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孔子:生前千年文化赖孔子得以传 死后千年文明因孔子而开

好句子 2015-04-11 07:45:35
相关推荐

学而篇第一(3):孔子,生前千年文化赖孔子得以传,死后千年文明因孔子而开

张恩恩/文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翻译:孔子说:“君子要不稳重的话就没有威信,学习就不踏实。做人最主要应做到忠和信,不要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

注解:重:庄重,稳重。 威:威信,威严。 固:巩固,但我觉得结合翻译为踏实读起来更顺畅。 主:主要。 友:交友,动词。 过:犯错。 惮:担心,害怕。

感悟:庄重的反义词是轻浮,孔子很反对这种人。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的人是没有威信可言的。为什么有些学生看似平时成绩还行,一到正式考试,立刻露出马脚呢?不踏实,轻浮使然。一知半解,往往自以为是。我一直以为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个人性格的表现。所以我认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在知识传授,家庭教育的重点在性格养成,社会教育的重点在行为匡正。

“勿友不如己者”,往往被人误解,好像按照孔子的说法我们就没朋友了。我则不以为然,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和长处,跟我学初中物理,或许有进步,和我学高中物理肯定不行。这里孔子交友的目的是要求我们进步,主动学习。只有和某方面比我们强的人在一起,我们的这方面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过则勿惮改”,孔子的学生子夏在后面讲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文”是掩饰的意思,就是说小人犯了错误不敢面对,找各种借口来掩饰。让我不禁想起鲁迅的名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翻译:曾参说:“慎重办理父母丧事,追念先祖,百姓的品德才能忠厚老实。”

注解:终:老死曰终,翻译为父母的丧事。 追:追悼,追念。 远:远祖。

感悟:《论语·为政》中孔子对樊迟进行“孝”的解释时所说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中“葬之以礼”就是“慎终”的意思;“祭之以礼”就是“追远”的意思。理解这篇,我们需要了解远古社会为什么要“孝”,为什么要这么重视丧葬、祭礼。首先远古时代的“孝”是由落后的生产力决定的,父辈先祖掌握着生存和生产的基本技能,“孝”从表面看是对长辈的顺从实质上则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其次,“孝”也是文化传承的需要,谨守父辈之道,遵从父辈教诲(而不是盲目改革创新)在远古社会更有利于文明的代代相传。最后从个人心理情感上而言,“孝”不仅仅意味着对先祖父辈无限恩惠的感激更也是自己人生意义在后世子孙身上的延续。到了周公制礼乐的时候,“孝”就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道德要求更是具有法规性质的行为准则。从这个意义上讲,孝关乎民风,所以曾子才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当然这里还有一个“慈”的问题,还有一个“孝”带来的负面作用的问题,容我后面详述。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①?抑与②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③求之④也,其诸⑤异乎人之求之与?”

翻译:子禽问子贡:“夫子到了那些邦国,一定要了解一下当地的政治,是他自己主动去探求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凭着温和、善良、恭敬、简朴、谦让的品质才知道这些的。大概咱们老师和其他人知道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吧?”

注解: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论语》中出现三次有两次是向子贡求教,另一处是向孔子的儿子求教,所以有人怀疑他是子贡的学生。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最重要的学生之一。 夫子:对做过大夫的人的敬称,孔子做过鲁国的司寇(主管司法的最高长官)所以被称为“夫子”,我觉得不翻译更合适。闻: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中认为“问”和“闻”属于古字同源,“求之”是问,“与之”是闻。 ①与:此篇句末的“与”都是句尾疑问语气助词,翻译为“呢”。 ②与:给予,翻译为告诉。 ③之:用在句子主谓语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④之:代词,代替“必闻其政”这件事。 ⑤其诸:是春秋时期齐鲁间的方言用语,用来表示不肯定的语气,可翻译为大概、或者(采杨伯峻《论语译注》的说法)。

感悟:孔子年青时候看仓库(“曾为委吏”),喂牲口(“尝为乘田”皆据《孟子·万章下》),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鄙事”,17岁欲见季桓子而被其家臣阳货以“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的理由拒之门外(《史记·孔子世家》)。中年(35岁)求仕于齐国终不见用,被齐景公以“吾老矣,不能用也”而打发,但据《史记·孔子世家》所记,孔子不被齐景公所用是著名政治家晏婴(后世尊称为晏子)的建议,更有“齐大夫欲害孔子”的说法。而后十几年被迫回到鲁国办私学,略有所成。51岁开始被鲁定公所用,官运亨通,至大司寇行摄相事(相当于当时鲁国的司法部长兼国务院总理)却因齐国的“美人计”而被迫再次离开鲁国,于55岁开始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14年之久而终不被用,期间“惶惶如丧家之犬”是孔子自己也认可的说法。而到晚年68岁才再次回到鲁国,69岁丧独子孔鲤,71岁时最喜欢的学生颜回病故,72岁时,跟随自己最早的学生、亦生亦友的子路卫国殉职。73岁,自己病逝。纵观孔子一生,不闻达于时,不富贵于世,曾误解于贤达(如因晏婴而离开齐国,事见《史记·孔子世家》),被嘲弄于世人(如郑人讥他为丧家狗一说,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受权贵之欺凌(详见《论语·阳货》),遭隐士之冷讽(详见《论语·微子》),正所谓处处碰壁时时遭罪,那么是什么让孔子在如此坎坷的人生道路得以坚持呢?我以为不外乎二,一是“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信念支撑,二是对“仁政”理想得以实现的强烈向往。孔子理想的得以实现的最佳手段就是参与政治,直接影响人民,谓之入仕;退而其次就是干预政治,直接影响从政者,谓之从教。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孔子为什么“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孔子之于政治非名非利,只为“仁政”。这正是孔子为后世敬仰的原因所在。

“温、良、恭、俭、让”的孔子为什么没有成功?首先,这个说法是子贡对老师的理解,孔子本人对自己优点的认识则是“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其次,时代造就了孔子的不遇,春秋战国需要“王道”、“霸道”来强国而不是“仁道”来治国。再其次,“成功”的理解不同。孔子虽生前不以功名闻于世,然千载以后仍得后世敬仰,此为最大之成功。有人评价孔子,生前千年文化赖孔子得以传,死后千年文明因孔子而开,此语并非过誉。最后,孔子主张的确有不合理的地方。此处暂且不论。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翻译:孔子说:“父亲在世,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之内,他如果没有改变父亲的主张,这才算是个孝子。”

注解:其:有理解为代指父亲的,也有理解为代指儿子的,我自己觉得既然是谈孝道,那么应该是看儿子做的怎么样,而且如果是代指父亲的话那么“父没,观其行”一句就解释不通了,所以我认为“其”代指的是儿子。 行:读xing二声,应为行为,行动的意思;读xing四声,当为品行、德行的意思,二者皆可。 无,通“勿”,不要。 三年:古代父母去世要守孝三年,实际是25个月。

感悟:“孝”的问题,我略做总结①孔子之“孝”有历史原因、社会原因、情感原因。②“孝”在孔子时代是合情合理的选择③“孝”被后儒(尤其是宋明理学家)改造后,成为严重落后愚昧的封建残渣④我主张用“平等、尊重、理解、爱”来代替传统的人际交往中所谓的忠义孝悌。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翻译:有子说:“礼的作用,和谐最重要。先王之道,这才算最美的,大小礼,都应该这样。如果有行不通的地方,为了和谐而和谐,不拿礼来节制它,这样是不可行的。”

注解:斯:这。先王:主要是尧、舜、禹和周文王 节:节制。

感悟:“礼”是指西周初年周公制定的一系列维护统治秩序的法规制度。春秋时代,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不仅促进了各诸侯国经济的富裕和国力的昌盛,同时也带给他们的是欲望的无限膨大。周公的礼乐对诸侯各君约束力丧失殆尽,有子虽然认为“先王之道,斯为美”,但“先王之道”不可行,亦是事实。

“和为贵”是目的,法律的意义不在于惩戒而在于防范。在“礼乐”的范围内共享和谐,即使在今天恐怕也不可得。“知和而和”则是形式主义,这点在今日倒也比比皆是,下欺上,上自欺,貌似和谐的背后——当官的,生活在权利的泥沼里而无暇自保;经商的,生活在金钱的世界里贪婪无厌;读书人,生活在苟且的现实中虚伪自私;老百姓,挣扎在残存的美好里姑且偷生。究其根源就是“不以礼节之”(没有法律来规范)。一则是因为法律不完善,没有惩戒官的法律,也没有保障民的法律;二则是因为法律不执行,对官不敢执行,对民胡乱执行。有子的话,执政者最应该看看。(注:以上言论,偏激有余,中和不足,然余心喜之。无他,盖意气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