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Mirror头条」六大话题 纵览2019综艺中的营销方法论

好句子 2015-02-21 21:35:33
相关推荐

年末岁初,又是一年盘点时。

诚如所见,小学作文中2020年的科幻盛相并没有如期出现,赛博朋克终究还是存活于梦中。但世界的变化依旧超出我们的想象。

回顾2019年,这是综艺市场重新充满希望和新生的一年。在回归,质量在上升,传统节目的逻辑正在被打破,而营销,这把常规性的武器,也在2019年,被各类节目玩出了新的花样。

依靠催婚潮,《我家那闺女》在一众观察节目中脱颖而出;凭借真实感,《我和我的经纪人》狠戳人间社畜的痛点;再配合熬煮一锅名为“明学”的毒鸡汤,《中餐厅》这档初播时不温不火的节目逆风翻盘,成为今夏最大的赢家。

所有的一切都在证明着。在精耕细作和天然的社交基因之间,营销正在一档综艺节目中爆发着它的巨大潜力。

宝藏剩女,催婚大法

2019年的综艺市场,是从观察开始的。

从《我家》系列到《女儿们的恋爱》,从《做家务的男人》到《幸福三重奏》,尽管一整年过去了,但浓烈的情感需求成为了综艺市场的焦点,更是引发观众对于家庭、生活、工作的反思。浓烈的情感需求,依旧深深的触动着不少观众的兴趣点。

而如果说有什么比男艺人的单身生活更吸引观众的,大概也就只有女艺人的催婚生活了。

《我家那闺女》中年轻漂亮、事业有成的几位女嘉宾,从节目开播至结束,皆未能逃离来自家长的催婚大法。

社交平台上分为泾渭分明的两拨人,或是百般诉说被催婚的那些年,或是沆瀣一气吐槽社会对于大龄女青年的挤压,《我家那闺女》以此为地基,借以沸腾的共鸣舆论,让观众自然而然地参与到这些与每一位女性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中来。

而由最终效果来看,吐槽也好,赞颂也罢,在网友的群情激愤之下,那些社会话题带来的讨论热度,也在转化为实打实的流量和收视转化率,反哺在《我家那闺女》本身。

情怀杀永不过时

如果说短视频、直播、游戏等具有强互动社交属性的产品满足了“追新派”的需求,那么打着情怀牌的综艺则让“怀旧派”觅得缅怀青春的途径。

人类是情感充沛的动物。而这种充沛,不仅仅体现在社会痛点的认同之上,更体现在对于过往的追忆之上。

一直以来,情怀杀都是宣传营销最重要不过的一环。“营销不够,情怀来凑。”复古也好,催泪也好,营销人总喜欢在调动受众情绪上下足功夫。

凭借着一招犀利的情怀杀,已经拍摄至第四季的《王牌对王牌》依旧是不少观众的心中挚爱。从97版《天龙八部》主演时隔22年再聚首,到《还珠格格》晴儿、老佛爷、皇帝、令妃时隔21年的重逢……

每周末定时承包热搜的《王牌对王牌4》,凭借着那些牢牢占据着童年时光的热门题材作品引发了不少年轻观众的共鸣。虽然在环节设置方面依旧被不少网友吐槽为新瓶旧酒,但其营销传播的成功却是无可辩驳的。

谁还不是个社畜呢

去年,“佛”是把年轻人推上风口浪尖的关键词。人们标榜着自己的无欲无求,在“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人生态度下,假装岁月静好。而今年,被工作、压力、脱发三座大山裹扎的群众们,已经戴不稳佛系的面具。

在密不透风的工作压力中,如何从群体性的焦虑中找到自己情绪的出口,无疑正在成为人间社畜的集体目标,也在成为综艺节目营销之路上的有效武器。

《我和我的经纪人》中,承担主要炮火的,是白宇的宣传经济琪仔。艺人的突然爆红,让这位尚未成熟的“宣传经纪人”,痛哭、崩溃成为常态。

于是,围绕“琪仔哭了,琪仔又哭了,琪仔怎么还在哭”的死亡三联问,社畜压力的话题点被无限放大,关于工作压力、关于北漂困境、关于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被借以网络放大到每一位观众眼前。

即便是在外界看来光鲜亮丽的艺人,也同样将背后的一地鸡毛亮相于众。#心疼张雨绮#、乔欣从头再来的勇气#、#春夏不愿参加综艺#等一系列话题被推上热搜,尽管工作性质并不相同,但那些弥漫的紧迫,却让节目瞬间从明星八卦的浅层吃瓜上升到升降沉浮的职场共鸣维度。

内容裂变,诚意出圈

每一年的综艺市场,音乐都不会缺席。但并不意味着每一档综艺节目都能红红火火。在综艺品类愈加丰富的当下,再平凡不过的音乐综艺,想要引起大众层面的共鸣,正在变的愈加艰难。这意味着,在天然基因受阻的情况下,内容营销,对于一档综艺节目的影响,也愈加深重。

从原始的内容出发,生产出既生动又多元化的周边话题的《乐队的夏天》与《我是唱作人》大概是2019年唯二出圈的音乐综艺节目。

不同于情感、观察等节目的大众层面的共鸣感,这两档受众有限的音乐节目,却恰恰正是以这样精准的内容定位,赢在起跑线。两档节目中的多首歌曲都成为单点传播的热点,在诚意、压力与情怀牌的情况下,切入人性中最需要被放大和引发共鸣的那个部分,并由此带来强大的营销势能,推动了节目关注度和口碑的迅速扩散。

“槽”到深处自然“萌”

命途多舛的《中餐厅》在摆脱被全方位吐槽的初期节奏后,依靠应流而上,最终逆风翻盘。

在遭遇了等全方位的吐槽,槽点营销,似乎成了《中餐厅3》维持热度的不二法门。

从模仿造句、制作表情包再到视频剪辑,以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到这场恶搞式的狂欢中来。

在这场“明学”狂欢中,围绕着黄晓明在节目中的表现,“明学家”们抢救性挖掘并记载了一大批可供流传的语录。

从“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到“你别干了”的众多经典语录,在万物皆可成段子的互联网时代,吸引着众多“明学”门外汉争相观赏。

在新的媒体形态带来更低的创作门槛和更快的传播速度的情况下,为这一季《中餐厅》带来了实打实的讨论度。

顺势而为的《中餐厅3》,也同样玩起来官方鬼畜。从对杨紫与王俊凯的模仿片段的全面传播,到黄晓明送冰箱等自黑“骚操作”,都为这档已经开始经历综N代魔咒的慢综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焕然新生。

同一个世界,同爱一个沙雕

每一年,依靠沙雕文化出圈者不在少数,但大概没有哪一位能比《超新星运动会》收获更大的流量与关注度了。

依靠着#周震南2G网络#的话题,这档以新生代偶像为主的、局限于圈层之中的综艺节目顺利出圈。

周震南和于小彤的经典对话被传播向各个圈层,搭配着第一次和李佳琪一同直播的经典片段一同食用,让#你周震南了吗#的话题迅速火遍至各个圈层。

而在节目过后,《超新星运动会》的精华片段也被一一释出。从于小彤陈小纭接吻时台下爱豆的反应,到李汶翰问纪凌尘为何喜欢大海,这些充满喜剧色彩的片段传播,无一不赋予《超新星运动会》超越自身影响力的讨论度。

回顾这一整年来的综艺成绩,或许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市场越来越细分,时间越来越碎片,扩散越来越简单的时代,营销正在迎来属于它最好的时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