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四校联盟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好句子 2015-02-24 09:11:02
相关推荐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我校参评学生各项统计数据较去年同期甚至上学期检测分数较略低。得分统计如下:

本次模拟,试卷结构和试题类型与河南中招完全一致。在考查内容上:

1、 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运用。

2、 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和能力的考察。

3、 能体现语文学科的思想性、生活性。

试题题目设置上,能根据材料本身特点,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情况,设置问题合理,科学,且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和灵活性。有所遗憾的是,试题没能体现疫情下的相关内容,没能体现2020年中考命题新形势。更遗憾的是,我校学生整体得分太低。

总体上,本次检测具有良好的导向性,检测了学生语文的实际水平,也让学生暴露了复习的不足之处,同时为我们教师以后对学生的复习指导提供了正确的方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1题为字音辨析题。所选为多音字与形近音异字或音近形异字,很多学生不能得分。其中多音字,如“累”、“解”、“薄”等字,容易混淆。辨析原则为字不离词,音不离义。

2题字形辨析,学生得分较好。题中“出(奇)其不意”、“计日程(成)功”、“雷阵(震)雨”等容易辨别。

3题古诗文默写。

所选内容覆盖面广,且多为网课复习过内容,学生第一个写对的较多。后面几处理解性默写,虽然信息明确,但得分不高。这也反映出学生在家里网课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的问题。

4题为名著阅读,也算是个老题,曾多次在考卷中出现。学生答题问题是不能很完整地按要求概述情节。对相关故事情节叙述,需要人物+时间+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这样,信息要点全面,不会导致过多失分。

5题为考查句子连贯问题,从选项内容关键词句中可以明确找到排列顺序的信息。

6题为新闻材料。

第一小题是根据材料拟写新闻标题。很多学生不知道标题信息来源,把后面内容当作要点。需要明确,新闻标题从导语中找,标题中要有谓语。另一部分学生失分原因是抓不全要点,何人+何地+何事,并且题中有“大河网”一信息,需要点出地点郑州。

第二小题概括筛选信息,题目简单,要点明确,学生得分较高。

第三小题,这一题为徽标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得满分的较少。原因是学生答题要点不全,思路较乱。需要学生紧扣题干“图案”、“字母”、“意图”三个词,并且需要采取总分的结构答题,即总写+分写(图案+字母+意图)。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

选文为记叙性文体和说明性文体。

(一) 记叙性文体

第7题概括故事内容,较为简单,可紧扣何人+何时+何地+做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来答题。第8题具体分析老师人物形象,学生答题问题为,要点不全,不准确,不能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总的问题还是答题不规范,可以看出学生练习不足。第9题为赏析句子,题中已经提示答题角度。问题为,思路较乱,不得要领。第10题考查结尾句的作用,题中提示从结构和内容方面答题,需要学生紧扣文章主旨,结合常规答题角度和思路进行。多数学生对文章理解不透,对角度和思路不能完全掌握,导致失分较多。

(一)说明性文体

第11题,考查段落在说明文中的作用,学生误把说明文当成了记叙文会,将资料上的答题思路给生搬硬套,答出“总领全文,开篇点题,为下文铺垫”等无效内容。第12题,概括筛选要点,较为简单。需要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找出关键词句,进行要点提炼,整合。第13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需要学生结合词语和句子,按照一定的答题步骤答题即表态+解释词语(字本义+句中义)+结合句子理解+删去后会如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什么特点。此类题学生训练过,只是这次部分学生感到有些陌生,对答题步骤有些遗忘。

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

(一)古文阅读

考题选取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刘向《说苑》文章,一议论,一记叙,属于相关题材比较阅读。与中考相比,结构类型相同,但试题难度不大。

15题,考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与识记,尤其是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比如特殊情况下的词类活用(使动)、被动、古今异义等问题。试题中“发”、“劳”“乱”“敌”四个词语,均在学习新课或在网课复习中反复强调过,但是仍有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劳”使动的含义。

16题,考查对已学过的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之句,为千古名句,学生较为熟悉。但学生在答案中,却眼高手低,或对“所以”二字,不甚理解,或不能准确翻译“动”、“忍”的使动用法。

17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论证方法的掌握。作为典型的议论类文言文,其论证观点、思路、论证方法等都是考查重点,在复习中老师也会特别强调。

学生答题情况却不容乐观。问题主要是:

1.没有审清题意,答出举例论证,或是把问题看成第一段,或是对第二段内容理解不当。

2.没有充分理解出题人意图,答出道理论证,导致与参考答案(正反对比论证)不符。个人认为,从个人到国家,属于一种递进逻辑,答出道理论证,也不能算是错误的。

3.没有结合语句内容具体分析。学生只写出对比论证,而没有分析。或是对文句不甚理解,只记住这个论证方法,或是没有养成好的答题规范(前面记叙文阅读第8题中也存在只答出人物特点不具体分析的情况)。

18题,两篇文言对比找共同点,需要学生基本读懂课外浅易文言文基础上结合课内综合、分析和概括,进行答题,难度比前几题稍大。学生答题不太好,3分的题,有3点内容,绝大部分只能答出课内知识即“困境中经历磨难,有所作为”这条1分的点。其它两点,信息在课外文言选文(二)中,学生不知所以。这个反映出我们学生学习文言中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死记硬背文言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不能很好地迁移知识。在平常练习中,就是基础好的学生也是一见课外选文就放弃了,不想,不查,不看。

(二)古诗阅读

考题选取的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属于九年级刚学过的,且在网课名师名校同步课堂复习过的内容。

19题此题考查诗歌鉴赏的“炼字”,得分极低。学生不明白“弄”字的意思,甚至不清楚整句诗歌的基本意思,不知道答题的步骤,基本上是乱答情感,硬凑字数。此类题型,答题应该按照基本的步骤:

1.解释字的含义

2.把字放入诗句中描绘(或翻译)

3.写出表达效果(包括展示出的人或物的形象特点、画面、思想情感、理趣、情志等)

这个题型提醒我们备考时,除了要夯实基础,识记鉴赏诗歌的必备知识,还要反复训练学生的答题规范意识。

20题考查诗歌名句的理解。此题难度很小,多数学生能答出答案。有些学生失分原因是把这首诗误认为爱情诗,答出“对恋人或对妻子的思念”,还有学生答出词人“处在乱世”之类的语句,究其原因,课堂教学时,学生没有认真听讲,复习不细致,对诗歌理解偏差。

第四部分:作文

仍然是二选一作文。

第一题,是命题作文。从题目看,审题难度不大。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却不太理想。得分情况如下:40-45分,不足15人。绝大部分在35-38分之间,其不足表现在:

1.选取材料陈旧,比如做饭,洗衣服,做题之类。

2、叙述较为平淡,事件缺少起伏变化,且不能很好地安排详略。

3.无具体生动形象的描写。

4.中心浅显,不深刻,或不太突出。

5.字体太差。

6.部分学生审题失误。

关于本次作文的审题立意和写作建议:

(一)第一题:其实我能行

1.事件核心:我——能行(做成功)

2.副词限定:“其实”二字暗示:原来我不行(成功),现在终于行了。

3.写作构思:

(1)由不行到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学生写一件事(或几件同类的事)。对于一件事,写自己不能把事做好,需要学生以叙述或描写的方式进行铺垫,后来经过别人启发或自己从自然或其它事情中摸索顿悟,并经过自己的努力(做)终于成功了。

(2)在表现上可采用对比衬托等手法,将之前的不能成功与之后的成功做对比。

(3)不行到行的过程,即刚才提到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条件,从外部说,可以是别人的语言鼓励、启发,也可以是某个自然现象启发自己(做事态度、方法等)的顿悟,从内部说,需要自己由思想到行动的发展和转变。

(4)确立中心

立意,一般我们老师都会给学生们说两种方法即化实为虚,以小见大。可是学生对这两种方法并不一定能完全领会。我们还要具体指导。怎样做到化实为虚以小见大呢?教学生最好不要就事论事。可指导学生由此到彼,由浅到深。具体些,就是由物到情,由情到理。当然,这些情和理必须在叙述描写事件基础之上得来。总的说来,中心的确立可从四个方面思考,抒发感情,表达生活情趣,对生活或社会的感受思考,揭示一定的生活道理。如果要再深刻些,则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思维、思辨性或批判性思维了,这些非一日之功。

第二题,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学生写得不多。

方法:

1.由果溯因法,他为什么每次都能找到空位?

2.提取关键句关键词。

他耐心地找过去,且每次都做好从第一节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从句子中可以发现核心,做事要有耐心。

如果写议论文,建议选结构较为简单点的,如正反对比结构,引议联结结构。

最后提醒大家,无论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在考试还是在平常训练中,务必要求学生先审好题,立好意,列好提纲再下笔。

总的说来学生在试卷中问题如下:

1.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识记不住,且不能灵活运用。

2. 答题不规范,没有形成较好的答题习惯。

3. 写作水平较低,选材老旧,形象生动性不足,立意较浅。

这也反应出,本学期的网课,学生缺少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能自律,听课效率很低,交作业率和完成度不高。开学以来,一些学生根本不在学习状态。

三、复习计划与措施

(一)总原则:讲、练、考相结合

讲,夯实基础;练,巩固基础;考,提高能力,三者统一起来,互相配合。

(二)复习依据:《语文解析与检测》 《中考专家》

1.做好古文讲解复习(精讲+背诵+随堂练习)

2.随古文进度,每天两首,做好古诗默写背诵。

3.作文训练,三天一小作文,片段叙述描写,一周一大作文,整体构思与表达,依次从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结构、叙述描写等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并培养学生些前列提纲意识。

附:复习计划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