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处世之道 无为而无不为

好句子 2014-11-25 01:52:01
相关推荐

人生于世,并非所有人都能处世。一个“处”字,道出了一个人的涵养、修行,风范、度量,清高、淡然,睿智、雄心。

因此,处世也就因人而异。君子、义士可称得上处世;小人、无赖是欺世;地痞、流氓霸世;懒汉、白痴是混世;庸人、懦夫是厌世;隐者、道者是遁世;枭雄、奸臣是盗世;闲人、散人是玩世;伟人、圣人是治世;英雄、豪杰是救世;狂人、暴君是毁世;黎民、百姓是居世;草莽、贼冦是乱世。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在这世间淋漓尽致地演绎着精彩、斑斕、惊险的一幕幕剧情。

处世是一种艺术,一种态度,一种哲学,也是一种功夫,并非人人都能处世。谙熟于处世者,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不利,不怕生活怎样艰苦、清贫,都能澹然自安、逍遥惬意、自然清新。

处世需要一颗淡然、无为之心,一种超凡脱俗之态度,才会看得开,想得远;才会有空旷之思辩,超然之妙想;才会使自己虽身在凡尘中,却能逸出其尘染,裸出君子之风范,英雄之豪情。

洪应明说:“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须是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砥柱屹然,方是宇宙内真人品”。

人生于世,宜将世间一切看透,不为一点小事动怒;不因尘泥而污染。不为酒色而荒淫,不为金钱而贪婪,不为权势而折腰。

可总有那么一些恶人、小人,总认为别人不敢惹他而盛气凌人,欺负弱势群体。总认为别人都是那么憨厚、老实,而挑剥离间、制造是非。这些人没有什么高明处,不过是些丧尽天良、毫无人性的禽兽、鼠辈。其做法上瞒天道,下欺苍生;其结局将受天谴、终得报应。

有句话说:“为官一时一地,为人一生一世”。人生短暂,光阴易逝。谁能长生不老?谁能一辈子高高在上?只有睿智者,才能真正看透人间世情。

洪应明说:“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季叔之世,宜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宜宽严并用”。这是一种处世之法诀。

天玄子也说:“当利得之时,让一分是福;适功名之际,退一步便安。当清明之世,严一着为是。适动乱之世,藏一着为高”。所以,谙熟处世之道的人,能方、能圆;能伸、能屈,能退、能进;此乃为处世之不法二门。

《寒山、拾得问答录》有这样一段话,也是处世之精髓:

“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饶一着,切莫与人争强弱。耐一日,火坑变作白莲池;退一步,便是人间修行路。任他嗔,任他怒,只管宽心大着肚。终日被人欺,神明天地知。如还存心忍,步步得便宜”。

人生于世,有时如临沙场,面对邪恶、卑劣、亡命之徒,如有不慎,有可能会将自己毁灭。所以,要知难而退,知险而让;知恶而避,知气而忍,知厌而走,知怨而消,知仇而解。

处世之精髓当加法、减法并用,就如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但是有人要问,要是减到无法再减时,又如何处置?人只要心宽,就没有过不去的沟,化不了的怨,解不了的难。且看《菜根谭》之言:“人生减省一分,便超脱一分。如交游减,则精神不耗;聪明减,则混沌可完。彼不求日减而求日增者,是真桎梏其身”。

这实为人生处世、修身养性、接人待物之要诀。但在这世间小人、恶人太多太阴太险太刁,对待这种人渣,就要以退为进,且先让他三分,待过一段时间,再看他的报应。

香芝说:“处世有进一步法,有退一步法。凡名利是非之地,退一步为上;凡人之所恶者,进一步为上”。

人要活出自己的风骨、个性,绝不可别人得势时,趋炎附势,卑躬屈膝;别人失势,翻脸不认人,落井下石;自己得意时,趾高气扬,得意忘形;自己失势时,灰心丧气,怨天尤人。

处世,不仅只讲智慧、忍耐、淡定,还要讲为人、孝心、真诚。

有这样一段话,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也能启迪人的心灵:

识破世情争什么气,不敬父母修什么佛;

不遵圣贤读什么书,不惜字纸成什么名;

不敬先生教什么子,不勤耕种作什么田;

不知礼义为什么人,心肠不好念什么经;

大称小斗吃什么斋,名利心重想什么后;

子孙不贤买什么田,急不相济成什么亲;

难中不扶解什么忧,识破乾坤认什么真。

由此可见,要真正的处世,并非易事,为人要清廉、正直、慈悲;爱心不可少,贪心不可多,歹心不可有,良心不可没,忍耐不可无,智慧不可缺。

处世,要处得洒脱、飘逸,要处得得心、应手;要处得轻松、惬意,要处出谦谦君子的风度,更要处出人生一道绚丽的风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