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好句子

如何快速读一本书 用最少的时间吸收精华?

好句子 2014-08-31 05:30:55
相关推荐

速读与精读

在课前阅读预习材料时,针对“阅读时吃力、读不懂、读得慢,啃教材抓不住重点,看了后面忘了前面”的问题,我摸索、创造出了速读法和精读法。

有的放矢、结合着运用,阅读速度显著提升,并且能够在有限时间内读透重点段落了。

“我原创的速读法”一共分为三步——规划、执行和回顾。

第一步,规划,也就是制定本次速读的计划。

在做计划之前请问自己:这次速读,我是为了快速掌握一本书的总体思想呢,还是只需要掌握某个章节的关键论点?

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骤:执行。

建议大家选择一个安静的,没有干扰的环境坐下来,比如图书馆、自习室或者书房。并根据时间和阅读量制定好速读计划,在番茄钟工作法的框架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开始一项速读任务。

第三步,回顾。

刚才读的文章主要在讲什么、有哪些要点、这些要点分别是如何被提及的?

这是我速读的三大步骤,具体怎么操作呢?

这里有四个相对应的具体速读方法:

第一,一行行快速扫视,通过提炼关键句,捕捉主题句来get主要意思。

第二,快速判断哪些内容相对重要,哪些是次重要。

我总结出了两个小规律:

一个是从文字位置上来说,一个章节或者一篇长文的开头部分更有可能是次重要、也就是“不太重要”的内容而一个章节或者一篇文章的中间偏后部分——有时还会延伸到结尾段——通常是相对重要的部分,包含了所有关键论点和信息。

另一个可以依据的规律,是如果某部分文字还穿插有列表、图片、引述等辅助内容,则很有可能是比较关键的内容,最好不要忽略掉。

第三个方法,我给它取名叫“7:3原则法”。

基于从第一个方法中获得的对整体文字的印象,以及基于第二个方法所判断出的相对重要和次重要段落,我通常会按照7比3的比例进行速读,也就是说,70%的时间花在相对重要的段落,30%的时间分配给次重要部分。

读相对重要部分的速度要比次重要部分来得慢,这样可以让自己更好地get到关键论点和信息。

第四个很重要的方法,也是一次速读任务的收尾动作,我称之为“3分钟闭眼过电影法”。

在完成一次速读任务后,合上书,闭上眼,快速用3分钟时间过电影般地回忆一遍刚才读完的部分,尤其是要在大脑里默念用记号笔标注过的重点信息。

这个方法也对应了我一开始说的速读三大步骤的最后一个步骤——“回顾”。

到这里,一次速读任务就可以说是圆满完成了。

我们再来聊一聊精读。

精读,通常是为了把一本书读透、读出蕴藏在书中的各种滋味,读出作者的所思所想所议,全面深刻地掌握一本书里的精髓、核心事件、关键论点。

和速读时一样,精读前同样需要明确任务量、制定好某次精读任务的执行计划。

比方说,你现在要精读一本600页的书,有两周的时间,每周可以有5天、每天3小时的时间用在阅读这本书上。那么你能自由支配的阅读总时长就是5*3*2=30个小时,换算成以小时计的单位阅读任务量,大概就是600/30=平均20页/小时。

另外,同样需要用“番茄钟工作法”集中注意力、开始精读任务。

那么,具体精读方法是什么呢?我总结出了“四个动笔”。

第一个需要动笔的地方,是写下预热问题列表。

在笔记本或word文档里用2-3分钟列好问题表,一个列表对应一次精读任务,一般包括5-10个问题,既可以是非常通用宽泛的大问题,也可以是和要精读的内容直接相关的更微观的问题。

通用宽泛的问题我将其总结为“5W2H”,包括:

5W:

Who (主人公/主要角色都是谁?)

What (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When (发生在什么时候?)

Where (在哪里发生?)

Why (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

2H:

How (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这些人是如何做的?)

How much/how many (有多少?——数量/数据相关的内容)

而更微观一些的问题呢,就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了,但一定是和需要精读的内容直接相关的。

千万不要轻视这份小小的问题列表,因为它的作用真的不小,这些问题能“强迫”你从精读一开始就切换进思考模式。

在精读过程中,当你读到和问题有关的内容时,拿出问题列表,言简意赅地以关键词和关键句形式把答案补充在相应问题下方。如果答案比较长,也可以只将书中相关的页码和段落标注下来就行。

第二个需要动笔的地方“动笔”,是做随读批注和笔记。

我建议大家要做的两件事,一个是在批注笔记时,尽量只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

只有在精读的时候思考了、并且把自己实时的所思所想批注下来了,才算是真正和作者直接对话了、把书多活了、读成自己的东西了。

第二个“做”:是第一个“做”的具体实现方式,我把它叫做“多色批注法”。

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分别写下赞同作者在此处的描述与论点,反对作者的论点,以及中立态度——对这个论点没有明显的站队和立场。

而不做什么呢?第一个“不做”,是一定不要整段整段地用记号笔划重点。第二个“不做”,是在做笔记时一定不要重复书中的事实性陈述。

什么是“事实性陈述”呢?简单说,就是书里已经给出的信息、数据等不带作者论点和其他主观色彩的基本客观内容。

在精读时我建议大家做的第三次动笔,是好句好段的摘抄与整理。

主观能动地选择好句好段、誊抄整理在本子上,能更好地体味到作者的笔触与文采,感受到各种表达的精妙。

另外,如果你想通过精读提高文采,那么摘抄金句就能很让你成为自己写作能力的建筑师,让你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和模仿作者的行文修辞。

个人文采的提高是不能急于求成的,是需要逐渐积累的。

摘抄与整理金句这件事并不难,但也有门道。我主要有这三个建议给到大家:

第一个是等到精读任务完成后,再用整块时间统一誊抄和整理。

因为做金句摘抄比较费时,所以最好不要边读边抄,那样很容易打断思路,况且精读时还要同步思考、做批注。

因此我的建议是,读到好句子时,先用笔做个记号(比如在旁边打个星号),在完成一个单位时间的精读任务后,可以再回到任务的起始页,顺着星号开始摘抄。

第二个建议我把它概括为:“动作描述(动词)最高,形容词次之,名词最后”。

最难出彩、也最能突出作者精妙文笔和风格的经常是动作相关的描写,我们平常自己写文章时容易写不好甚至感到头疼的也是这一块内容。

所以一篇文章里如果有特别妙的动作描述,一定优先摘录收藏下来。

第三个建议,是摘抄本一定要分主题、分书目。

同主题摘录的好处是便于之后系统、完整地查找与回顾。

最后,写读后感,在这里我也几点建议和大家分享:

- 这本书/这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都有哪些关键角色和事件?

- 这本书/这个章节最重要的亮点是什么?

- 最打动我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 我对这本书/这个章节的论点持什么意见?

- 这本书/这个章节对我而言有什么价值?有什么启示?

无论是精读还是速读,掌握了高效好用的阅读方法,就能避免很多无用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