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原来语文应该这样学 而大部分家长都不知道

好句子 2015-02-13 01:24:41
相关推荐

前几年有一位叫李璐珂的女孩一度被人关注。她两次跳级,十五岁就考上了清华,二十岁攻读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当人们都用看待天才的目光看她时,她的父亲这样说:女儿并非智力超常,她与别人的区别只是在于,当别人的孩子正在拼命去读去背一些无关紧要的、最多只能供而已的文字(主要指语文课本)时,我在让孩子读《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经典作品。

这位父亲坚持让女儿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认为最好的少年时光应该去读经典作品。他对现在的学校语文教育很不满,认为“在无关紧要的文字上喋喋不休、浪费过多光阴只会毁掉人的一生。

很多学者批判现在的语文教育,可时过境迁,这么多年了,我们的语文教育依然故我,到现在尚未有结束的迹象。

从教材的编排看,现在的小学语文大致还是采用先学拼音、生字,再学词汇、句子这样一个逻辑框架。

拼音真的需要放到语文学习的最前面吗?生字真的需要那样一个个独立的去学吗?

这里有一个貌似合理的逻辑推理:会读文章就得先认字,想认字就得学拼音,事实上,这个表面合理的逻辑并不符合儿童的认知顺序,逆反了人类学习语言文字的天性。

一些教育专家这样说: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工具,拼音更只是”工具的工具“,它就相当于二胡演奏员偶尔使用到的那块松香,可以让弓毛更润滑,却用不着在每个孩子初学二胡时就先去花费好长时间学习关于松香的知识,可这个”工具的工具“现在却变成了工具本身和目的本身,以至于居然有人提出中国文字以后要用”拼音“完全代替”汉字“。

而儿童学习需要的是形象、有趣、整体感知等特点,一上学就把他们拉到枯燥而抽象的字母和生字上来,孩子为此付出了痛苦的努力,却收获不到学习的快乐,他们花费了许多时间,只学到了很少的东西。

从教师的语文素养上看,多年来僵化而单一的教学方式,使语文教师这个群体的专业素养大大退化,”语文教师“这个角色所暗示的学科素养是如此苍白。曾经听到一位校长在谈到一个教师的工作安排时说:“教不了别的,还教不了语文吗!”

有的人觉得学习语文就是要背课文,凡是背课文好的学生,考试成绩就高。而这样的“高成绩”只会在小学阶段体现,到了初中、高中后,差距就出来了。

语文教育界近些年考试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并列出许多古今中外的名著。但大多数学校和教师看重的是当下的考试成绩,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基本上都局限于语文课本。

尤其是小学,教学活动几乎全部紧紧围绕着课本展开。所谓“课外阅读”,不过是一缕过耳清风。

从许多人的经验及各种资料中可以归纳出,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在语文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积淀是不可行的。

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维贫乏的人。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学好语文,却漠视他的课外阅读,这好比给一个本该喝一杯奶的孩子只预备了一匙奶,让一个想学游泳的人进浴盆试水一样。

现在好多中小学都开设了“阅读课”,但这些课基本上不是孩子手里拿本书去读,而是教师讲“阅读方法”,学生做“阅读题”。并没有达到阅读的效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