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话说老北京之岔曲 最早创作的风俗曲

好句子 2015-05-25 18:42:22
相关推荐

岔曲在清代北京风俗曲中是最早的创作,也是清代宫中声歌消遣最先的歌曲。

在清兵南征时,有随军旗兵名叫宝恒的,编成许多用一人歌唱的单支小曲,因他的号叫“小岔”,人们便称这种小曲为“岔曲”。最初军中的岔曲除写景写情以外,大半是颂扬得胜的吉利词,可以壮士气,也可减乡愁,以至后来初学岔曲的还要先学“八喜”。

后来岔曲流传到一般家庭里,逢着喜庆寿日邀约子弟票友消遣八角鼓,岔曲就又改变,趋向庆祝颂扬的方面走去。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双生贵子、双中状元等一类曲词,代替了得胜词。流传禁中以后,高宗乾隆爱它腔调简洁隽永,适于燕居小宴,因命词臣张照等人据腔作词,令南府(升平署)太监学习,时常歌唱。漱芳斋、景祺阁、倦勤斋都演唱过,词藻越发地典雅清丽。

同时外间的岔曲从嘉、道、咸、同以后,也改变了风格,文学技巧也极力精求。此外又作应情应景的文字,如“贺中举”、“贺结婚”、“贺生子”,这几个段子尽管也是善颂善祷,文字却风趣多了。最有趣的是调笑谑浪的小支岔曲,刻画的很深入,像“八丑”、“脏”、“大耳朵羊”都很有奇趣,令人发笑。

仔细分析起来,同光以后的岔曲,有出世思想的,词意惨恻的很多,即如号称岔曲之母的“风弄芭蕉舞”,便充满归隐的意思。这也算岔曲的小演变吧。

岔曲最难学难唱,全凭实学,毫无偷手。又因岔曲都是单支,最长唱不过几分钟,没有伸缩,不易讨好,所以专学岔曲的很少。岔曲之所以不能完全淘汰,是因为无论快书、单弦上场试丝弦时都唱一支小岔曲,因此还能保留到现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