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大三学生如何备考托福?105分托福经验分享

好句子 2015-09-24 10:14:46
相关推荐

托福高分经验分享

今天KMF考满分在这里用一位学生写的经验分享跟大家分析,大三学生是怎么5战托福,最后105分成功分手托福。

首先说下本人大体情况,首先英文基础一般,初高中最不喜欢的科目就是英语,虽然连蒙带猜高考英语考了120,但真的是死记硬背出来的。然后大学四级500出头,六级就更差我就不说了。托福一共考了5次,最终出分105。

KMF考满分学员托福成绩

也不是什么大神,但总得说来,我这样的学渣都能上岸的原因,无外乎两点:先打好基础(单词,听读说等基本能力),再夯实高层(答题技巧)。

首先单词,托福的官方说的词汇量是8000左右,但实际上去掉一些单词的变体,核心词汇也就3000-4000,60%-70%是和四六级核心词重合的,不怕丢人的说,我提前一年多开始准备托福,前半年拖拖拉拉,就是断断续续先把四从来没好好看过的四六级单词认真看了一遍,发现其实好多单词都不认识,所以一开始我就是拿着本一点一点记,然后定期复习,但效率也很低。

这里建议一定要注意词根词缀的总结,比如con 表示“共同的”tract 表示“拉”,合在一起contract就很好理解,积累一定量之后,看到新的单词都可以拆开,记起来再加上一些联想技巧,就会快很多。另外一定要注意用法,不要只背中文意思,觉得理解不了的,差一下英文词典看英文解释,会清晰很多。不然很多经过翻译的中文意思看过了,在语境里面去理解的时候发现脑子是“模糊的感觉”,并不能达到“秒懂”的那种理解速度。

核心词整好以后就是学术词,当然这俩可以并行,学术词如果有词根词缀助记更好,学术词就是类似于“stratum、herbivorous、cellulose、photosynthesis”这种词,托福主要是考察学术英语,这种词读听说写满篇都是。

到这里最坑的来了,那就是一定要注重单词的发音、发音、发音!

背托福单词不能默背,一定要反复听,还得出声读!这一点真的坑惨我,因为一开始没注意发音或者非常不适应英文的多音节发音,听力一开始完全是懵逼的状态,反应不过来,或者听到一个词熟悉就使劲想意思,严重影响了句子的理解速度!后来我发现这个病根儿就在单词听音辨义的基本功上。英文发音真的太坑了,音节为什么那么多啊,而且很容易相互混淆,比如theory这个单词,词性变化发音也变了,theorize,theoretical,还有那个theatrical 我每次都搞混;再比如椭圆ellipse,elliptical和日蚀eclipse,ecliptical 完全分不清。

最后关于词汇这块我感觉更多是需要在语境内去熟悉的,读听说写环境里面(TPO就够了),要多场景反复遇到,在练习方法的环节“补漏式”的再去夯实基本功,效率会高一些,那种设想自己基本功完全打扎实再去学技巧的想法我个人觉得很不现实,因为基本功怎么算扎实了?没有测量方法,只是自我感觉,会浪费很多时间。

写到这有一点很重要的要提醒大家就是托福是机考,所以到半年我第一次考的时候才发现非常不适应,打字速度、看阅读的字体、对着电脑说口语,特别影响心情和发挥状态,说白了就是之前不觉得,坚持用纸笔学习,比较传统,然后考完我发现不行我必须得全方位改成线上备考。我用的是托福考满分应用,简单实用,功能也全,听说读写在线模考都有。

托福考满分模考

最近ETS动作不少,改革以后的题目版本也有,模考啥的很方便,定期去做,以免盲目刷分浪费钱。

然后说听力,说实话听力和口语的提升是托福中最困难的,所以我一开始也比较重视,但是方法一开始用的听抄,效果很差,泛听,效果也很差,基本就是一段时间过后,发现听懂率和做题正确率并没有提升。作为过来人,我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逐句跟读”和“听说并进”。之前也听有人用“影子跟读”的方法,但我真的跟不上,且我发音不好,特别容易大舌头。

这里我真的要感谢KMF考满分的叨叨老师,我是在刚才那个网站听了一节公开课,觉得讲的方法很好,然后自己试着用了一下,真的肉眼可见的提升。具体方法就是老师说的播放一句,暂停,重复原句,尽量和原文表述一致,然后把不一致的地方手动记下来,再重复正确的句子直到熟练为止。我语法一般,用这种方法觉得对于长句的反应速度快了很多,有了那种英文思维的感觉。然后我就坚持,一开始材料就用口语中的听力,后来提升难度我用开始用听力材料,并且用方法进行听记和原文复述,练听力的同时口语流利度也好了很多。

有一说一,我觉得我阅读的视觉读句子的速度,是用了听力这个方法提上来的。阅读的长难句很头痛,我原来看一句话得反应半天,看不懂,反复重看,阅读速度巨慢,但自从我听觉上能马上抓住句子结构了,在视觉上去看句子,发现我的句子阅读速度也加快了,很神奇。阅读、听力、口语同时提升的方法真的分享给大家。

基础先说到这儿,然后说做题方法。

这里必须得说,撇开基本功谈技巧都是完全不行的,如果阅读听力口语写作在20分以下,比如每个科目都是15-18分的样子,去谈技巧根本用不上。听力如果是15、6分,那就应该先练听说并进或者精听,笔记就别想了。大神中也有不记笔记能考到28甚至30分的,但是我多少还是要记一些的。

如何备考托福阅读

阅读单词一定要重点看阅读机经词,词对同义替换这些,因此词汇题就是白送分,一定要拿到。最难的是最后一题六选三,有些人也提倡阅读做一些笔记什么的,做题正确率更高。

我个人给大家的最大建议就是:阅读一定要重视逻辑方法,不要觉得单词都认识就有正确率。不考虑时间限制的正确率都是假的,假的!之前我做阅读不计时,一篇文章抠40分钟,还查字典,发现只错一道题的时候我觉得我阅读稳了,但是到了考场,每篇文章限时18分钟,真的特别紧张!一分半一道题,这个时候靠的就是逻辑技巧和逻辑判断,因为一般人,真的很难说你一篇700字的学术文章都理解透彻了,然后才把每个题做对。注意总结做题的正负逻辑,是递进就加速,是转折就减速,过程中记一些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关键词,对提升正确率很有帮助!

如何备考托福听力

基本功比较弱的同学,建议先不记笔记,因为这个阶段你还听不懂啊,记笔记是没用的。听力23以上吧,可以考虑听一些考点记一些笔记之类的。当然还有一种就是闭着眼睛听,因为闭眼的时候注意力是完全在听觉上的,一边听一边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还有一些段落分主题的划分,同时尽量把听懂的部分“画面化”,这是可以帮助理解的,不会说听完了马上就忘记了。考点和题型是一定要熟悉的,就是听到教授说什么,学生一提问,就知道这里一定会考,一定会出什么题型,到这种程度,不记笔记,拿个26-27应该不成问题。我自己最后听力得了27分,笔记也是记的,但不多,因为最后也没到那种”听记完全平衡“的境界,记笔记还是会耽误理解,脑子不够用的说~~

如何备考托福口语

首先,我口语报了课,因为我实在是不知道口语我该怎么办,目标分25,当然最后考了24。这里还是感谢考满分托福的叨叨老师,让我提升了很多效率,对发音自信了很多。之前我也报过其他课,就是给我讲发音和模板,笔记这些,但我还是答不好。后来到老师那里才知道我根本问题不在发音,也不在语调,是语法和流利度的问题。这里简单说一下吧,口语练习一定要坚持,如果基础一般,至少留出3-4个月来学习和练习。

独立口语,素材不要自己瞎找,很慢,我积累过一段时间,发现真正面对题目的时候,我能用的上的素材太少了,针对性不强,可使用的语料浓度低。然后课上老师会强调“目标语料”、“高频语料”,就是常考话题的那些地道的表达,每天伴着录音反复去听,跟读,久而久之就熟悉了,张口就来了,见到题目只要语料熟悉,都能扯上几句,流畅度也很好。

总之就是练习题目一定要用“机经题”,不要用“黄金口语80题”那些,都太老了,而且很多题型改革后都不考了。题目要选择机经题,语料要选择高频语料,每天坚持。我之前的计划是,每天5道机经题,看题,列思路提纲,用老师的高频语料,答到熟练为止。备考托福以后我基本都不听歌了,循环播放的都是单词和语料。反馈推荐大家用的speech-rater官方机评,这个机评据说就是考试的时候ETS给你评分用的系统,国内有的不多,一次5块,报告很详细,很好用,至少能知道自己的流利度、发音、词汇多样性的得分。内容和逻辑就得靠逻辑的方法去判断了。

综合口语用上面我说的逐句跟读的方法就很好。综合口语的细节复述一定要准确详尽,越详尽得分越高。

如何备考托福写作

写作这块也是要用机经题库来练习。写作的段落逻辑展开很重要,跑题、分段落逻辑和主旨不沾边的文章会死得很惨。独立和综合的字数只要到最低字数要求,就不会因为字数扣分了,后面决定分数的就是逻辑论证和语言表达了。语言表达托福还是有要求的,不能太幼稚,用词造句不能太简单太小学生,还是要有复杂度的,不说多华丽吧,但一定要用词精准。我练习写作的时候会把机经题拿来,每天写5道题的展开思路,看题目、列文章结构、段落安排、每段的逻辑展开也会大概写一下,坚持1-2个月,会发现看到题目思路反应会很快,因为很多题目的思路都是相通的。

然后建议每天坚持不说写一篇吧,但是至少选择一个段落,写出来。写的时候注意用新的好的,或者自己更加不熟悉的那些表达来替换自己已经用到麻木,考官看到会吐的那些表达。好词好句要经常输出应用,才能熟练,到考场上才安心敢用不怕错。

最后再补充一点,就是写作口语可以一起备考,独立口语和独立写作的话题很相近,其中有一次考试,写作我用到了口语的语料结果上了25分,之后我就努力把写作和口语的语料相互借鉴,效果也不错,至少口语写作都不会没得说没得写了。

最后回头来看,我觉得要是让我重新来过,我一定首先还是从单词入手,每天用正确的方法去背单词,注意单词发音。搞定单词打好基础再用听力带口语复述练习,用听力反应速度带阅读反应速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