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说给毕业生的那些话:人怕入错行 真的一点也不假(干货文)

好句子 2014-10-16 08:13:11
相关推荐

我的侄子小龙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因为考研失败,今年就打算正式加入870多万的应届生求职大军了!

然而小龙对于求职这件事感到非常迷茫,因为他的专业是工商管理,即许多人概念中的“万金油”。

并且当初他填报志愿选这个专业,也完全是听从了父母的意见,直到毕业时方才觉察自己究竟是不是喜欢这个专业方向?

因为我做了多年HR,在求职招聘方向比较有经验,于是小龙就来请教我,该如何选择一个行业一份工作呢?

都说男怕入错行,但实际上生涯规划这回事,和男女并没有关系,我分享了自己的三条建议给他。

一、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许多职场新人在刚毕业或者工作的前几年,往往对职业定位是感到非常迷茫的。

就好比我的侄子那样,他自己对工作的方向是凌乱的,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所以自然谈不上选择哪一个行业好。

要解决迷茫,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认识我是谁”。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假如一个毕业生连自己是谁都没办法搞清楚、想明白,找工作可能就是随波逐流,病急乱投医。

我在做生涯咨询的经历中,曾经遇到一个来访者,他是从事业机关这样的体制内裸辞出来的。

他的家里人都非常难以理解他的做法,好好的“铁饭碗”放弃,出来社会能做什么呢?

但通过沟通了解,我才明白他是真的无法忍受事业机关里头千篇一律、事务性并且颇为繁琐的工作。

“一想到这个工作需要干一辈子,我真的不想再熬下去了!我还是打算趁年轻,去做适合自己的事情。”

这是来访者对我吐露的真心话,我非常理解他的感受。

确实,找工作就像是找对象,你连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或者什么样的人都不清晰,如何勉强自己去将就呢?

因此,职业发展中,了解自己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1、了解我的职业兴趣

不少毕业生在工作的头几年频繁跳槽,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对所从事的工作完全没有兴趣,做得内心痛苦了,自然就心生离职的念头。

因为,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职业人格,有什么样的职业兴趣是有必要的,关于这方面,大家可以去做一些职业兴趣和人格测试。

2、了解我的职业价值观

三观不合,你和工作的缘分自然就浅。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你对待工作的态度会影响你的持续性和动力。

举个例子,你是一个不喜欢过度加班,让工作占据了生活全部的人,那么也许去互联网行业996模式就不适合自己。尽管这样的行业可以给你带来更多的金钱回报。

3、了解我的职业能力

“我擅长做什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在考量因素。在当今时代,所谓“补短板”的木桶原理已经不太适用,我们每个人应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力,去体现个人价值,并且通过优势能力去变现。

了解了自己的优势在哪里,你才能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

二、认识工作的世界

除了了解我们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还需要更多了解工作的世界。

何谓“工作的世界”呢?即你所要面临的职业选择,包括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岗位。

大家是否有这样的职业体验,在你毕业的时候,你的家人、朋友纷纷告诉你去做公务员好、事业单位稳定、银行多金,于是你不假思索地就往这些方向挤。

有可能你赢得了这样的offer,但是真正工作以后,你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或者并不适合做这样的工作,至少干一辈子是不愿意的,正如我咨询过的那位来访者一样。

产生这种落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入行以前没有充分了解清楚这份职业的情况。

比如银行柜员这个岗位,虽然你知道它多金,但是你真的了解一个银行柜员日常的工作状态吗?包括其职业的困难部分?以及这个工作可以带给你未来什么样的成长?

假如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没有去调研过、探寻过,求职前后产生心理落差是很正常。

而要避免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做好职业调研。

包括对这份工作内容、经济报酬、成长空间、生活方式的影响、人际情绪等全方位的内容。

只有认识了工作的世界,我们才能做到知己也知彼。

三、做好个人与职业的适配

完成了前面的两步,后面要做的就是职业的适配。

我们可以把自己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能力摆到潜在的意向工作面前,好好配对看看,甚至拿一些维度来进行量化的评价。

还是以银行柜员为例,我们可以在充分了解这个职业的基础上,做好个人内在的匹配。

比如兴趣的匹配度60分,职业价值观的匹配度是70分,个人能力的匹配度是70分,综合三项得分均在60分以上,那至少说明该职业是比较满足个人内在需要的。

总之,适配的情况当然是匹配度越高越好,如果其中有一项匹配度较低的,我们就应保持审慎的态度,认真思考低分项对自己的重要性如何,还有没有其他更适合自己的职业等。

写在最后

总之,毕业生或职场新人该入什么样的行、找什么样的工作,并非盲目定位,而是需要结合内外部环境的理性分析。

当然要做到这点并非容易的事情,很多事又不能靠实践去验证——毕竟行差踏错一步,可能就完了。

怎么办呢?要么拜个高人为师,要么学习高人的知识。

前者需要机缘,一般人没这个运气;后者我推荐大家可以去看《社会常识全知道》这本书。

这本书系统地从形象、礼仪、场景口才、语言沟通、社交心理、与人相处、识人、人脉、办事、送礼、宴请、潜规则、职场生存、创业、理财、休闲、安全、防骗等十八个方面深入解析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一些零星的观点很耐人寻味。整个书都是百科的形式,纯粹的干货,比罗里吧嗦说半天废话还没把自个儿的思路讲明白的好很多。

这本书原价59元,目前正好有优惠活动,在百度里面只需39.9就能买到。

涉及到2000个社会职场相关的常识,哪怕收获1%的内容,对于职场和生存都是大有裨益,不说多赚,至少能让你避免很多坑。

一顿午饭的钱,全书共70万字顶7本书了,需要的点击上方链接就能购买了。

#职场达人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