期,当时只有“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个节气的说法。

节气

后来,在我们古时候人们的智慧与经验结合下,根据季节气候暖热凉寒的变化,定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季节节气;

根据降水的时间和降水量、降水形态变化,定为: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这四个降水类节气;

根据物种的变化及相应从事的农务活动变化,定为:惊蛰、清明、小满、芒种这四个物候类节气。

根据太阳的日照变化,定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天文类节气;

根据气温的高低变化,定为: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这五个气温类节气;

根据地面水汽随气温变化和产生的凝结状态变化,定为:白露、寒露、霜降这三个水汽类节气。

总共二十四个,所以就成为了我们中国历来传承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中,又分为“节气”和“中气”,“节气”出现在每个月的上半月,“中气”则出现在每个月的下半月。“节气”和“中气”的日期规律分别是:上半年的4日、5日、6日,下半年的6日、7日、8日属于“节气”的日子;上半年的18日至22日,下半年的22日、23日、24日属于“中气”的日子。例如今年的10月8日为“寒露”,10月23日为“霜降”。如遇到闰年的时候,闰月只有一个“节气”,是没有“中气”的。

“节气”与“中气”都有哪些呢?下面这张图可以简单的告诉你:

这三候其实是属于“霜降”这个节气中所特有的候应。我们中国人除了总结出二十四节气外,还综合了天文、气象、动物植物生长生活变化等总结了一套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即“七十二候”的物候历。以5天为一候,为了与二十四节气对应,划定了七十二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一候都对应有一个物候现象,就是微博中后三段所看到的文字,即称为候应。每一个候应都有其特殊的根据由来,如天文气象的风、雨、雷、电,气温的上升与下降,植物的萌芽、开花、结果,动物的振翅、鸣叫、交配、迁徙等等。

下面,执笔君为大家附上七十二候与二十四节气所分别对应的情况:

七十二候

在这样一个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可能会用不上曾经令我们古时候中国人无比骄傲自豪的传统文化知识。但依旧希望,这样的传统文化能够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保留的更久远一些。使用的途径或许不在了,但是它始终都有它的文化价值所在。

如果在我们的义务教育中,把这样的传统文化知识点加在课本里,你觉得有必要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