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女画家房华丽畅谈敦煌艺术

好句子 2014-12-15 01:25:28
相关推荐

房华丽

扬州人,幼习山水,师从山水名家卓鹤君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名家工作室画家,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杭州西子画院画家,中国山水画学会会员,扬州市文联书画院秘书长。

《放鹤亭》 房华丽 作

敦煌是艺术朝圣之地,是不折不扣的中国艺术宝库,深入其中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经过这些年的创作,我觉得我的创作非常需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补课最具备中国代表性的艺术。我是在各种奇怪的巧合契机之下才能成行的。由于工作的原因,一旦错过,很可能再也没有深入敦煌的机会了;二是水墨艺术外延的阶段性探索。总有一部分人对世界充满好奇,我可能是其中最笨的一个,有些问题的答案只能自己下夯力去寻找。当时困惑于认识到文人水墨的高度无法超越,面临中国水墨绘画艺术,关于水墨画,自己该往哪里走?

《家山秀色》 房华丽 作

山水画是传统文人水墨画的代表画种,卓鹤君先生的山水画以一种含蓄的、既符合传统绘画规律,又吸收西方构成的面貌出现,作为传统绘画语言进行现代转换实践的先行者,先生拉开了与传统旧水墨山水的距离。应该说,卓老的开创性启蒙是我的原发点。另外与刘国松先生交集,是触动我探索前驱的继发动力。刘国松先生也是卓老的好友,他对绘画工具材料的理解探索以及艺术观点、艺术创作是前所未有的打破与创造,相当于往沉寂中的水墨画坛投入一颗石子。艺术创造于人的自觉自知反思。艺术的继承和创造必须厘清画工、画匠、画家和艺术家的类别,水墨艺术需要自发创造,注意:不只是水墨画。从传统中重拾发现,是多数人抱有的希望,中国传统艺术历来绕不开敦煌。古今中外来此宝库的探寻者从来络绎不绝。

《太行山居图》 房华丽 作

我个人认为中国有两个代表性艺术有必要研究:一是敦煌壁画,二是景德镇陶艺。朱子语类:理会、践行。事实证明:真正有艺术探索研究的,多数如此践行。生命短暂,必修课应该完成就尽快去认真完成。为此我两个地方都去了。后来比较发现,这两处的艺术有很多暗合与关联,这以后有机会再交流。

有一点要提的是:人们常被习惯性认知绑架而不自知,比如早之前出现的被晚在后面出现的概念限制性定义:敦煌壁画是在工笔写意之前就独立存在的绘画系统,无论是出于民间信仰还是宫廷倡导,盛极一时的壁画体系,成为当时精神需求最主流的表达方式,现代人用后来产生的工笔重彩来贴标签,混淆了不同系统的概念,时间上也讲不通。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房华丽 作

关于“敦煌艺术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感觉这个话题开口有点儿大,就算毕生浸淫敦煌的学者也未必真能讲得出,这里面还有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如果一下就能直白清楚地说明白,敦煌就不是魅力无限的敦煌了。语言是有边界的,“禅宗”讲:不可说。无处无限,有处有限,妙处皆不可说,说了皆是错,就属于见智见仁之处。以我个人的肤浅认识,目前还不具备概括“核心”的能力。至多斗胆分享一点个人从艺术角度体察到的零星的认识体会。

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融合无处不在,通过战争文化经济兼并交流,民族之间,部落联盟,邦国建交,皆兼收并蓄,共存发展;交融是社会人类发生的基本,似乎没有可能排斥这种基本。基于交融的想象创造在敦煌艺术中贯穿始终。举个例子:飞天的形象来自古印度神话中的乾闼婆和紧那罗。乾闼婆是歌者,紧那罗是舞者,二者是夫妻,作为古印度神话中能歌善舞的天人,乾闼婆和紧那罗被吸收进佛教系统。随着宗教艺术审美和创作的需要,职能逐渐混为一体,形象不断演化,最终合为一体,成为体态俏丽,持乐歌舞,翱翔天空的飞天。

《夏山幽居图》 房华丽 作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虽然起源于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飞天的职能是礼奉、散施、歌乐。这些本无情节可言,但为了表达崇信,古代匠师发挥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融入许多现实世界的因素,将毫无情节的题材表现得琳漓尽致,并形成程序不断完善。

敦煌飞天是中国古代充满想象力的创作,成就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做艺术需要踏实深入,翻阅一千本资料、哪怕天天生活在莫高窟,与深入实地认真实践一张作品的理解也会有差别。临习是学习和理解的必要手段,没有经过实践积累的开口令人怀疑是否妄言,对敦煌临习系统的进入,本身需要对“临习”这一绘画学习方式的理解。至少并非肤浅的照猫画虎。这一点,进入过的都知道,毕竟临习有不同的出入角度,有思考的临习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再创作。

我很幸运可以最大程度浸入敦煌,与敦煌艺术的精神对话不止礼拜佛国世界,也在意烟火人间,敦煌的神性、诗意、烟火气,都是突破思维层次的缺口。于我而言,最大的改变是对艺术的启悟。与以往践行经验略不同的是,我注重自己站立的时代节点:过去曾踏在前者走过的脚印上亦步亦趋,顺从惯性思维所谓从画面面貌的改变,从图式、色彩、题材的形式,画面的信息表达方面做过尝试,直到有一天自问:学习某,探寻的是意态内核,还是形式外相?是否该开启艺术规律原理的研究阶段?还是继续探寻艺术之脱离视觉审美体验、有更多精神到现实创造价值之可能?毕竟我要的是艺术是本质的艺术。

当前人类所知有限,我们所认识世界的方法、界限,存在浑然不觉的偏隘。生命短暂,要选择抓紧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