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鬼才李贺更是语言天才 这8句诗 用字奇怪 表意唯美 值得背诵

好句子 2014-09-09 01:38:44
相关推荐

王和尚好读李贺诗,有人评价他的诗“哀艳荒怪”。李贺胸怀大志,但时乖命蹇,故早早离世,其胸中蕴藏许多悲愤与失意,故而其辞哀;李贺之诗想象奇诡,用词华丽,故而闪耀夺目,让人目眩神飞,故称之为“艳”;而李贺多写鬼蜮之诗,其构筑的鬼神世界缥缈幽寂,甚至充满荒诞与彷徨,如行走在茫茫地府,故其诗荒。而李贺诗之“怪”,则在于命意奇特,用字奇警,其手法则奇特怪异,故称为“怪”。

王和尚今日此文,则着眼于其“怪”,细究其用字神妙之处,品其用字能感受其笔法之奇特,也能感受其思维之跳跃,可资写诗者学习。

△王和尚读诗:诗鬼李贺

1.看见秋眉换新绿。

秋眉,乃是白色的眉毛,清朝有曹寅有诗“遥望江南山,已换秋眉色”,即用此意。李贺在此不用“白眉”而用“秋眉”,即“陌生化”的处理,其意在与“新绿”做对比。

新绿,乃是美人青春姣好的容颜,所谓“翠眉、绿鬓”是也。美人如花,以春之绿象征美人的生命力,而“秋眉”,既写出美人容颜衰残之意,也与“春”做对比,“秋眉”之白也与“新绿”之绿对比,表现力更强。

△王和尚读诗:李贺诗的魅力所在

2.青毛骢马参差钱。

骢马即青白相间的马,青即黑。此句妙在“参差钱”三字,青骢马黑白相间,颜色有深有浅,犹如斑点,故称之为“钱”,所谓“参差”即深浅不一之意。如此写马,自然形象生动,如在目前了。

岑参曾有句说“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此句之“连钱”亦是青骢马之斑驳之意。杜甫写《骢马行》也用此意,曰“肉骏碨礌连钱动”。而“连钱骢”也是马名,晋代郭璞有言“(连钱骢)色有深浅,斑驳隐粼”。

△王和尚读诗:青骢马

3.独携大胆出秦门

此句写将军出征之慷慨豪壮,妙在“大胆”二字,此处用借代,也用夸张手法。《三国志》记载“姜维死时见剖,胆大如斗”。独携大胆,就写出将军之英武与奋发之意。如此来写,既新且奇,而表意却准确生动。

唐朝陆龟蒙有诗“虽然诗胆大如斗”,南宋刘过有诗“丈夫诗胆如斗大”,均不及李贺之句有表现力。

△王和尚读诗:姜维

4. 遥闻箙中花箭香。

李贺写诗善于“移觉”,即视觉诉之听觉味觉等。所谓箙,即箭囊。箭怎能有香气?原因在于是“花箭”,因其箭上有华丽花纹,繁金错彩,故引申为有“香”,故不是看见,而是“闻”到。且在雄武战阵之中,夹带了一些阴柔妩媚之气。

为何要写其“阴柔妩媚”?因此“将”乃是太监,故独有阴柔之气。李贺在前句说“傅粉女郎火旗下”,就是写领军之宦官,面如傅粉,柔怯如女郎,而其所用之箭,自然是“花箭”了,而箭之香气足以让人闻到,也就自然而然了。

△王和尚读诗:箭为何有香气?

5.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李贺在《致酒行》中用西汉主父偃之典故,表达远游在外,牵挂家人之意。此句用夸张手法,妙处在“折断门前柳”五字。

家人日日攀上柳树,等待游子归来,攀登次数多了,以至于柳树都被折断了,可见家人盼望之切,游子离家之久。而钱钟书则认为是家人思念游子,年年折柳以寄盼归之意,折之久了,以至于柳树都折秃了。两种解释均有道理,且都是用夸张手法表达家人盼归之意。

这一句,用夸张手法,移思念之情于柳,形象生动而富有诗意。且,李贺在下句,继续用唐代马周之典,说马周被困新丰城,举目茫茫,“天荒地老无人识”。这句亦是夸张手法,等待之久用“天荒地老”来形容,更写出游子之孤独。

△王和尚读诗:夸张手法的妙用

6.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李贺写诗,意象新颖,表意层次丰富。比如上句“一心愁谢如枯兰”,写作者雅量高致犹如兰花,但人生失意,心就如兰花一样枯萎了。其“兰”和“枯”两层含义都一齐写出,故而很有表现力。

且,作者写此诗诗,乃是秋季,秋季万物萧条,即便高洁如兰花也一样枯萎,故而此句则又写出秋风肃杀之意。

在《开愁歌》中,还有一句说“临歧击剑生铜吼”,其中之“铜”字也很有意味。作者面临歧路,不知如何选择,故拔剑高歌。而“铜”字就带有铿锵之意,试换为“怒吼,嘶吼”,则没有“铜”只有质感。李贺还曾有句写骏马,说“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此“铜”之意与前句颇类似。

△王和尚读诗:仗剑天涯

一言以蔽之,李贺之诗之表现力即在此处,新奇、形象且生动,而“怒吼,嘶吼”表意则不如“铜吼”丰富。

《开愁歌》之下文,作者借酒浇愁,其中写道“壶中唤天云不开,白昼万里闲凄迷”。其中“壶中唤天”,既写出他酒后的狂态,也有几分可爱。他盯着壶中酒,酒倒映着一点天光,也倒映着满天阴云,如此来写岂不显出几分痴狂?

虽然如今是万里白昼,对比着壶中些许的微光,真有“长空万里唯我孤独”的悲壮之感。一个“闲”字,就写出作者如痴如狂,而天空冷漠旁观,丝毫不减凄清迷茫之意。这种对比,颇类似李白之“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之意。

△王和尚读诗:李贺秋心如兰

7.耕势鱼鳞起

此句描写很形象,出自《王濬暮下作》。李贺感叹西晋名将王濬死后墓地寥落,逐渐被耕地侵蚀,越来越小。

“鱼鳞”好似田垄,层层叠叠,比喻很形象。而“势”则有蠢蠢欲动之意,将田亩侵蚀墓地,写得日甚一日,不可遏制。有“势”故有“起”,将静止之物写得很有动感,细读很有韵味。

△王和尚读诗:墓地荒凉

8.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

此句出自《洛阳城外别皇甫湜》,是一首送别诗。起句“洛阳吹别风”之“别风”就很有趣,别风,即烈风,秋冬之寒风。然而理解成“分别之风”也可,自然之风就带有主观之意了。

因是秋冬季节,木叶凋零,故树木成“束”,此“束”就将冬树活画出来。因树叶凋零,风吹枝丫,故感觉滞涩,且“涩”系通感,听觉化为触觉,将冬风之干烈,写得很形象。

日暮天晚,残霞依依,故用“紫”。李贺诗非常善用颜色,写得华丽且生动,犹如泼墨画。如“塞上燕脂凝夜紫”,“紫腻卷浮杯”,“踏天磨刀割紫云”等句,均充满视觉冲击力。“晚紫凝华天”也如此,将残阳之绚烂写得丰厚且沉重。而“凝”,也带出作者送别之沉重心情。

△王和尚读诗:李贺诗之绚烂

此句之“涩”和“凝”炼字均非常精到,值得细品。

所谓“华天”,即天色有青,有白,有红,有紫之多重绚烂之色,一如李贺其他诗之华丽,将天空之颜色写得绚丽生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